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
(2015-10-22 16:14:45)
标签:
微课题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探 |
分类: 课题研究 |
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度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
申 报人 |
党月玲 |
学科 |
语文 |
学历 |
本科 |
职称 |
中高 |
|
课题名称 |
高中古诗文教学模式探究 |
|||||||
工作单位 |
黄陵中学 |
电话 |
13468969998 |
邮箱 |
474409781@qq.com |
|||
申报人 简 |
1993年7月至今在黄陵中学任教 |
|||||||
选 题 缘 由 |
一、选题背景 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和选修中都占据了大量的比例,这些作品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新课标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的分值也很高,其中古文阅读19分,诗歌鉴赏10分,名句填空6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方法、积累、基础等原因,并没有收到学生的足够重视。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感悟古诗文的魅力和内涵。用新的理念去学习古诗文,达到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提高修养的目标。 二、理论依据 20 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倡导一种“非指导教学”、“自主学习”、“自我指导的学习”等教学观点。之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法”、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源于“以学生为本”,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关注和尊重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新的课程理念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究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诗文作品内容丰富,作品本身也有梯度,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三、实用价值 新课改下古诗文教学方法的探究意义很大。一是达到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古文化、名言名句方面的;二是阅读能力的提升;三是鉴赏能力的提升,四是品格修养的提升;五是应试能力的提升。 |
|||||||
研究设想 |
一、研究内容 1、深化古诗文教学,夯实学生古诗文知识,挖掘高中教材里古诗文作品中富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教会学生主动发现传统文化,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2、将古诗文修养产生的“修身、齐家、治国”、“谦和好礼”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纪律制度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等训练,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班风和校风。 3、以古诗文为载体引导学生挖掘作者及作品中人物身上可贵的品质,提升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修养。 ①用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屈原、苏轼),培养耐挫能力和旷达的人生观。 ②用边塞题材的文章“精忠爱国”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③用诗词曲赋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 ④用先贤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节俭勤劳”、“谦和好礼”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和睦邻里,协和万邦,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古诗文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进行设计名人名言卡等实践活动,寻找提升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语文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制定、讨论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目标、计划等内容。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提高自身能力。预期进展:①制定研究方案,②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根据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思路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优化。预期进展:①收集资料、积累成果,②采集图文、影视素材,③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整理课题成果资料,申请结题。预期成果:①研究报告,②工作报告,③系列实施方案,④图片、影视。 |
|
所在单位 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
|
区县教研室 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
|
市教研中心 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