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才会成功

标签:
文化 |
分类: 解读德意志 |
1936年在柏林奥运会上,美国黑人短跑冠军穿的是年轻人新发明的钉鞋,拳击冠军阿里穿的也是他生产的高筒拳击鞋。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瑞士举行,原联邦德国足球队穿着他的新球鞋,首次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在1976年蒙特利尔运动会上,跑跳运动员中83%的人穿着年轻人的“三道栏”运动鞋。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更是把年轻人创建的这个品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32支参赛队中有18支配备“德国制造”的足球鞋。
这个品牌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吉祥物”,都以为它会给运动员带来好运气。运动员对它的热爱和追求已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在世界冠军名人效应的冲击下,德国这个品牌畅销全世界,它不仅仅令体育界爱购,而且社会上的男女老幼也都爱穿。世界著名乐队指挥大师卡拉扬曾在登台指挥时,亦精神抖擞地穿着风靡世界的“三叶草”运动鞋,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观众为之倾倒叫绝!
那么,辉煌了八十余载的这家德国品牌是如何诞生的呢?
1915年的夏天,在德国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叫赫尔佐格的小镇上,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小男孩一只手拿着一只鞋,光着脚板飞快地在街上跑着。终于,他在一家小洗衣店门前停了下来,他大踏步地走进去,一个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中年妇女正蹲在地上洗衣服。
“妈妈,爸爸在吗?”男孩焦急地询问中年妇女。
“在院子里晾衣服呢,发生什么事了,孩子?”
“我要让爸爸教我做鞋子。”男孩说着就急匆匆地进了院子。
“爸爸,您教我做鞋吧。”
“学那个做什么,外面整天在打仗,鞋厂都倒闭了,你没看见我都失业了回来帮你妈妈洗衣服了吗?”父亲克里斯多夫一脸愁容地说。
“可是我想做一双既轻快又耐磨的运动鞋,它可以让我尽兴地奔跑,而不必担心鞋的问题,不像这样的鞋,”男孩把手里的鞋拿给父亲看,“刚才就因为我总想着这鞋帮要掉了,所以赛跑的时候输给了卡尔。”
“要是子弹就要送到你的脑门上,谁还会去穿鞋,现在面包比鞋更重要,毕竟什么时候人都不能挨饿,你还是去学做面包吧。”
于是中学毕业后,男孩就成了一个面包房的学徒,工作是简单重复的:生火、揉面、切面、放进火热的烤炉,在天亮时分,再把刚出炉的新鲜面包送到镇上各销售点,然后回到面包房,打扫、冲洗、劈柴火。劳作18小时,晚上8点收工,工作既枯燥又辛苦。每天一回到家,他就倒在床上快速入睡了。
平时虽然非常劳累,但每个星期天都是他的幸福日子,他把这惟一的休息日安排得满满的,除了跟朋友们去户外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心里始终惦记着要做一双超级棒的运动鞋。
然而,就像父亲克里斯多夫说的那样,太平的日子不多。不久,男孩应征入伍,经过短期军事训练之后,被送往比利时的战争前线。战争持续了两年,以德国失败告终。1919年,男孩才回到了贫困的家乡。
男孩不想再做面包了,他选择了制鞋——这是他挥之不去的一个梦想。说服了父亲当自己的师傅后,他带着梦想启程了。
万事开头难,他首先要面临的三大难题是:制鞋材料、厂房和工人。为了寻找最佳的制鞋材料,他跑遍了全国,有时候骑自行车,有时候坐火车。每次旅行总是满载而归——大包小包各种各样的制鞋材料。为了尽快投入生产,他说服母亲把小洗衣店的铺面让出来放设备,当时的设备很简陋,工人也只有三个。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没过多久,男孩设计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运动鞋诞生了——一双帆布帮、黄皮底运动鞋,采用了铁匠提供的鞋钉。很快,这种运动鞋就流行了起来,生意越做越红火。男孩又多雇了两个工人,并请姐姐负责收拾鞋子,以扩大生产空间。
随着生产的发展,男孩的哥哥也加盟进来,哥哥很有商业头脑,负责销售,男孩则事必躬亲,抓技术生产,兄弟俩办厂有方,生意蒸蒸日上。
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前夕,男孩找到美国著名的短跑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希望他能穿上自己设计的钉鞋参加比赛,并向他保证钉鞋对其比赛肯定大有帮助,但被欧文斯拒绝了。于是男孩又建议他可以在赛前训练中试穿。结果,效果明显,欧文斯如获至宝,并在正式比赛中使用了男孩设计的钉鞋,那届奥运会欧文斯连夺四枚金牌震惊了世界。拍摄了欧文斯穿着男孩设计的跑鞋夺冠的照片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欧文斯连连夸奖这款跑鞋,让大家认准这个品牌——ADIDAS。
这个男孩就是阿迪达斯的创始人——阿迪·达斯。他后来说,自己没有什么本领,就是一直有自己的梦想。
是的,只要怀揣梦想,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