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色的城邦

标签:
文化 |
分类: 体味菩提苦行 |
印度人对颜色的痴迷,从你踏上它的那一刻就会被证明。不论是城市还是沙漠,富贵还是贫穷,服饰还是食物,人还是建筑,在用色上面一律非常大胆而有想象力。尤其是在拉贾斯坦邦,那里的人们把对颜色的创造力用到了极致:粉色的斋普尔、白色的乌代普尔、金色的杰西梅尔和蓝色的焦特布尔。一座城,一种色彩。
粉城·斋普尔
在英国统治印度后,1876年,擅长外交的斋浦尔国王在准备迎接威尔士王子阿尔伯特·爱德华光临时,听说这位王子偏爱粉红色,便下令把整座城市涂成了粉红色。
到达斋普尔时是夜晚,和印度的大多数城市一样,斋普尔的路灯并不是很强烈,映着车窗外影影绰绰出现的粉色古建筑——粉红色的墙,粉红色的窗,粉红色的顶,就连街边小店、小摊,甚至厕所也都涂成了粉红色。竟有一种穿越之感。
“风之宫殿”哈瓦玛哈勒宫位于斋浦尔中心,这幢粉红色的五层建筑从正面看是豪华的宫殿,而事实上却是皇宫前一堵镶满了窗户的高墙,墙上密密麻麻布满了953扇蜂巢般的窗户。这些窗户是用红砂石镂空而成,造型为棱形三面体,镶嵌着彩色玻璃,窗户顶上装饰着印度风格的小圆顶。因为窗口众多,所以在宫殿内每个角落都能感觉到风的流动。倘若遇上狂风吹袭,只要将窗门全部开启,大风就会前后对穿,而不致将宫殿吹倒。墙上的每扇窗户下端都有一个小门,门上有两个小洞。据说风之宫殿是当年的君王为宫中女眷专门建造的,那些后宫的妃子们躲在墙后,或许就是通过那两个小洞来看街上的热闹。窄小的窗口满足了她们的好奇心,厚厚的墙壁则隔绝了她们和外面的世界。
琥珀宫不同于“粉红城市”的其他建筑颜色,城堡由奶白、浅黄、玫瑰红及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一块凝于古城的琥珀。逛累了,在古韵别致的出口处咖啡馆坐下来喝点东西,吹一吹山风,走到露台上远眺城堡之下的景致,我的城堡之旅在如此惬意的气氛中意犹未尽。
白城·乌代普尔
传说 1565 年,乌代普尔当时的国王马哈拉纳·乌代·辛格他在打猎时发现了一只跑得奇快的白兔,弓箭射杀它的一刹那,一道白光从兔子身上腾起,身后便是一座翡翠色的湖泊。辛格走到湖畔,正在闭目打坐的圣人慢慢睁开眼睛,说,国王陛下,这里最适合建造城市。当地民众认为白光象征吉祥,便把房屋都涂成了灰白色,希望借此得到庇佑。
乌代普尔是印度的奇迹之城。因为这个被视为印度沙漠之邦的地方,却出现了一个多水的湖上城市,所以它也被称为沙漠中的威尼斯。乌代普尔一点也不像印度的城市,反而有种欧洲城市的味道。这里的建筑物多为白色大理石建造,所以又叫白色之城。乌代普尔是印度的古都,创建于十六世纪,城内有多座大大小小的宫殿,这些建筑在皮丘拉湖上,一些还要乘船才能到达。
位于城西的皮丘拉湖无疑是这座城市的魂魄,只要耐心穿过老城拥挤的小巷、嘈杂的民居,眼前便豁然开朗。小巷里白色的墙壁上随处可见漂亮的涂鸦,而画廊和银器店更是频繁出现。乌代普尔是一座当之无愧的艺术之城,就连这里的生意人和TUTU司机也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气质。乌代普尔居民只有50万,显然对不起印度11亿2千万的浩荡人口,但也正因如此,在羊肠般崎岖的街道行走时才能享受到在其他印度城市不可能有的安静。街边细密画的小店,各种挂着树脂手镯和jooti的铺子,琳琅满目,风情万种。
金城·杰西梅尔
公元1156年,巴蒂王杰伊瑟拉听从隐士的建议迁都,在八十米高的特瑞库塔山上,建起了一座城池。这座坐落在荒凉沙漠地带的古城堡如同海市蜃楼,升起在大漠之上。城中到处是精美的哈维利(Haveli,一种传统的装饰豪华的居所),建筑工们如艺术家,在石头间精雕细琢,让建筑成为艺术品。大部分房屋均采用金黄色的岩石雕刻而成,日落时分,在夕阳的映照下,每一块石头都变成了金子,整座城市呈现出一片迷人的金黄色,光芒照人,如梦境中一座纯金打造的宫殿。
根据当地画匠的介绍,金黄色颜料来自牛尿:首先让牛吃上6个月的芒果叶子,使其尿变黄;再把用容器收集的牛尿,放在太阳下晾晒。牛在印度教文化中是神的化身,把这种从牛身体里酿造出的金黄颜料勾勒在神像上,也使画面附着上了神力。杰西梅尔是吉普赛和印度游吟歌舞者的故乡,保存了北印度原生态的音乐形式,主要以宗教节庆歌谣、游吟诗人的叙事曲和当地的卡塔克舞蹈著称。
《Lonely Planet》上说:杰西梅尔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旅游之地,在80米高的三峰山上耸立着的那座神奇的多顶沙堡,如同海市蜃楼般出现在沙漠平原上,远观有点荒凉,但一进城,里面的精雕细琢令人吃惊。大部分建筑采用金黄色的岩石雕刻而成,每到日落,在夕阳的照耀下,整个城市一片金黄,光芒照人。因此杰西梅尔又被人叫做“黄金之城”。
在杰西梅尔最快乐的事就是在古堡小巷里四处乱逛,街边小店里有很多漂亮的民族服装。徜徉在杰西梅尔的古城中,仿佛置身在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小巷中四处都是工艺品店,城墙上挂满了拉贾斯坦邦少数民族的绣毯和服装,那些绣毯总被我幻想成是一千零一夜里的飞毯,总觉得它们在等待有缘人的出现准备起飞……
蓝城·焦特布尔
焦特布尔位于塔尔大沙漠的边缘。这是拉贾斯坦邦的第二大城市。这座城市中最主要的建筑是一座极其宏伟的城堡――梅兰加尔(Meherangarh)。城堡高高矗立于市中心的一座陡峭山峰之上,30多米高的黄色砂岩城墙直插蓝天,由于其基础和山体浑然一体,看上去城堡似乎就是直接从岩石上生长出来的。梅兰加尔堡和印度其他城堡一样集军事和皇宫于一体,皇宫外围是坚强的堡垒,里面则是皇家庭院。金碧辉煌的娱乐大厅、琉璃照耀的国王寝宫与世隔绝的后宫庭院无不显露出当年土邦主的奢华。
在古堡中往下眺望,可以清楚地看到蔓延散落着的无数蓝色房屋,像一座蜿蜒的蓝色河流。
印度传统文化中存在种姓体制,最高等级的是婆罗门种姓,婆罗门把自己居住的房屋涂成靛蓝色,目的是突显自己的身份。印度宪法废除了种姓制度后,一些非婆罗门种姓家庭也开始把自己的房屋涂成靛蓝色。婆罗门种姓只能愤愤地把自己的房屋涂抹得更蓝更深。几十年过去了,这里成了蓝颜色的竞争场所。
世界上最为有名的“蓝色之城”有 3 座,与海滨纯美的希腊圣托里尼岛、悠然世外的突尼斯蓝白小镇截然不同,印度的焦特布尔是座沙漠中的艳丽之城,当爬上焦特布尔最伟大的建筑——梅兰加尔堡眺望全城时,那一抹艳丽的蓝色让我久久震撼!
城中的房子不论大小、贫富,一律粉刷成蓝色,映着头顶天空的湛蓝,房子也呈现出不同的浅蓝、天蓝、水蓝、深蓝、靛蓝,行走其间,令人沉醉。
粉色的斋浦尔,白色的乌代普尔,金色的杰西梅尔,蓝色的焦特布尔……各种颜色交融在一起,拉贾斯坦因为有了这几座城市,当之无愧成了印度最“好色”的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