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克里特如果没有火山爆发

(2013-07-15 08:32:39)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向爱琴海

在烟波浩渺、碧海蓝天的爱琴海域,《荷马史诗》曾这样盛赞过一个岛屿:“在色如酒浆的海中央,有这么一个地方——美丽富饶的克里特,四周翻着波浪。九十座城池立于岛上,人口众多无数量。”这就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克里特岛。即使是耀眼夺目、雄踞后世的古希腊文明在它面前也要保持凝重与尊崇,因为克里特所孕育与创造的爱琴文明把希腊文明的发端上溯了至少一千年。

克里特岛与希腊半岛南端隔海相望,是爱琴海域最大的岛屿。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岛屿,也是一个充满神话浪漫色彩的岛屿。这里是众神之王宙斯的诞生地,传说岛上的迪克特山洞就是仙女们抚养宙斯的地方;这里是宙斯和欧罗巴公主伊娥相亲相爱的地方,正是在这里他们生下了岛上的第一批统治者——米诺斯和他的兄弟们;这里也是传说中伟大的能工巧匠代达鲁斯创造奇迹的地方,米诺斯“迷宫”为他赢得了不朽的声誉,也带给他痛失爱子的悲伤。一直流传至今的米诺怪牛的故事更是激发了无数人对克里特王宫的向往。

考古史上的传奇人物谢里曼在成功发掘特洛伊和迈锡尼后,对荷马史诗中多次描绘过的克里特岛很是神往,曾多次前往考察,企图解开有关米诺斯(Knossos)和迷宫的谜团,但最终未能如愿,抱憾辞世。数年后,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Arthur Evans)勋爵弥补了谢里曼的遗憾。凭借自己丰富的历史考古知识和天才的推断,伊文思执著地相信爱琴海地区一定存在过一种比迈锡尼文明更为古老的文明。

1894年春天,伊文思第一次踏上了令他心驰神往、如痴如醉的克里特岛。岛上随处可见的古代雕刻印石和一些残存的宫殿遗迹使他愈发坚信克里特的地下埋藏着考古学上的重大秘密。在1900年春寒料峭的时节,伊文思终于开始了他期盼已久的发掘工作。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湮没数千年的爱琴文明立即迸发出它难以遮掩的璀璨光芒。后来,后人为纪念米诺斯文明的发现者,在宫殿门口树立了一尊伊文思半身雕像。

根据希腊神话克里特岛米诺斯王的传说,伊文思把这一克里特文明命名为米诺斯文明。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进入青铜时代。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也是岛上各个城市国家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置身于这个宫殿中,处处都能发现惊人的东西。科学的排水系统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城市建筑学家前来观摩;粗细相嵌的陶制水管据说与本世纪瑞士申请的一项设计专利没有多少差别;单人浴缸的形态,即使放在今天巴黎的洁具商店里也不算过时;而细细勘察,当时有些浴缸里用的还是牛奶;厕所的冲水设备、窗子的通风循环结构,都让人叹为观止;皇帝、皇后的住所紧靠,共同面对一个大厅,大厅有不同的楼梯进人他们各自的卧室,而大厅一侧,则又有他们各自独立的卫生间,皇后的卫生间里还附有化妆室。

如此先进的生活方式,居然发生在苏格拉底、孔子、释迎牟尼诞生前的一千年?让人惊讶的还有神奇的壁画,笔画题材以人物和动物为主,造型虽然还有古埃及壁画的程式化、图案化风格,但爱琴海的风已经吹进了米诺斯的风格中,古典时期的飞扬之气已跃然画上。壁画上的女人都有飘逸的秀发、传神的眉目,男人都有健硕的身躯和舒展的姿态。壁画的线条即使是后来古典时期的陶罐画也未出其右,而其充满阳光的色彩比古罗马庞贝城中的壁画还要绚丽。同时,画中人物、动物的体型都有变形,色彩也变幻莫测。1541年出生的艾尔格列柯应该没看见这种画,也许纯属巧合,正是这位从这里走出的画家后来引领毕加索开创了新画风。这真要让人产生一种天旋地转的时间大晕眩。我们平日总以为人类的那些早期圣哲一定踩踏在荒昧的地平线上,谁知越过这种想象中的荒昧回溯远处,却是一种时髦而精致的生活形态。种种细节都在微笑着反问我们:你们,是否还敢说什么古代和现代,历史和人类?

据历史记载,米诺斯王朝已拥有规模不小的武装船队,但宫廷里却是一片富足与精致,极其讲究生活品位。这种品位不仅没有发扬于迈锡尼,连很晚的雅典黄金时代也未必能望其项背。从出土的文物看,这里受埃及影响很大,也有一些小亚细亚的风格,这是可以理解的,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古代欧、亚、非三大洲交流的聚散点。

发达的造船业使得克里特的商站和殖民点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东部可达罗德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北及于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最西端可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米诺斯人以其强大的海军舰只,建立了爱琴海地区的霸权,对其控制下的地区派遣官吏,征收贡赋,掠夺奴隶。但与此同时,克里特人也把辉煌的亚洲文明传到了野蛮的欧洲内地。就欧洲而言,它是后世欧洲各种文明的共同祖先。伊文思还发现了一大堆被称之为“线形文字A”的资料。

然而,正当克里特的霸权发展如日中天之际,克里特岛上的所有文明几乎在同一时间突然销声匿迹了。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才揭开这个谜团。原来,克里特文明的突然毁灭是桑托林群岛的火山爆发引起海啸造成的飞来横祸。桑托林群岛位于克里特岛以北120公里处,虽然岛上火山海拔仅566米,但事实证明,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山爆发。喷发的火山灰使得地中海彼岸数百公里外的埃及上空阴霾密布,当时的埃及作家惊恐地描述了埃及白天仿佛夜晚的奇异现象。这次火山爆发不仅给克里特岛带来了致命的尘埃雨,极大地损害了岛上的农业和畜牧业,而且火山喷发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滔天巨浪毁坏了海港城市,也摧毁了克里特人统治海洋的命脉——船队。欧洲文明的摇篮克里特从此陷入了一片荒芜之中。

令世人为之惊叹、叫绝的克里特文明就这样在顷刻间化为历史尘埃,寂寞地尘封于地下达上千年之久,任凭海浪肆意地拍击。试想,如果不是这突然降临的自然灾难,爱琴地区历史舞台的主宰也许将不再是希腊罗马,那么欧洲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将重新改写,而高度发达、连贯东西方世界的克里特岛将有幸成为欧洲古典的中心。在我们惊叹、怅惘、痛惜克里特文明的古风余韵之时,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不禁充溢身心。究竟有多少灿烂的文明因偶然的变故而成为绝响,又有多少绝代风华在转瞬之间化为过眼云烟。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大浪淘沙,物转星移。历史长河中的一些偶然有时更能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感怀、幽思与敬意。


克里特如果没有火山爆发克里特岛地图

克里特如果没有火山爆发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如果没有火山爆发风景如画的海滨

克里特如果没有火山爆发游人如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