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小百科-打线

标签:
体育 |
分类: 棒球知識小百科 |
#1
打序中的第一个球员是首棒打者(好象等于没说= =)。首棒打者一般是球队中跑垒速度最快的球员;因为他的打击次数在打线中最多的,并且为了让接下来打击的强棒上场时有跑者在垒上,他的上垒率需要比打线中的其他人来得高。当有两名球员在相邻连续的垒包上时(特别是在一垒和二垒),一般也认为速度较快的跑者跟在速度较慢的后面是不利的。一旦上垒后,他的主要目标就是尽快的推进垒包,最后得分。因为首棒打者的选择首先是取决于上垒的能力和他们的速度,所以他们不是典型的强打者。首棒打者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识破投手的能力,并且尽量消耗他,让他投更多的球。
#2
二棒打者通常拥有触击的能力,或者打击能力强,尽管现在触击的艺术已经日渐稀少了。他的主要目标就是把首棒上垒者推进到得点圈。通常这些打者的跑垒速度快、技巧高,并且尽量避免造成双杀。教练通常喜欢用左打者打第二棒,因为可以预见到,当首棒打者上垒时,一垒手必须守在一垒牵制跑者,内野防守圈的空隙将变大。
#3
第三棒一般是球队中打击能力最强的打者,通常拥有很高的打击率,但是不需要很快的速度。他的一部分工作是帮助下一棒的清垒打者布局,还一部分工作就是自己把垒包上的跑者送回来。第三棒打者最常被认为是“保持本局继续进行”。Babe Ruth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常打的就是第三棒。
#4
打序中的第四棒被认为是清垒打者,他通常是一个球队中最好的打者之一;一般也是力量最强的。棒球教练们总是把最有可能上垒的打者放在清垒打者之前,这样第四棒的打者就可以把垒包上的跑者送回本垒得分。他的主要目标就是使跑者回来得分,当然也期待他自己能回到本垒得分。事实上,在比赛的前期第四棒会在一些不好的情形下上来打击显得比较奢侈:当他第一次上场打击时偶尔会碰到两人出局无人在垒的局面——比如说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形,前三个打者中有一个击出全垒打,另两个出局。如果没有人上垒的话,清垒打者有机会成为第二局的首棒打者。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清垒打者仍然需要有高人一筹的天赋,并且要有能力在关键的时候送出重要的一击(比如满垒,两人出局)。
#5,#6
第五和第六棒打者(有时包括第七棒)传统地被认为是打点制造机,主要目标就是把跑者送回本垒得分,甚至是高飞牺牲打。现代棒球统计学理论表明,甚至这些打者也需要有较高的上垒率,虽然这个理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第五棒通常是球队中力量第二强的打者,他的目的通常是“保护”清垒打者。他被期待能摆出足够的强打者的姿态吓唬对手,使得对手不敢在可能得分的情形下故意保送第四棒打者。
#7,#8
第七和第八棒打者通常力量没有之前的打者强,而且打击率也并不高。但他们仍然被期待能制造一些机会(这也是任何一个常规先发球员能够先发的原因),但是在这些棒次中他们没有太大的压力。第八棒的打者的主要压力来自当两人出局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尽量和投手缠斗获得上垒的机会,这样第九棒打者就能上来打击。这样的话,即使第九棒出局,在下一局中最前面的棒次将首先上来打击。第八棒打者通常有不错的打击能力,可作为替补2棒打者。在没有指定打击的联盟中,捕手通常打第八棒,因为球队雇佣他们更看重的是守备和配球的能力,而相对来说打击能力就比较薄弱。当然,这绝非总是如此。第八棒有时会被故意四坏球保送来抓下一棒投手的打击。
美联的#9
第九棒通常是球队中最弱的一棒,尽管一些教练喜欢把“开路先锋”类型的球员放在此位置。第九棒打者通常是速度比较快的,但是打击率和上垒率没有第一棒打者来得高。
国联的#9
在国联,由于没有了指定打击,先发投手最常被摆在这个位置,尽管中继投手会由于double switch换到不同的棒次。当第九棒打者上场打击时,如果一垒或二垒有人并且小于两人出局,那么他几乎都会选择触击。然而,存在着另一种值得考虑的替代方法,用投手或者最弱的打者打第八棒,而用一个拥有不错上垒率和速度的打者打第九棒,这样在打线的末尾和前端连接起来,制造第二开路先锋的模式。这在大联盟中不常使用,但最有名的是圣路易斯红雀的主教练Tony La Russa,他曾经在1998年的下半球季和2007年的8月使用这种战术。(事实上红雀2007年8、9月都是把投手摆在第八棒)
打序中的第一个球员是首棒打者(好象等于没说= =)。首棒打者一般是球队中跑垒速度最快的球员;因为他的打击次数在打线中最多的,并且为了让接下来打击的强棒上场时有跑者在垒上,他的上垒率需要比打线中的其他人来得高。当有两名球员在相邻连续的垒包上时(特别是在一垒和二垒),一般也认为速度较快的跑者跟在速度较慢的后面是不利的。一旦上垒后,他的主要目标就是尽快的推进垒包,最后得分。因为首棒打者的选择首先是取决于上垒的能力和他们的速度,所以他们不是典型的强打者。首棒打者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识破投手的能力,并且尽量消耗他,让他投更多的球。
#2
二棒打者通常拥有触击的能力,或者打击能力强,尽管现在触击的艺术已经日渐稀少了。他的主要目标就是把首棒上垒者推进到得点圈。通常这些打者的跑垒速度快、技巧高,并且尽量避免造成双杀。教练通常喜欢用左打者打第二棒,因为可以预见到,当首棒打者上垒时,一垒手必须守在一垒牵制跑者,内野防守圈的空隙将变大。
#3
第三棒一般是球队中打击能力最强的打者,通常拥有很高的打击率,但是不需要很快的速度。他的一部分工作是帮助下一棒的清垒打者布局,还一部分工作就是自己把垒包上的跑者送回来。第三棒打者最常被认为是“保持本局继续进行”。Babe Ruth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常打的就是第三棒。
#4
打序中的第四棒被认为是清垒打者,他通常是一个球队中最好的打者之一;一般也是力量最强的。棒球教练们总是把最有可能上垒的打者放在清垒打者之前,这样第四棒的打者就可以把垒包上的跑者送回本垒得分。他的主要目标就是使跑者回来得分,当然也期待他自己能回到本垒得分。事实上,在比赛的前期第四棒会在一些不好的情形下上来打击显得比较奢侈:当他第一次上场打击时偶尔会碰到两人出局无人在垒的局面——比如说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形,前三个打者中有一个击出全垒打,另两个出局。如果没有人上垒的话,清垒打者有机会成为第二局的首棒打者。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清垒打者仍然需要有高人一筹的天赋,并且要有能力在关键的时候送出重要的一击(比如满垒,两人出局)。
#5,#6
第五和第六棒打者(有时包括第七棒)传统地被认为是打点制造机,主要目标就是把跑者送回本垒得分,甚至是高飞牺牲打。现代棒球统计学理论表明,甚至这些打者也需要有较高的上垒率,虽然这个理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第五棒通常是球队中力量第二强的打者,他的目的通常是“保护”清垒打者。他被期待能摆出足够的强打者的姿态吓唬对手,使得对手不敢在可能得分的情形下故意保送第四棒打者。
#7,#8
第七和第八棒打者通常力量没有之前的打者强,而且打击率也并不高。但他们仍然被期待能制造一些机会(这也是任何一个常规先发球员能够先发的原因),但是在这些棒次中他们没有太大的压力。第八棒的打者的主要压力来自当两人出局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尽量和投手缠斗获得上垒的机会,这样第九棒打者就能上来打击。这样的话,即使第九棒出局,在下一局中最前面的棒次将首先上来打击。第八棒打者通常有不错的打击能力,可作为替补2棒打者。在没有指定打击的联盟中,捕手通常打第八棒,因为球队雇佣他们更看重的是守备和配球的能力,而相对来说打击能力就比较薄弱。当然,这绝非总是如此。第八棒有时会被故意四坏球保送来抓下一棒投手的打击。
美联的#9
第九棒通常是球队中最弱的一棒,尽管一些教练喜欢把“开路先锋”类型的球员放在此位置。第九棒打者通常是速度比较快的,但是打击率和上垒率没有第一棒打者来得高。
国联的#9
在国联,由于没有了指定打击,先发投手最常被摆在这个位置,尽管中继投手会由于double switch换到不同的棒次。当第九棒打者上场打击时,如果一垒或二垒有人并且小于两人出局,那么他几乎都会选择触击。然而,存在着另一种值得考虑的替代方法,用投手或者最弱的打者打第八棒,而用一个拥有不错上垒率和速度的打者打第九棒,这样在打线的末尾和前端连接起来,制造第二开路先锋的模式。这在大联盟中不常使用,但最有名的是圣路易斯红雀的主教练Tony La Russa,他曾经在1998年的下半球季和2007年的8月使用这种战术。(事实上红雀2007年8、9月都是把投手摆在第八棒)
服务项目包括:棒球手套定制、手套模拟图设计、球服定制和其他棒球相关运动器械。
更多產品陆续登陆中!(如您有需要可以直接点击相应的图片链接即可)
![棒球小百科-打线 棒球領域-[ZETT <wbr><wbr><wbr><wbr>/ <wbr><wbr><wbr><wbr>ゼット] <wbr><wbr><wbr><wbr>棒球手套 <wbr><wbr><wbr><wbr>定制服務(Custom <wbr><wbr><wbr><wbr>Glove)](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Baseballzone SpecialOrder Custom Gloves.
Design Your Custom Glove Today! Call me Now [baseballzone@qq.com]
skype baseballzone QQ交流群:29029319
QQ客服1660356245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m(_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