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

(2015-10-22 16:14:45)
标签:

微课题

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探

分类: 课题研究

 

 

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度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

 

申 报人

党月玲

学科

语文

学历

本科

职称

中高

课题名称

高中古诗文教学模式探究

工作单位

黄陵中学

电话

13468969998

邮箱

474409781@qq.com

申报人

 

19937月至今在黄陵中学任教

一、选题背景

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和选修中都占据了大量的比例,这些作品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新课标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的分值也很高,其中古文阅读19分,诗歌鉴赏10分,名句填空6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方法、积累、基础等原因,并没有收到学生的足够重视。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感悟古诗文的魅力和内涵。用新的理念去学习古诗文,达到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提高修养的目标。

二、理论依据

20 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倡导一种非指导教学自主学习自我指导的学习等教学观点。之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法、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源于以学生为本,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关注和尊重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新的课程理念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究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诗文作品内容丰富,作品本身也有梯度,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三、实用价值

新课改下古诗文教学方法的探究意义很大。一是达到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古文化、名言名句方面的;二是阅读能力的提升;三是鉴赏能力的提升,四是品格修养的提升;五是应试能力的提升。

 

 

研究设想

一、研究内容

1、深化古诗文教学,夯实学生古诗文知识,挖掘高中教材里古诗文作品中富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教会学生主动发现传统文化,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2、将古诗文修养产生的“修身、齐家、治国”、“谦和好礼”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纪律制度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等训练,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班风和校风。

3、以古诗文为载体引导学生挖掘作者及作品中人物身上可贵的品质,提升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修养。

①用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屈原、苏轼),培养耐挫能力和旷达的人生观。

②用边塞题材的文章“精忠爱国”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③用诗词曲赋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

④用先贤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节俭勤劳”、“谦和好礼”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和睦邻里,协和万邦,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古诗文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进行设计名人名言卡等实践活动,寻找提升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语文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制定、讨论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目标、计划等内容。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提高自身能力。预期进展:①制定研究方案,②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根据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思路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优化。预期进展:①收集资料、积累成果,②采集图文、影视素材,③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整理课题成果资料,申请结题。预期成果:①研究报告,②工作报告,③系列实施方案,④图片、影视。

所在单位

意见

                      

 

(单位盖章)

 

      

区县教研室

意见

 

 

(单位盖章)

 

      

市教研中心

意见

 

 

 

(单位盖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