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庸》第三十一章解读

(2017-11-11 20:00:25)
标签:

《中庸》

第三十一章

解读

分类: 悦读吧

第三十一章(德厚才能载物)

 

【原文】唯天下至圣(1),为能聪明睿知(2),足以有临也(3);宽裕温柔(4),足以有容也(5);发强刚毅(6),足以有执也(7);齐庄中正(8),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9),足以有别也。

溥博渊泉(10),而时出之(11)。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12),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13)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14)。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15),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16)。故曰配天(17)

 

【注释】(1)至圣:最高的圣人。

(2)聪明睿知:耳听敏锐叫聪,目视犀利叫明,思想敏捷叫睿,知识广博叫智。知,通“智”。朱熹认为是讲“生知之质”。

(3)临:居上而临下。

(4)宽裕温柔:广大宽舒,温和柔顺。这里是形容容仁。

(5)容:容纳,包容。

(6)发强刚毅:奋发强劲,刚健坚毅。这里是形容义。

(7)执:决断,固守。

(8)齐庄中正:整齐庄重,公平正值。这里是形容礼。

(9)文理密察:文章条理,周详明辨。这里是形容智。

(10)溥(pu):周遍。

(11)时出:随时发见于外。朱熹说:“言五者之德,充积于中,而以时发见于外也。”。

(12)见:通“现”,出现。

(13)说:通“悦”,喜悦。

(14)蛮貊(mo):南蛮北貊,古代两个边远少数民族的称呼。

(15)队:通“坠”,坠落。

(16)尊亲:尊敬亲爱。

(17)配天:与天相匹配。朱熹说:“言其德之所及,广大如天也。”

 

【译文】惟有天下最圣明的人,才能既聪明又睿智,能居于上位而治理天下;广大宽舒,温和柔顺,足以包容天下;奋发强劲,刚健坚毅,足以决断大事;整齐庄重,公平正直,足以敬业;文章条理,周详明辨,足以分辨是非。

圣人道德广博深沉,随时表现于外。广阔的如同天空,深沉的如同潭水。他出现在民众面前,人们没有不敬重的;他说的话,人们没有不相信的;他的行为,人们没有不喜欢的。

因此他的名声洋溢中原之地,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车船能到达的地方,人力能通的地方,天所覆盖的地方,地所承载的地方,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霜露所降落的地方,凡是有血气的人,没有不尊敬他亲爱他,所以说,圣人的美德可以与天相匹配。

 

【读解】这里讲“至圣”。

首先讲圣人的内涵,有以下五项:“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都是说圣人的内在品德。根据前文,圣人是生知安行的,所以“聪明睿智”是讲圣人是生而知之的,即所谓“生知之质”。“宽裕温柔”是仁,“发强刚毅”是义,“齐庄中正”是礼,“文理密察”是智,圣人具备仁义礼智四德。

其次,用源头奔腾流淌,用天浩瀚无垠,塑造圣人的智慧。

最后,极力形容其影响,从种群,到地域,人们都会尊敬他,信任他,亲近他。如朱熹所说“盖极言之”,“言其德之所及,广大如天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