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米斯特拉尔
(2015-08-22 07:31:20)
标签:
文化 |
分类: 怀念激情拉美 |
1945年12月10日,身着黑天鹅绒长袍,面容有点儿像印第安人的智利女诗人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站到了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的奖坛上。从此,拉丁美洲有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诗人贾尔玛·古尔贝格在米斯特拉尔的获奖仪式上致颁奖辞,称赞她“从小学教师的座椅跃登诗坛宝座的不寻常历程。”他说,“这位小小的乡下小学教师,”已经成为“整个拉丁美洲心灵的王后”。
1889年4月,米斯特拉尔出生于智利北部一个安第斯村庄。父母给她取的名字是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是其后来的笔名)。她的父亲是印第安和犹太人的后裔,当过小学教师,有即兴赋诗的才能,同时,他又是个流浪汉。1892年,这位父亲突然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但他给自己的女儿留下了写诗的天才和流浪的性格。成年后的米斯特拉尔也喜欢四处漂游。
米斯特拉尔12岁的时候,米斯特拉尔确立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要像父亲一样作一名教师。在她心里,这一职业是光荣的,是使穷人和不幸者摆脱困境的一种方法。1907年,米斯特拉尔在一所学校任教时,结识了年轻的铁路工人,并与之结婚。但她的婚姻并不幸福,频繁而激烈的争吵破坏了两人之间的感情。两年后,丈夫饮弹自杀。虽然丈夫自杀的直接原因并不与米斯特拉尔相关,但是她认为自己对他的死负有责任。怀着沉痛的心情,米斯特拉尔开始写怀念丈夫的诗,这些诗多年后收集在《绝望》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4个月,25岁的米斯特拉尔参加了由圣地亚哥一个作协组织的全国性诗歌竞赛——“花奖赛诗会”,以她悼念丈夫的3首《死的十四行诗》赢得了桂冠获金质奖章。这位羞怯的青年教师站在看台上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观看比赛。她没有使用真名,担心诗中激烈的感情流露和对肉体快乐的礼赞会影响她的前程,她署的名字是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这个名字是她将自己崇拜的两位诗人的名字合成的,一位是19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诗人夫米斯特拉尔,另一位是意大利诗人卡夫列尔·邓南遮。从此以后,智利诗坛经常出现米斯特拉尔的作品。
《死的十四行诗》:
人们将你安放在冰冷的壁龛里,
我将你搬回纯朴明亮的大地。
他们不知道我也要在那里安息,
和你共枕同眠梦在一起。
我让你躺在阳光明媚的大地,
像母亲照顾酣睡的婴儿一样温柔甜蜜。
大地会变得像摇篮一样舒适,
将你这个痛苦的婴儿抱在怀里。
然后在蓝色朦胧的月光里,
我将用灰土和玫瑰花的细雨
遮盖住你轻盈的遗体。
歌唱着美妙的歌我扬长而去,因为谁也不会下到这隐蔽的深穴里
和我争夺你那一撮尸骨的遗迹!
——摘自赵德明等编著的《拉丁美洲文学简史》
1921年,米斯特拉尔来到圣地亚哥的一所公立高中任校长,但是不久,智利政府颁布法令,禁止没有大学文凭的人当教师。米斯特拉尔只好辞职。正在这个时候,墨西哥的教育部长邀请她参与墨西哥的教育改革。这样,1922年,她应邀前往墨西哥。
在墨西哥的这段时间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西班牙研究院出版了米斯特拉尔的第一本诗集《绝望》,米斯特拉尔从此一举成名。《绝望》中包括了《死的十四行诗》以及一些献给母亲和孩子的诗、宗教诗和几篇散文。
两年后,她完成了在墨西哥的使命,赴美国和欧洲旅行,在马德里发表了第2本诗集《柔情》。这本书是献给她同母异父的姐姐的,里面有许多摇篮曲。米斯特拉尔的摇篮曲不仅感情细腻、情趣高雅,而且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就像她自己所说,它们是“母亲与孩子、与她周围的大地精灵的对话,白天看得见,夜里听得见”:
渔家的小姑娘
不怕风和浪。
睡脸像贝壳,
渔网罩身上。
……
睡得多香甜,
胜似在摇篮。
嘴里是盐味,
梦里是鱼鲜。
……
1925年2月,成名的米斯特拉尔回到祖国,受到整个社会的欢迎。为了表示对她的敬意,智利政府让她以最优厚的条件退休。从此,米斯特拉尔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先后担任驻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美国等国的领事,晚年还曾任驻联合国的特使。她以诗人、记者、领事的身份不停地游走于智利、法国、美国等国。
随着阅历的增加,她的视野更加开阔,创作题材更加丰富,她作品也逐渐突破了个人爱情悲剧的局限,向着更高的境界升华。这时,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美洲主义色彩,尤其是充满了对穷人和被压迫人民的同情。米斯特拉尔的朋友曾谈到她给当时的人们留下的印象时说道:“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肤色的女人漫游在欧洲,心里装着智利的神秘宝藏。读她的诗文,人们感受到的不是她所生长的河谷里的鲜花,而是她安第斯人烈火般的激情。”在一首真挚动人的短诗中,她把拉丁美洲各民族间的兄弟情谊表现得更加动人:
在米特拉的田野,
蝉鸣、路远、赤日炎炎。
我俯身探进水井,
一个印第安人扶我贴到水面。
我的头像一个苹果
捧在他掌心里边,
尽情地畅饮,
和他脸贴着脸。
我突然闪电般发现:
我们是同一个血缘。
米斯特拉尔的这些思想和感情,充分体现在她的第3本和第4本诗集里,即《塔拉》(1938年问世,歌颂大自然的美丽,抒发对母亲的挚爱,反映被压迫者的痛苦)和《葡萄压榨机》(1955年出版,集中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了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正因为如此,米斯特拉尔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1月10日,米斯特拉尔在美国死于胰腺癌。智利总统下令全国哀悼3天。她的遗体穿着她参加诺贝尔典礼时的黑天鹅绒服被运回智利。棺椁的独石上刻着米斯特拉尔著名的警句:“灵与肉的关系就是艺术家与其人民的关系。”
米斯特拉尔走了,聂鲁达用诗句表达着智利人民对她的怀念,“卡夫列拉,你回来吧!有谁会忘却你那颂扬玫瑰花、智利北方皑皑白雪的歌声呢?你是智利的女儿,属于人民。有谁会忘记你那些献给儿童的诗句呢?又有谁不记得你那首《讨厌的话语》呢?你是和平的鼓动者,由于这种或那种原因,大家都热爱你……今天,米斯特拉尔的诗歌已被译成世界许多种文字出版,她的名字已成为智利和全美洲大陆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