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罗斯文学的无冕之王

(2011-07-27 08:21:07)
标签:

文化

分类: 凝眸俄罗斯

 

行走在俄罗斯,无论在它的首都莫斯科和“北方之都”圣彼得堡,还是在众多偏远的边疆小镇,有一张熟悉的面孔像血脉相连的亲人时时出现在眼前。人们总是可以发现诗人普希金的画像或雕像,至于在俄罗斯和前苏联以他的英名命名的街巷道路或文化机构,诸如普希金大道,普希金小街、普希金广场、普希金博物馆、普希金剧院、普希金学院等等,更是数不胜数了。

在首都莫斯科,有著名普希金广场,那里1888年起就树立着诗人巨大的全身铜像,诗人手握诗卷在回眸沉思,那是19世纪的俄罗斯文化界献给他们膜拜的先师的厚重礼物。在阿尔巴特街普希金的故居前,伫立着诗人及其娇妻纳塔丽娅携手恩爱的铜像,诗人浪漫凄婉的爱情凝固在这条美丽的艺术步行街旁,永远吸引着旅游者的注意,激发他们好奇的联想。这条大街上出售有一组俄罗斯作家的“套娃”,最大的一个就是普希金,接下来依次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套娃在俄罗斯有生殖崇拜的意味。这组套娃的寓意再明显不过:普希金孕育了后来者,孕育了俄罗斯文学。正如俄罗斯评论家所言:普希金对于俄罗斯来说就是一切,一切——不是多少,而是全部。

俄罗斯,作为一个独立的横跨欧亚的文化国度,与中国、印度、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相比,出现在世界上的时间,并不很长。当古老的中国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盛唐文化时代时,俄罗斯才刚刚进入早期的文明时代,古代俄罗斯才在北欧文明人瓦良格人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古老公国,定都在今天乌克兰的基辅。他们从东罗马帝国拜占廷那里接受了基督教文化,直接的传授者是保加利亚传教士。虽说俄罗斯在接受基督教文明前已经有了本民族的文史创作,如“壮士歌”、“编年史”等,还在大约l2世纪,创作了自己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但是总体而言,俄罗斯古代的文艺创作还十分原始和幼稚,后来的宗教文学如圣徒传记的艺术水准也不高。

俄罗斯史诗主要记叙了罗斯王子伊戈尔为了名誉冒然远征而惨遭失败的故事,作品意在号召纷争的王公们为了保卫祖国摒弃内讧,一致对外。普希金从小就喜欢这部壮丽宏大的史诗。18世纪西欧启蒙主义文学传入俄罗斯后,文坛有了讽刺文学和感伤主义文学,出现了罗蒙诺索夫、杰尔查文、冯维津、诺维科夫、卡拉姆津、茹可夫斯基和拉吉舍夫等著名作家。罗蒙诺索夫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在俄罗斯文学界也有特殊的贡献,不过,他的诗歌主题是颂扬君主,题材并不广泛,如《伊丽莎白诞辰颂诗》和《伊丽莎白登基颂诗》等没有脱离古典主义的窠臼。杰尔查文也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宫廷诗人。他的诗歌更是对叶卡捷琳娜二世等皇室显贵竭尽歌功颂德之能事,创作的思想意境尚停留在前启蒙时代,忠君意识极其浓厚。剧作家冯维津发展了俄罗斯的讽刺文艺。他的杰作《纨绔子弟》有力的鞭挞了俄罗斯农奴制社会的愚蛮。政论家拉吉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被视为俄罗斯民主革命的先声。特别是感伤主义代表作家和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在创作上和历史研究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他的感伤主义小说《可怜的丽莎》和《俄罗斯国家史》在俄罗斯文学界和人文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就整体而言,普希金以前的俄罗斯文坛风气沉郁,对欧洲发达文化的模仿痕迹十分明显,民族文学并没有总体改观。

自从天才的普希金在文坛崛起之后,俄罗斯文学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他在民族文化深厚的土壤里汲取养料,广泛吸收当代西欧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加以改造整合。他的创作语言清新,立意高远,充满民主进步的新思想;作品的题材和体裁极其丰富,反映的生活面极为广阔,艺术手法高超,民族风格突出;他的诗歌创作充分显现出一个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魅力,在普希金的带领下,俄罗斯文学终于摆脱了跟在西欧后面亦步亦趋的尴尬境地,并逐渐在世界文学园地里占有了重要一席。普希金的经典名著,不仅在俄罗斯批评界,而且在西欧文学界都受到广泛重视。因此,后来的文学史家开始将普希金与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法国的雨果、西班牙塞万提斯相提并论。普希金使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终于可以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文艺并驾齐驱。正由于这个原因,俄罗斯人民才把普希金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来到俄罗斯,人们一定能感受到普希金无处不在的英灵。就是在入夜时分,许多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中,观众总会欣赏到由普希金名著改编的歌剧和舞剧,连斯基、塔吉雅娜和丽莎的咏叹调萦绕在富丽堂皇的剧场内外。《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马捷帕》、《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等名剧在俄罗斯和苏联的舞台上常演不衰。

像英国诗人莎士比亚塑造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德国诗人歌德塑造了维特与绿蒂一样,普希金也向世界文学宝库奉献了自己的著名文学典型——奥涅金与塔吉雅娜。

诗人在这部作品中虽然设计了浪漫小说的结构,赋予它温情的格调,但奥普希金1830年问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更是使诗人名震文坛。它标志着俄国文学已经彻底摆脱了跟在西欧文学后面蹒跚学步的状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普希金在作品中多次表达了他的审美理想、创作观念以及对俄罗斯文学语言的精深见解。难怪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在这部作品出版之前的俄国文坛没有任何一位作家的创作能够达到这样的深度和广度。

1837129,普希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当这一不幸的消息从莫伊卡12号传出来后,人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普希金怎么会死?但命运之神却大大地开了一个玩笑,把年仅37岁的天才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召回了天国,留给人们无限的悲痛和惋惜。

在悲伤的人群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她就是普希金年轻漂亮的妻子,年仅24岁的娜达丽娅。此刻,她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和打击,同时还要承受人们对她的恶语中伤。人们责备她,甚至咒骂她,正是由于她的轻佻行为导致了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以致于丈夫死在情敌的枪口之下。

也许是巧合,诗人在离开人世前一年曾写下一首诗叫《纪念碑》,说他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诗人充满智慧和激情地写道:“不,整个的我不会死亡,我的灵魂将在圣洁的诗歌中,逃离腐朽和死亡,比我的灰烬活得更长久,我会得到光荣。即便在这月光的世界上,到那时只流传一个诗人,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俄罗斯。它现存的各种语言,都会讲述我的名字,无论是斯拉夫的子孙,是芬兰人,是通古斯人,还是卡尔羌克人……”

100多年过去了,诗人的预言已被证实,他不仅成为俄罗斯各民族的首爱,他的诗篇还被全世界热爱文学和自由的人代代传诵。尽管他说不需要人工建造的纪念碑,但100多年来俄罗斯各地为他建起了形态各异的纪念碑。已经成为俄罗斯民族精神象征的诗人的生命和灵魂,将伴随着那一座座传世的雕像,无处不在,永恒永存。

 俄罗斯文学的无冕之王普希金画像

俄罗斯文学的无冕之王普希金广场

俄罗斯文学的无冕之王普希金博物馆

俄罗斯文学的无冕之王普希金故居

俄罗斯文学的无冕之王普希金剧院

俄罗斯文学的无冕之王普希金塑像

俄罗斯文学的无冕之王无处不在的普希金

俄罗斯文学的无冕之王普希金与纳塔丽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行走开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