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姓苟”
近日报载,河南郑州人士苟先生深感所姓之累,半生不得走出阴影,放言“宁可不给孩子上户口,也不能让他姓苟”。笔者闻罢,记起前人笔记一则,述之如下。
昔年杭州某豪客独自到酒肆便酌,觉独饮无趣。环顾四周,见店中独酌客人甚多,自忖:虽素不相识,相邀共饮总是情趣。想罢,遂起身请来四位同桌共席。坐定后,四人互道姓名,一曰姓杨,一曰姓朱,一曰姓马,第四位嗫嚅道:“贱姓牛。”四人闻言,相顾大怒,呵斥豪客有意戏弄,即欲施以拳脚。豪客连忙解释分辨道:“我与四位本不相识,亦无成见,全然一片好心。”四位仍余怒难消。相持间,旁桌一不速之客过来劝解。四人齐声动问来人尊姓,不速之客答:“鄙人姓苟。”
豪客立时大喜,言道:“苟兄并非我请,何亦今日在此?这实在是赶巧,哪里是我有意调笑各位。”杨、朱、马、牛遂相与鼓掌而笑,并邀苟先生首席而座,几人举杯下箸,言笑尽欢。
姓氏本符号,拜祖宗所赐,向无贵贱雅俗高下之别。属意谐音者,似缘于本心作怪。内心平正,何在乎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