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沈世虎英语教与学思考
沈世虎英语教与学思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79
  • 关注人气:2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教师如何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2010-09-02 21:38:23)
标签:

教育

 

一、青年教师听课的目的与类型

(一)、学习型的听课

(二)、发展型的听课

(三)、指导型的听课

(四)、研究型的听课

 

二、青年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主要以发展型的听课为主)

 (一)、明确听课目的

新教师听课的目的是学习和吸取课堂的精华为己用,大部分教师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个人和整体教学活动得到改进和提高;专家、有经验的教师、行政领导的听课也有他们的听课目的。不管听课目的是什么,听课前应做好准备,都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授课计划、预计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确定自己听课的重点。

1、关注教师的教

   ①课的结构

   ②重点突破和难点化解

   ③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

   ④课堂气氛

2、关注学生的学

    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即关注课堂气氛);   

    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

(二)认识角色定位

    听课要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也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听课角色。  

1、进入学生角色

2、进入教者角色

3、进入指导者角色

4、进入管理者的角色

(三)、重视不同类型

1、学习型的听课

    主要形式体现在新教师、年青教师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当然也包括听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和研究课,听课主要是以学习和吸取课堂的精华为己用为目的,有关这一点,下面我们会详细探讨。

2 发展型的听课

     主要形式体现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当然也包括听公开课、评优课,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个人和整体教学活动得到改进和提高。评课都应该积极发现和肯定任教者的闪光点。在阐述缺点时,不可采取嘲讽或者挖苦的态度,应该诚恳地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纠正建议共同探讨。说话应该注意分寸,措辞应该到位,中肯的评价,会使任教者感到振奋和收益。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指导型的听课

    主要形式体现在专家、有经验的教师听新教师、年青教师的课,他们会统揽教学全过程,从教学目标的完成到组织教学的落实各方面去衡量,充分肯定成功和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评课的出发点是从爱护和帮助你尽快提高教学水平的角度,故新教师、年青教师不必过分负担,而应积极配合

4、研究型的听课

    在中学是以课改、科研、课题研究为目的的听课,以产生和发展一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新教育理念为目的,在听课后展开讨论与研究探讨,共同寻求改革的新路

 

(四)、明确听课须知

1、听课者前去听课,最好在上课开始前就进入教室

2、上课开始后,听课者应该立即进入记录状态   批注---时间---评点---板书

3、观察课堂活动

4、听课者必须自始至终地听完一堂课,

5、听课时,听课教师不得私下议论,以免影响上课老师的情绪

(五)、积极参与评课

    通过听课和评课使双方共同建立起一座相互提高发展的桥梁,更加全面、准确和有效地促进教学和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节课堂实例中吸取教益,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1、评课应掌握的要素:

▲评教学思想,评教材处理,评教法运用,

  评学法指导,评教学过程。

▲课堂基本标准:

    教学思想的方向性,教学实施的目的性,

    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教学方法的严密性,

    教学效果的明显性。

▲教师的基本功:教师教态表情,教师语言表达,教师教学过程,教师板书设计。

▲评课要看:

    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整体结构完整有序性,

    各个环节安排合理性,节奏形式科学协调性。 

2、评课应注意事项

    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

    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

    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

    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序化;

    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庸俗化

 3、评课的议程

    ①自我评价

    ②核查教学目标

    ③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

    ④确定进修的需求

4、新教师的评课应注重听课后的反思、总结:

1)、听课后,要认真思考

   ①要有科学性

   ②要有特色

   ③一节课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2)、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

 

结束语

    青年教师作为听课人,还要听一听自己的心声。也就是说在自己听课和评课的同时,还要反思一下如果这一节课让自己来讲的话,自己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别人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有没有值得自己学习或是借鉴的地方。也就是说要学会吸收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自己才会不断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