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海上面有两处大的帐篷,都是当地人为游客搭建的,我们将背包扔在帐篷中,一人吃了一碗面,赶紧拿着相机沿着湖边拍照。当时,我们遇到一位来自成都的摄影师,他说葫芦海上面的半山处,还有一个更大的海子,叫做卓雍错,到那个地方还有2个小时的路程。
我们顺着时针环湖,但是葫芦海湖边无法走过去,我们只有绕着往前走。没走多远,又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海子,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据说葫芦海这里除了卓雍错,还有马措、斯阿涅措、阿尤母措等许多的海子,可惜除了葫芦海和卓雍错之外,我们都一一无法对上号。
湖边没有什么路,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到达卓雍错湖,于是看见哪里可以走,边从哪走过去试试。在这里边走边拍,我们看到什么叫做荒野的自然,腐朽的枯树枝横卧在水边,各种杂草丛生,不同的色彩形成了最美丽的自然画卷,看得让如痴如醉。

这是路边的一个石头上的植物,看起来像是一个完美的图案,党岭风景区生态系统非常完善,各种野生动植物繁多,虽然我们去的时候,葫芦海附近并未见到什么动物,据说如果是随着猎人深入深山,就能发现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

阳光时不时躲进了云层,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等候它的出现,当它消失在乌云之中,大地尽墨,景色不再,但是一旦它出现,耀眼的光线将黄色的树林照耀得一片金黄。

我们钻过一片低矮的树林,再次走到湖边,发现在不同的光线下,湖水此时变得碧绿,湖边几颗高山树林叶子金黄,其如其分地点缀在边上,更好地衬托了湖水深绿的色彩。

当初一直好奇这里为什么叫做“党岭”,不像丹巴和甲居那样,有一个比较藏族化的名字。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当初羌族南迁时,途经此处,羌族的一支叫做党项羌族在此停留过,此处也就是党项羌的山岭,于是这里被称之为“党岭”

下午四点多钟,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才绕环葫芦海走了将近一半,远处对岸是我们的营地,看起来很近,但是无法直接走过去。我们走的有点累了,于是大家坐在湖边的岩石上,拍了一几张风景之后,吃了点压缩饼干,然后静静地欣赏着这来之不易的美景。

湖边有很多的岩石,灰色的石头经过风吹雨打,显得有点沧桑,它们看起来像是火山岩,一块块地散落在湖边成为金色树林的衬托。

大家顾不得惊叹,忙着不停地拍,一会儿长焦,一会儿广角,老王每到一个地方,总是专心致志地拍照。无聊带着两个相机,一个装一只长焦,一个装一只广角,不时换着拍,云端走得比较快,总是走到很远处拍照,我们在一个景点都要拍好几张,生怕落下了美景,回去将后悔。

在远处的山上,我们看到几个人影,估计就是去卓雍错湖拍照的几个摄影爱好者,我们估计走到那里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但是此时已经快五点了,看来当天是无法走到那里了。因为这里的周边都是高山,太阳如果下了山,很快就是一片黑暗,于是我们决定不再前行。
石头下面就是葫芦海纯净的湖水,摸上去有点冰冷,但是清澈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