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2023-03-30 13:41:16)
标签:

行者老湖

虎门炮台

文化

历史

攻略

分类: 广东旅行线路与攻略

林则徐虎门硝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硝烟和抗击英军的虎门炮台,具体位置和现状却鲜为人知,不少人误以为某一个炮台就是虎门炮台,却并非如此。前往虎门,是一次古迹的寻访探索之旅,也是一场近代历史教育之行。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进入广东东莞虎门镇口的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大门,左边两个水池是复原后的虎门销烟池,最里面是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和玉虚古庙。据虎门林则徐纪念馆的文史记载,虎门销烟池是两个46.5平方米的水池,当时的沙滩现已变成陆地。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清朝销毁鸦片的普遍方式是“烟土拌桐油焚毁”,但剩余烟膏会渗入土中,被人掘起利用吸食,于是林则徐创新采用“盐卤与石灰浸化法”,彻底毁掉鸦片。在海滩上的销烟池放入盐卤,烟土切瓣放入池中浸泡,加入石灰,涨潮时海水涌入就会沸腾,彻底化掉鸦片,退潮时化掉的烟土水从珠江冲进大海。1839年林则徐收缴了约两万箱鸦片,237万斤,价值840多万两银元,若送往京城销毁,不但耗时耗力还怕被偷盗,于是就在虎门处理。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不少人以为威远炮台就是虎门炮台,其实虎门炮台是清朝海防炮台的统称,炮台群分布在珠江两岸的沙角山、大角山、武山和大虎山等地,包括了东莞虎门和广州番禺、南沙三地的炮台防御设施。海防炮台群有11座炮台共计300多门大炮,分为三道防线。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第一道是沙角炮台和对岸的大角炮台;第二道是武山下的镇远、靖远和威远炮台,珠江中的上横档岛、下横档岛的上下横档炮台,和对岸芦湾山脚的巩固炮台;第三道是大虎山岛上的大虎炮台,以及左右两岸的蕉门、南北炮台等。现存规模最大的炮台遗址是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海战博物馆的历史资料可追溯虎门炮台的历史。虎门原名虎头门,是广州大虎山岛与小虎山岛中间的水域,初设海防军营,后迁至威远炮台武山后面的“虎头门山前寨城”,广东水师提督虎门城寨衙署即设于此。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清朝实施锁国政策后,广州作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粤海关虎门稅口负责查验和引航外国船只及货物。海战博物馆前侧珠江边就是威远炮台遗址,山上还有靖远炮台、南山炮台、火药局、蛇头湾炮台、克虏伯炮等,部分景点位于虎门大桥另一端山头,多半人只就近参观江边的保存最完整的威远炮台就作罢。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威远炮台旧址,像是一条360米长的露天战壕,左边堡垒防卫墙壁和清兵营房,右边是一排对着珠江水面的暗台炮台。26座暗台呈月牙形伸向珠江口,炮洞为花岗岩砌成,炮口对着水面。炮洞里的弹药吸引眼球,光绪年间的前膛裝滑膛铁炮,两米三长的褐色炮身颇为震撼。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威远炮台堡垒上面的三座圆形明台炮台遥望珠江,十分威武。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接连攻陷沙角炮台、上横档岛的炮台,继而进攻威远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部浴血奋战直至牺牲,炮台毁损严重,于1885年重建加固。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走进太平水道另一边的沙角炮台,道路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枪眼,外面包裹着后期修复的水泥,断面处可以看到当年建造的沙石,这是炮台的一部分。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经过抗英牺牲将士的“节兵义坟”走到最前端的缴烟码头广场,带有圆形轨道的克虏伯大炮比一般大炮大很多,格外引人注目。边上是林则徐纪念碑和虎门抗英功劳炮,海边是林则徐收缴鸦片的缴烟码头。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看似无路可走,濒海台大门右边却有条隐藏的蜿蜒地道,很多炮洞通向外面的炮台。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走进圆形炮台,靠山一面有石窟般椭形的小坑,是存放炮弹的地方。从炮台池上来能看到珠江口,三个炮台之间,竖立着有陈连升塑像和节马雕像。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首先进攻沙角炮台,当时清军守将陈连升与驻军多次击退英军,最后在20多艘战舰、2000多人的偷袭下寡不敌众,父子牺牲在沙角炮台;他的战马被英军运至香港,却不吃不喝而死,被称为“节马”。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拾阶而上,沙角山半山坡还有露天炮台、炮台墙壁、暗房、弹药库和清兵兵营,再往上走是捕鱼山炮台的遗址,存留清朝大炮。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清朝的腐败无能,“重陆轻海”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但虎门销烟在中国禁毒史上绝对是最精彩的一役。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若你更有探索的热情,大可以去虎门对岸,去寻访虎门炮台群的更多零散的炮台遗址。如果你了解了鸦片战争的那段历史,游历虎门炮台遗迹,定会让书本中的历史跃然眼前。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贴士:虎门鸦片战争遗迹与纪念地分布在虎门三个地方,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和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在虎门镇口,海战博物馆和威远炮台旧址在虎门镇海战馆路,沙角炮台旧址在虎门镇沙角社区炮台路西;可按此先后顺序参观,三个纪念馆均无需门票,但需要网上预约。 捕鱼台炮台位于现在的一个禁区内,禁止游客参观,不要试图进入。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本游记部分内容来自作者“行者老湖”出版的《不工作,去海岛:粤港澳大湾区的蓝色恋曲》一书,未经许可,禁止以其他人名义发布本游记图文(包括且不限于截图、截屏、转换为视频等方式)。


峥嵘岁月留痕,古炮镇守烽火——虎门炮台的历史与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