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衣冠禽兽“在明代是朝廷官员代名词

(2012-07-18 11:46:40)
标签:

杂谈

今天看来,“衣冠禽兽”是个十足的贬义词,指那些徒有人的外表,却不干人事的人。然而在明代,“衣冠禽兽”可是个好词,代指朝廷官员。要说某某“衣冠禽兽”,那真是天大的荣耀。相隔数百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含义呢?这还要从明代官员的制服说起。

在中国古代,文武百官的官服,反映出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尤其是到了明代,更是规范详尽。

明代文武百官上朝时穿的制服,叫常服,因为衣服上绣有“补子”纹饰,所以又称“补服”。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在沿袭唐宋服制的基础上,制定了完备的官服制度,其中,“补服”就是明朝始创的一种官服制度。

明代补服上的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的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 ,胸背各一 ,以此表示官位的品阶。

对于补子上的纹样,明朝有着严格的规定: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白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xī chì,鸂鶒是一种紫色的水鸟,俗称“紫鸳鸯”;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

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以飞禽和走兽作为文武官品阶的标识,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明朝《大学衍义补考》解释说:“文官用飞鸟,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兽,象其猛挚也。”

因为明代“文官穿禽、武官穿兽”的官服制度,人们就用“衣冠禽兽”这个成语来代指朝廷官员。

明代第一开国功臣徐达的五世孙徐俌(夫妇墓中出土的素缎麒麟补服,就是武官一品穿的制服。

http://s1/middle/6aba45a7hc51289b6c830&690

素缎麒麟补服由素色缎料做成,圆领,右衽,宽袖,下摆宽大。胸背正中织正方形补子,其上以片金织麒麟纹。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雄者为麒,雌者为麟。与凤凰一样,后人往往把某些不认识的兽视作麒麟。据考证,明代郑和下西洋远航到非洲时,就把当地人进贡的长颈鹿视为麒麟之一,不远万里带回了中国。仔细观察,补子上用片金织成的麒麟,非常接近今天长颈鹿的形象。

徐达,是明朝开国的军事统帅,朱元璋最倚重的一员战将,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奇功。徐达深通兵法,是明朝开国首屈一指的最大功臣。论私情,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乡,还救过朱元璋的命。但他为人低调,从不招摇,所以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今天,南京市莫愁湖畔的“胜棋楼”,就印证着徐达对朱元璋的耿耿忠心。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召见徐达下棋,并要求徐达不能让棋,认真对弈。但徐达不仅是员猛将,还是名下棋高手,当时的文武官员都不是他的对手。以他的棋术,要想不让棋而让朱元璋赢棋,简直太难了。

据说,徐达和朱元璋的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仍然不分胜负。待到终盘之时,徐达突然不再落子,跪倒在地说:“请皇上细看全局。”朱元璋这才发现,棋盘上的棋子被摆成了“万岁 ”二字。朱元璋龙颜大悦,就把下棋的楼连同莫愁湖花园一并赐给了徐达,从此这座楼就改名为“胜棋楼 ”。

明史记载,朱元璋对徐达极其信任、亲近备至,经常赏赐沐浴和宴饮,两人欢谈饮酒,以“布衣兄弟”相称。可朱元璋越是这样,徐达就越恭敬谨慎。史书记载他在朱元璋面前“恭谨如不能言”,有时候连话都不会说了,一点也没有大将军的威风和骄横。

看到徐达的恭敬小心,朱元璋特别放心。所以在徐达死后,追封他为中山王,并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赞扬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他的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幼子徐增寿被明成祖追封为定国公。一门二公,在明朝只有徐达一家。

要说显赫,还要数徐达的三个女儿了。她们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长女嫁给燕王朱棣,次女嫁给代王朱桂,三女嫁给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夺权称帝后,长女被册立为皇后,徐家所受恩隆更是非同一般,可以说富贵至极。

徐达病逝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徐达墓位于南京市板仓街,进门便是朱元璋所撰的神道碑,神道两旁侍立着文臣、武将、石虎、石羊等石雕。神道尽头便是徐达夫妇的合葬墓。

徐达的功劳和忠诚,可以说是“泽被后代”。到徐达的孙子辈,徐家依然是富贵有余。徐达四子徐增寿的儿子徐茂先,娶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长女兰阳郡主为妻。徐茂先在开封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府第,人称“徐府”。据资料记载,徐府金丁朱户,大门两旁挂着“春王正朔颁千载,开国元勋第一家”的对联,门楣上悬着“大功坊”的匾额,气度非凡。

徐达墓的东西两侧,就是徐达家族的墓葬。1977年,这里发掘清理出徐达的五世孙徐俌夫妇的墓葬。考古人员发现,除了徐俌身上穿的衣服,还有一部分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在他身上。从徐俌1517年下葬至今已经约460年过去了,可这些衣服颜色依然鲜艳,跟尸体一样完好无损。

徐俌,字公辅,安徽凤阳人,生于1450年,死于1517年,享年68岁。16岁时袭封魏国公,史书上说他“忠孝两全”,深得明武宗的赏识。徐俌死后,皇帝还“辍朝一日”,加赠光禄大夫等职,并命令工部治理丧事。

从《明史》曾经记载,当年协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中,只有徐达子孙受到的待遇最高,其他功臣的后人,都比不上徐家。专家分析,徐达的子孙能够这样安享富贵,都是因为徐达的忠诚。

文、陶梦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