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贵红颜容

标签:
文化 |
分类: 走近法兰西 |
当琥珀色的琼浆在杯中摇曳,彷如静止的历史重新焕发出了光彩。陈年的酒液与橡木混合出馥郁香气,随后散发出新鲜的花果香味,最后则是焦糖的余味,将人深深吸引的同时几乎不忍啜饮。但当丝绸般醇和的琼汁缓缓流过喉咙,当深邃丰饶酒香的回荡在周身,伴随着爵士乐悠扬的音律,你终会在酣畅的微醺中领悟到一瓶陈年红酒的精髓……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这首《蝶恋花·春景》所描述的奇妙意境仿佛不只是描写少男少女们怀春不遇的情结,也与造访一级名庄红颜容堡(Chateau Haut-Brion)不遇时的酒客心境颇有几分相似。
红颜容庄园是波尔多历史最悠久的酒庄之一,考古资料显示,Haut-Brion酒庄这一带早在罗马时代就已开始栽种葡萄,然而关于葡萄园最早的正式记载则出现在1423年以后。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在波尔多市的扩展中很多葡萄园消失了,而红颜容庄园留了下来。红颜容庄园离波尔多市最近,历史上从来都是葡萄成熟最早,以第一个采摘葡萄而标志着波尔多葡萄收获季节的开始。
开车探访,沿途看不到连片的葡萄园,所见皆是密密麻麻的街道,而酒庄高墙之内,却是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然而就是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城中村”,却拥有堪与五大之首拉菲堡媲美的尊贵地位,和同样丰富多彩的传奇故事。
豪门嫁妆
红颜容堡地处格拉夫的顶尖小产区佩萨克-雷奥良Pessacr-Léognan,作为佩萨克-雷奥良的头牌酒庄,红颜容堡无疑是格拉夫产区分级系统的顶梁柱。红颜容的土壤是层次分明的两层:表层是砂砾石土,而下面一层是黏土型的沙质土,葡萄树的平均年龄35岁,每年修剪之后,每条主枝干只保留两只幼芽并用铁丝固定,借以限制来年产量。它的葡萄园只有5l公顷,其中红葡萄品种占地48公顷,因此又是左岸五大名庄中产量最小的一级庄,其正牌红酒Clarence De Haut-Brion年产量大约只有一万至一万两千瓶之间,而副牌红酒Le Clarence De Haut-Brion产量更低,约为正牌的一半左右。而它的白葡萄种植面积仅有3公顷,故而白酒稀少珍贵,价格和品质都是世界最顶尖的。
红颜容堡有波尔多“最浪漫、优美和经典”酒堡的美誉,而这一切相信与发生在它身上的两代婚姻故事关系莫大。
1533年,利伯恩Libourne市市长的长女詹妮Jeane嫁进了波尔多豪门庞塔家族Pontac,在这场豪门联姻中,红颜容堡是新娘子的嫁妆。新娘子容貌艳丽,深得夫君厚爱,于是新郎特意在酒庄旁边埋下一所豪宅,将两块属地合二为一,不久又大兴土木,为新娘子修建起今天人们所见的浪漫城堡。红颜容堡逐成为一个美满姻缘的结晶之作。
而新一代的豪门发生在1967年,当时庄园由美国银行大亨狄龙家族Dillion掌控,狄龙家族的女儿琼Joan Dillion嫁给了卢森堡的查理王子,这个酒庄同样也作为嫁妆“嫁”进了王室,从此红颜容堡就流淌起王室的“血脉”。现任庄主罗伯特王子Prince Robert乃是琼和查理王子的儿子,每月从日内瓦来一次,打理酒庄事务。
雨中邂逅
红颜容堡的传奇故事并不限于传统的波尔多式的婚嫁故事,它素来为权贵、豪族们所爱,在过去四百多年曾经多次易主,其主人不乏功名显赫的政要,诸如法国的海军上将、大主教、统帅兼地区执政官、波尔多市长以及外交部长等等,致使酒庄平添不少显赫尊贵的光环。
接下来的故事似乎给这个传奇酒庄增添了更加丰富而别致的传奇元素。故事发生在1935年的一个烟雨天,红颜容堡老庄主打开庄园的大门时,只见烟雨迷蒙中,一个迷路的美国人正好走了进来。由于天气不好,客人被热情地迎进了客厅里避雨,主人还慷慨地拿出了家中珍藏的美酒和美食招待这位不速之客。美酒的醇香不仅温暖了疲惫旅人的身体,也唤起了这个异乡人的好奇心——来者不是别人,却是美国的银行家克莱伦斯·狄龙(Clarence Dillon)。他之所以千里迢迢来到波尔多,原意是要购买圣爱美浓(St. Emilion)的一级庄园白马庄,不想在风雨中迷了路,误打误撞地钻进了红颜容堡。更巧的是,老庄主正好也有意卖出酒庄,结果这一次不期而遇的邂逅,促成了一桩一见钟情的交易。
一席酒后,酒庄易手,克莱伦斯把酒庄交给了儿子道格拉斯·狄龙(Douglas Dillion)。道格拉斯于1953年兼任美国驻法大使,后来回国担任了肯尼迪政府的财政部长。
一枝独秀
红颜容堡是唯一的不在梅多克产区内,却在1855年梅多克分级评选中入围,而且高居第一级的列级名庄。有人说,如果没有红颜容堡,1855年的梅多克列级庄分级将不够完整,由此可见其历史地位之显要。更有甚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格拉夫地区分级共评选出16个列级名庄,红颜容堡无可争议地人选到列级名单里,而且红酒、白酒兼备。因此,红颜容堡成为波尔多地区唯一的同时兼有梅多克和格拉夫两个产区列级名庄桂冠、而且“红白兼修”。如此殊荣是绝无仅有的。
红颜容堡成名还在拉菲堡之前。1666年,红颜容堡在英国伦敦开办一间餐厅,专营法国美食和红颜容酒。酒庄一改当时法国酒运到英国灌瓶并贴上英文酒标的做法,大胆推出酒庄原瓶出品、采用法文酒标的红颜容酒,结果一炮而红,不仅广受欢迎,而且价格不菲。红颜容餐厅成为伦敦上流社会必不可缺的社交场所,那年代的红颜容酒的价格还在拉菲之上。
一门四杰
狄龙家族长袖善舞,由于他们的兼并收购,在十四世纪时曾有过血缘关系、后来分裂的几个临近的独立名庄破镜重圆,汇聚到以红颜容堡为首的狄龙家族旗下。它们包括:修道院红颜容Chateau La Mission Haut-Brion、拉图红颜容Chateau La Tour Haut-Brion和拉维尔红颜容Chateau Laville Haut-Brion以及丽嘉红颜容ChaleauI LesCarmes Haut-Brion等,其中前三家与红颜容堡同属格拉夫列级名庄,可谓济济一堂,独霸一方。
修道院红颜容与红颜容堡只隔一条马路,因庄同耸立一座小教堂而得名,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狄龙家族收入囊中,迄今仍与红颜容堡共用一支酿酒团队,两者几乎难分伯仲。修道院红颜容有着更深的颜色,甚至有人提出应该把它列入梅多克一级庄的行列。拉图红颜容只有5公顷大小,二十世纪初因为战火摧残而基本停产,战后恢复困难,直到1983年被狄龙家族收购,在2006年并入了修道院红颜容并被调配进副牌酒里。2007年拉图红颜容的酒标被停用,此前的酒遂成绝版。拉维尔红颜容仅出产白葡萄酒,3.5公顷的葡萄园,年产量仅1000箱,同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归入狄龙家族,其酒市面罕见,富有果味而酸度平衡,令人愉悦。2010年狄龙家族更进一步宣布该酒从2009年份酒开始停止使用其原名装瓶,改为贴上修道院红颜容白酒的标签面世。
红颜容应是一瓶最适合跟红颜共饮的典型淡雅型美女酒。她年轻时清纯可爱,淡雅芳香,平宜近人,颜色不太深。中度陈年后,她既有少女的可爱,又具备成熟女人的魅力。成熟后,她热情大方,烟草味,焦糖味,黑草莓味,咖啡味和少许松露味气质逼人,而橡木的香味则向你暗送秋波,酒体尽显软弱无力的媚态。著名的酒评家Robert Parker曾说:深棕红的颜色,酒色清澈明亮,酒泪清秀,有清淡的古风;香气淡雅而变化含蓄,需要多摇杯,其内含的香气才能逐层逸出;入口,其香含蓄依然,但单宁细腻柔和,带有核桃、黑梅的果脯味,还有陈年胡椒的辛香、草药的枯苦,回甘香醇且悠长,酒体由轻渐重,一股类似印度熏香的诡异香气若隐若现,惹人遐想不已。在他二十多年的品酒中,他发觉自己唯一越喝越爱的就是Haut-Brion,并认为这是他智慧增长的证明。
对Haut-Brion来说,1975、1977、1982、1983、1985、1986、1990、1995、1996均是极佳的年份酒,1989年更堪称经典,因为WS和Robert Parker都给了100分的满分。目前,以十年陈年的红颜容为例,2001年的Haut-Brion售价已超过了1万元人民币,当问到它为什么在市场上买这么贵时,业内人士笑答:“红酒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味道上,还体现在故事上,后者可能更值钱,如果一瓶酒买1万的话,那么味道值3千,故事值7千。”
忽如诗篇一般,婉约情愁,又如长卷一样,洋洋洒洒。红颜容,同它的名字一般,有着令人回味的典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