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
标签:
健康中国平衡膳食膳食宝塔营养膳食指南 |
分类: 学习膳食营养知识 |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以保持适宜体重;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如饮酒应限量;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各类食物所含营养素相同,多样食物搭配,才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
第一类:谷类及薯类,如米、面、杂粮、土豆、白薯、木薯等等,主要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含有蛋白质、少量脂肪、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类
第二类: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鱼、肉、奶、蛋、虾、贝等,主要含蛋白质,也含有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等。
第三类:大豆及其他干 豆制品 ,含有优质蛋白质、脂肪、 膳食纤维 。
第四类:蔬菜及水果,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 胡萝卜素 。
第五类: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糖和酒,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同一类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大致相近,但也有些区别。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
以“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安排膳食:
(1) 谷类为主有益健康谷类所含营养素比较全面,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表明,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经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膳食提供的脂肪和能量与心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的发生率升高有关。
(2)食物不宜太精,粗细搭配
饮食中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各取所长,可以起到营养素互补的作用。
(3)获得全面营养
膳食以谷类为主,每天应摄人300-500克粮食,同时要注意副食的安排。
粮食与豆制品一起吃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同时应选用适量的动物性食物及蔬菜、水果,以增加优质蛋白、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量。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也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而且绝大多数果蔬为碱性食物,可以维持人体酸碱平衡。
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它们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最多(如黄色南瓜、胡萝卜等)。
薯类包括马铃薯(土豆)、白薯、木薯等,是我国传统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除了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外,还有较多的矿物质其他维生素,兼有谷类和蔬菜的双重好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膳食中含有400-500克的蔬菜及薯类,100~200克的水果,这在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维生素缺乏症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这一点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重点强调的内容。
中国居民的膳食中豆类和奶摄入很低,豆类和奶摄人的不足造成我国居民普遍缺钙,一般居民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
缺钙再加上体内维生素D不足,婴幼儿中常有鸡胸”“O”形腿或“X”形腿的状况发生,中老年人中发生骨折的也比较多。
奶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同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合适,适于人体的利用,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所以人在一生中都应该喝牛奶或吃奶制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平均吃奶及奶制品100克,约相当于鲜奶200克或奶粉30克。这样每天从奶类获得的钙就在200毫克以上,可以有效地改善钙摄人过低的现状。
豆类品种繁多,有黄豆、青豆、黑豆、赤豆、绿豆、豌豆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
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蛋白质含量是等量瘦猪肉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还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和磷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豆类及豆制品50克。每100克大豆含有200毫克左右的钙,如每天吃大豆 30克就可以获得100毫克左右的钙。同时大豆还富含赖氨酸,和谷类食物搭配可以弥补谷类食物氨基酸的不足,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各类食物所含营养素相同,多样食物搭配,才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
第一类:谷类及薯类,如米、面、杂粮、土豆、白薯、木薯等等,主要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含有蛋白质、少量脂肪、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类
第二类: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鱼、肉、奶、蛋、虾、贝等,主要含蛋白质,也含有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等。
第三类:大豆及其他干
第四类:蔬菜及水果,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
第五类: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糖和酒,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同一类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大致相近,但也有些区别。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
以“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安排膳食:
(1) 谷类为主有益健康谷类所含营养素比较全面,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表明,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经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膳食提供的脂肪和能量与心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的发生率升高有关。
(2)食物不宜太精,粗细搭配
饮食中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各取所长,可以起到营养素互补的作用。
(3)获得全面营养
膳食以谷类为主,每天应摄人300-500克粮食,同时要注意副食的安排。
粮食与豆制品一起吃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同时应选用适量的动物性食物及蔬菜、水果,以增加优质蛋白、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量。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也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而且绝大多数果蔬为碱性食物,可以维持人体酸碱平衡。
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它们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最多(如黄色南瓜、胡萝卜等)。
薯类包括马铃薯(土豆)、白薯、木薯等,是我国传统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除了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外,还有较多的矿物质其他维生素,兼有谷类和蔬菜的双重好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膳食中含有400-500克的蔬菜及薯类,100~200克的水果,这在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维生素缺乏症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这一点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重点强调的内容。
中国居民的膳食中豆类和奶摄入很低,豆类和奶摄人的不足造成我国居民普遍缺钙,一般居民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
缺钙再加上体内维生素D不足,婴幼儿中常有鸡胸”“O”形腿或“X”形腿的状况发生,中老年人中发生骨折的也比较多。
奶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同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合适,适于人体的利用,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所以人在一生中都应该喝牛奶或吃奶制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平均吃奶及奶制品100克,约相当于鲜奶200克或奶粉30克。这样每天从奶类获得的钙就在200毫克以上,可以有效地改善钙摄人过低的现状。
豆类品种繁多,有黄豆、青豆、黑豆、赤豆、绿豆、豌豆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
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蛋白质含量是等量瘦猪肉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还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和磷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豆类及豆制品50克。每100克大豆含有200毫克左右的钙,如每天吃大豆 30克就可以获得100毫克左右的钙。同时大豆还富含赖氨酸,和谷类食物搭配可以弥补谷类食物氨基酸的不足,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前一篇:营养健康新观念
后一篇:什么是膳食营养补充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