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陶梦清
陶梦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70
  • 关注人气:2,5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人好斗得怪老祖宗

(2010-12-23 13:17:35)
标签:

杂谈

重庆人和四川人,同样生长在巴蜀之地,外人似乎很难辨别。有一次,到重庆拍摄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无意中聊到重庆人和四川人的性格特征,馆长黎小龙总结得极为精妙,“如果你看到两个人吵架,吵很久之后各自走开,这一定是四川人;但如果两个人吵不到两句,就动手打了起来,这一定是重庆人。

重庆人性子火爆,人尽皆知,难道是吃辣子吃的?似乎没那么简单,走进中国三峡博物馆,看到馆里遍布各处的巴国兵器,心里豁然开朗,重庆人好斗,原来是有历史根源的,这还得从重庆人的老祖宗“巴人”说起。

据专家研究,今天的重庆人,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巴人,是大约生活在四千年前的一个古老族系,创造了可与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古老巴蜀文明。从现存文物来看,古代巴人的兵器上大多铸有虎形纹饰。虎和巴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原来,在古老的巴人族系中,有“廪(lǐn)君死,魂魄化为白虎”的传说。那么,廪君是谁呢?《后汉书》中记载,廪君是巴人的第一个君主;书中还记载说:“廪君死,魂魄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意思是说,巴人把白虎看作是廪君的化身,自认为是虎的后代,以虎为图腾。并因为虎饮人血,以人来祭祀它。随后的三峡考古发掘,便印证了这一记载。在一座巴人墓中,人们赫然发现,巴人武士的遗骸旁,除了随葬的青铜兵器外,脚底骇然放着两颗人头骨。专家考证,这就是人祭的牺牲者。

以虎为图腾的巴人,以虎神来驱除灾祸、趋吉避凶,他们除在兵器上铸有各类虎纹,还在作为军乐的錞于上铸造虎钮。錞于,是一种造型奇特的乐器,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战国巴人的虎钮淳于,特色尤为鲜明。巴人在作战时,敲击錞于以壮军威。

 http://s16/middle/6aba45a7t980ce79d476f&690

这只战国錞于,出土于涪陵小田溪巴人墓群,通高54厘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錞于,被称为“錞于王”。上面雕铸的虎钮,造型逼真,形象生动,极具威猛之势。

从这些器形繁多的巴国兵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巴人乐器中,专家推断,在古代巴国的领地上,曾经发生过持久的惊天动地的战争与厮杀。那么,巴人都有过哪些兵戈之争呢?

让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地域历史格局,巴国的东面,是强大的楚国,北面是雄踞关中的秦国;秦、楚是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面对这样的两个强国,相对弱小的巴国,靠什么立住脚跟呢?

当然是战争。史书记载,巴人为了自保,相继与秦、楚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骁勇善战的巴人,手握虎纹兵器,敲击虎钮錞于,高唱战歌,跳着“巴渝战舞”,勇猛精进,常常凯旋而归,并曾几度进逼楚国的都城江陵。

关于“巴渝战舞”,史籍中屡有记载,如《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道:勇猛的巴人,在参加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战争中,唱着战歌,跳着战舞,勇往直前,以致敌人招架不住,纷纷倒戈投降,所以古人有“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之说。

难以想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舞蹈,能够拥有让敌人倒戈的巨大威力?

因为巴人的赫赫武风,“巴渝战舞”得以流传不衰,在汉代,受到汉高祖刘邦的赞赏,使“巴渝战舞”得以盛行宫廷。

今天的重庆人,依据史料的记载,将先祖“巴渝战舞”的威猛神韵,重新展现在舞台上,让人们从虎头盾牌和猎猎旌旗中,遥想当年巴人战场的震天雄风。

从春秋争霸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漫长历史中,战争,对于巴国来说几乎就是全部内容。对于每一个巴国男人来说,勇敢的搏杀和壮烈的死亡的荣耀,贯穿于他们的一生。巴蔓子,是他们之中最为显耀的一个巴国勇士。

据《华阳国志》记载,战国中期,巴国发生了内乱,长久不能平定。于是,巴王派蔓子将军向楚国借兵平乱,在楚王要挟下,巴蔓子不得不答应以三座城池为谢。平乱后,当楚国使者向巴国索要城池时,巴蔓子拔剑自刎,以自己的人头为代价,保住了巴国的三座城池。

然而,巴蔓子用人头换来的三座城池,最终还是被秦国大将张仪攻破了,巴国灭亡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历史巨轮之下。公元前280年,张仪在江州两江汇合处,修筑江州城。

张仪当年修筑江州城的地方,就是今天的重庆市,长江与嘉陵江在这里神奇交汇,勾勒出一座美丽的半岛。

今天的重庆,到处可见巴人的痕迹。一座巴国城,包罗万象,试图囊括先祖所有的历史足迹;一座巴人博物馆,别开生面,试图营造出远古巴人的生活环境,再现巴人的历史。

这是巴人博物馆中的巴人船棺,出土于重庆市九龙坡。发现时,棺内骨骸都已朽净,仅存牙齿,但棺中的随葬品,却排列有序,为我们勾画出巴人当时的生活图景。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考古人员在重庆巴县东笋坝和昭化的宝轮寺,发现了多达数十具的巴人船棺。为什么古代巴人要以船为棺呢?

原来,巴人是典型的江河部落,船对于他们而言,具有多重意义:活着的时候,船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死后,用制作独木舟的方法制作船棺,作为他们死后的家。生生死死,都与船连在一起。

古老神秘的巴人,在长江两岸,播撒下光辉灿烂的文明,也创造了巴人的历史。几千年来,这历史神秘而鲜为人知,直到三峡水利工程的启动,才为彻底揭开巴人之谜,提供了历史机遇,而巴人墓葬的发掘,终于揭开了巴人神秘的面纱,从而也寻觅到了美丽重庆的千年沃土之根。

                                            文、陶梦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