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言杂语11——“敦伦”与“周公之礼”

(2016-02-12 13:39:04)

                            微言杂语11——“敦伦”与“周公之礼”

 

 敦伦一词早见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必仁且智》:“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故其心舒。”敦字本义为亲厚和睦,伦是人伦道理。明代薛梦李纂辑的《家教类纂》分为图说、敦伦、治家、省身四门,其中“敦伦”即敦睦人伦。清魏裔介《希贤录》亦有为学、敦伦、致治、教家、涉世五门。清康熙朝《日讲四书解义.卷八.论语》:“为政者必以敦伦为要也。”

敦伦或曰“敦伦理”。比如宋代胡宏《知言.卷四》:“不有以道之则乱,不有以齐之则争。敦伦理所以道之也。”再如《明史.锺同传》:“敦伦理以厚风俗。”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五》:“顾居乡无难,只要在家读书静坐,不管闲事,敦伦理,屏嗜欲。”等

如此方正雅驯之“敦伦”后来成为夫妻房事的隐语。前人日记中常见“昨晚敦伦一次”等字,即与妻房事一次。仅就本人所见,“敦伦”此解载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真赏难逢》:“世俗以夫妻之事为敦伦,以使令奴仆为饬纪。”陆以湉是嘉道间人,想必夫妻“敦伦”在他之前已流行。民国二十六年(1937)《国语辞典》“敦伦”词条下有“谓夫妇交媾”一解。

与敦伦俗义相类似的还有“周公之礼”。周公之礼本源于周公制礼作乐,指中国完备系统的礼乐典章制度,后来也成为夫妇交媾之隐语。本人尚未见到此用法的最早文献出处,亦未见辞书收录,前人较严肃著述均训以本义。比如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五》:“愚尝谓服制当一以周公之礼为正,后世有所增改者,皆溺乎其文,昧乎其实,而不究古人制礼之意者也。”这里的“周公之礼”属正义。

“周公之礼”之隐义至少在清代前期已流行世间。乾隆朝游戏主人纂辑《笑林广记》有“谢周公”一条,已语涉“周公之礼”。录如下:一女孩儿行将出嫁,哭着问嫂子:“此礼何人所制?”嫂子答:“周公。”女孩儿遂将周公大骂不已。及一月后回娘家,女孩儿悄悄问嫂子:“周公在哪里?”嫂子道:“他是古人,寻他做甚?”女孩儿答:“我要做双鞋子谢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