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汉唐华文
汉唐华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356
  • 关注人气: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台山五乐章

(2010-09-22 09:52:29)
分类: 龙脉顶礼

    “买双旅游鞋,拿上相机,把你的那些破工作仍到一边去。工作还可能回来补充,错过了这次的云台山之行,没人再会专程陪你去啦!”焦作电业局的朋友又一次这样对我说。其实,早就闻听了云台山的盛名,总是借口忙碌,几次都没能成行。听了他的话,长久以来对云台山的向往一瞬间汹涌澎湃,我再也没有拖拖拉拉的理由。所以,整装出发!

    很多游过云台山人都觉得她像是一部精美绝伦的山水宝典,而我在游了之后倒觉得更像是欣赏一场雄浑跌宕的交响乐。那每一个跳跃的音符是山的奇观、泉的涓秀、瀑的绝响、潭的幽明,是那些长于山野、生成山魂的精灵们共同谱写演奏而成的华彩乐章。

 一  序曲·山峦雾岚

    盛夏八月,酷暑难当,却是山间景色最为繁茂的时节。我们一行六人到达云台山已是晚上8点多了,一下车便能感觉到了清凉湿润的空气扑鼻而来,顿时,旅途的劳顿和工作的郁闷一扫而光。为了出行方便,那晚我们下榻在群山环抱的云台山庄。

    清早步出宾馆,周身舒坦,触目所见全是绿色:绿色的树、绿色的山、绿色的石阶,那漫无边际的绿把这里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绿色的光晕。从山峰到谷底,都被重重叠叠的原始次生林覆盖着,使我们这群终日围绕在高楼、街道、人流、车流里的都市人,面对着久违的绿野,整个人都觉得清澈透亮起来。

    游览车刚进山门,我便被云台山独有的天然之美深深吸引了。蓝天白云,重山峻岭巍峨绵延,一团团轻纱蝉翼的岚雾漂浮游荡,山岩林木若隐若现,远远望去,颇似美伦美幻的海市蜃楼。我宁愿自己在这次近乎仓皇又美妙无比的游历中,始终都能在半梦半醒之间被这样不染纤尘的美牵引着。唯有此我才能于云雾缭绕之中,任思绪游走、魂灵皈依,远离该远离的,贴近想贴近的,去聆听人与自然共有的低语。原来,美就是这般若隐若现,闭月羞花,而我也需要回归天然、释放真我,与它们平等相接。我期待着自己,能在一种宽泛但又微妙、顶天立地但又纤若烟尘的感觉间获得美的召唤和洗礼。

二  奏鸣曲·云台天瀑

    云台天瀑掩匿于老潭沟的深处。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豫北民间干旱之苦,不惜违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逐被玉皇大帝贬入人间,它的栖身之所就是老潭沟,于是就有了雄冠华夏的云台天瀑。关于这种说法是传说还是史实不必费心去考证,对于当地百姓是为了祈福迎祥,对于游人则是为了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老潭沟内,峰峦画屏,花木锦绣,溪水云流,绵延悠长。入沟两公里多,便闻山中水浪拍打,声震峡谷,如百面大鼓擂动不休。但见高峰之巅,水瀑如一条银链当空抛下,半腰处被一座山崖拦住,恰似神龙见首不见尾。欲再前行一睹真颜,却被谷中一深潭挡住去路。攀上一条陡险曲折的崖边小路,转过山崖,在溪水的引导下,终于来到云台天瀑前。好一个曲径通幽的去处!远远望去,只见它上吻蓝天,下蹈石坪,犹如擎天玉柱。近处仰望,10余米宽的水柱,从300多米高刀削斧劈般的两峰豁口飞泻直下,落在石上又成20多米宽散珠碎玉般的瀑面,冲沟入潭一路奔下山谷。

    我跑向瀑布边缘,瀑流砸向我的头顶,我不由得抱住自己的头颅,想再向前、再向前一点,但终是停下脚步。站在瀑布下面,漫天水雾,头发和衣服完全被水雾打湿。我的眼镜也溅满了雾水,像在冬季冻满了水汽一样,我骤然往回跑,什么都看不清楚了,声音被瀑布的吼声淹没,山谷消失了,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唯有天瀑顶天立地,傲视苍穹,一副不可征服的样子。

 三  回旋曲·孔雀泉

    不知怎么的,我心里仍有一种不过瘾的感觉,总想在瀑布以外发现点什么。终于,我在U形峡谷崖壁上找到了。就在瀑布左侧的石缝间,顽强地生长着一点点、一丛丛、一片片的小草,它们很短,最长的不过一寸,短的则紧贴石壁,但却都毫不吝啬的绽放着绿色,放眼望去,整个崖面上的小草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最让人心动的是在石缝里涌出的涓涓细流,流水很细,细到几乎断成一个一个的小水珠连缀而下,但面积却很广,整个崖壁上并行着千千万万条这样的水流。它们从石缝里涌出,又滑到草尖,再从草尖向下滴落,宛若一串串水晶珠帘挂在崖壁上。此景像极了孔雀开屏,人称“孔雀泉”。

    茂盛的植被嵌于崖壁上,像是山体长出了细茸茸的汗毛,淡淡的光泽里挥发出丝丝的甜腥气,整个山谷都弥漫着这些植物原生的味道。我忽然觉得,许多记忆都是通过气味获得的,当你闻着水珠、岩石及山缝中的那一朵黄色的野花,它们身上冒着诗意,盘旋上升,像滋长了翅膀的鸟儿,最后,异想天开地栖息在你的情感里面。或许,这是最为原始的营养了,张开你所有的汗腺与渴望,去汲取它们吧。或许,昨天刚下完了雨,整座山体还未从雨中回过神来,它们眼睛半闭,睫毛半隐,仍沉浸在那个雨夜。

四  小步舞曲·潭瀑川

    中午时分我们走出了老潭沟,拐进了小寨沟。小寨沟又称“潭瀑川”,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掩映其间的是瘦身石、唐王试剑石、丫字瀑、不老泉、龙凤瀑等等这些妙趣横生的景致。

    沿着溪边的羊肠小道前行,不远处道路突然变窄,两块巨石夹道只容一人通过。噢,仔细一瞧,此处名曰“瘦身石”。听到有这么个瘦身石,胖子们自觉不自觉都涌向这边,也许越是胖子,越想知道自己需不需要瘦身,而那些瘦子们,都另觅捷径走上另一条道去了。

    龙蛇潭、清漪池、翡翠池、洗砚池……这一路大池小潭当真是十步一个,最倾心的莫过于那翡翠池。整个池子,落在谷底,伫立半山腰,俯身下看,潭底幽幽,清澈翠亮,真的和一整块的翡翠一般。但人世间,又怎会有这般大、成色这般好、完完全全通透流翠的一整块儿翡翠呢?潭很深,幽幽然,引人遐想联翩,也许,天上的仙女,当真曾摇曳着妖娆仙姿,飘飘然舞落到这翡翠池来,自由自在地嬉水玩耍……

    唐王试剑石,是一整块大石头,石的当中被劈成了两半,想来,李世民自无神力如斯,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做到吧!

    丫字瀑,是两股分叉瀑布流将下来汇合一处,形成一个丫字,可是同行的人中就有人没看不出来。顾不上跟他们细说,先留张照片,回去待他们漫漫研究吧。

    再往前走,岩壁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水帘洞,这口泉叫“不老泉”。说是喝了这水,就能长生不老,这样的好事我怎么能错过,于是我伸出手,掬了一捧泉水送入口中,水质清冽甘甜,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一路上,处处都是碧水清波,汩汩然流淌;放眼皆是白花花的瀑布,争先恐后地奔过一道道石滩,哗哗然放声歌唱!泉水也是随处可见,看那点点滴滴的清泉从山缝中渗出,涓涓地沿着山崖流淌,在空落处形成一道道水晶珠帘,晶莹剔透。想想,传说中那孙猴子的水帘洞,如果需要装修一下,应该赶紧撤下那块湍急的水帘,换上这种水晶珠帘,必定婉约而雅致!

    转过一块巨大的岩石,眼前顿时开阔起来,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来到峡谷的尽头。此处三面环壁,犹如三把利剑直刺长空。抬头望天,感觉自己好像置身于一个口小肚大的瓮中。崖壁前川布满绿色的青苔,两股清流从石壁中渗出,涓涓细流,好似大家闺秀门廊外悬挂的串串珠帘。原来这里就是“龙凤瀑”。眼前的美景让我不知如何评说,突然在想,假如人生陷入绝境,也未必是件可怕的事情,若能看到如此绝美的风景,也不枉此生了。

 五  高潮·红石峡

    下午2时许,我们乘景区观光车前往温盘峪。须臾间,车停了下来。车旁竖着块巨碑,上刻三个遒劲大字“红石峡”。

    绕下石碑,走过一个大水库的坝顶,忽见一座古亭,古亭上一副楹联留住了我的目光:“青山情依依似若刘备望徐庶,流水意潺潺朋同汪伦送太白。”我猜想,凡是绿水青山依稀处,必是古人相惜寄情时。由此向下,是一条通往红石峡狭窄陡峭的山路,它依山盘旋一直延伸到谷底。

    这个季节出行的游人很多,山路的每层台阶都挤满了人,山势又陡,下行的速度很是缓慢。此刻,大家的心情跟天气一样有些郁闷和烦躁。忽然从下面人群中传来一曲悠扬的歌声,陡然提起了每一个人的精神头。噢,是一位美眉在唱山歌,“哟哟哟……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队排,这里的山歌串对串……”歌声激越又极富穿透力,山路上所有游客顿时兴奋骚动起来,一下子山上山下对歌声此起彼伏。虽然山路像歌中唱的那样曲折,人流前进像蜗牛般爬行,但有趣的对歌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下到了谷底。

    下行的道路渐渐趋缓,紫红色的岩石显露出来,红石峡奇丽的景色也慢慢呈现在眼前。逶迤高耸的云台山在这里断裂了,露出了昏暗幽深的大缝隙。团团岚雾,缓缓地飘浮在丹崖翠谷里,像一方方面纱遮掩着红石峡里的神秘。实际上,这里在远古曾是一片海滩。我们脚下这一片红色石英砂岩,厚度有150余米,是在距今12亿年前后的海滨沙滩环境下形成的,伴随着当时海平面的上升与下降,这个地区时而沉入海底、时而露出海面,从而形成了滨海形态、风成沙丘形态和潮间形态的沉积建造,在岩石中留下交错层理及波痕、泥裂等丰富的沉积构造遗迹。砂岩中的红色,是由铁质含量不均匀,导致砂岩的色调深浅不一,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沿峡口崖壁上陡峭的台阶小径,俯首扶缆,拾级破雾,穿过一段十数米的暗洞,来到谷内嵌入石壁的栈道上。置身其间,仿佛掉进了深邃莫测的大石罅里。冷漠冰凉,凄清阴森,不禁让人胆寒心悸。唯有一道朱红色的仿木扶栏,像一匹无尽的绢带,若隐若现地缠绕在弯弯曲曲的红崖丹壁上。两翼岩壁高耸,天空缩成窄窄的一线天,护拦下方是看不见底深渊,水流猛烈击打岩石,发出巨大的吼声。“无限青山行欲尽,山光潭影空人心;清溪抚弦琴声古,丹崖龙池岁月深。”丹崖上一首无题诗形象地描绘出此处景致。这里的地质构造很神奇,地质学家称之为“丹崖断墙”。这是一条自燕山运动以来多次活动的断层带,总断距600米以上,丹崖断墙是该断层最新一次活动形成的断层面,由紫红色石英砂岩构成。崖墙下的一系列断阶,完整地体现了造山运动的过程,又展示了运动的伟大。

    红石峡长一公里多,幽深曲折,景点林立,每走一步,或随着山势转一个弯,景象会出乎意料地跃入眼帘,给游人带来莫大的惊喜。任凭你怎么去想象一个转弯甚至是一步之后的风景,你都会发现自己想也是白想,因为根本想不出她为何会是这样的迤俪,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感叹大自然是最智慧的造物主。依次经过“穿石洞”、“逍遥石”、“相吻石”、“棋盘石”、“灵龟戏水”和“孔雀开屏”,在这里游人不用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因为浏览的路线只有一条,所有被开发出来的景象都会无一遗漏地跃入你的眼帘。正当大家议论“棋盘石”是如何鬼斧神差制造出来时,不远处人声嘈杂,忙循声而至,只见一座小石桥横跨在峡谷中间。小桥很短,大约十几米长,桥面很窄,仅能供两人并行。桥面是用两边崖壁上开采下来的赭红色石块垒砌而成,下面有三个拱形桥洞,上游的水就从这三个桥洞中穿过。因为小桥距谷底较高,所以三股水流倾泻而下,又形成了三股瀑布,煞是好看。最难得的是旁边的一个桥洞下面有块大圆石,石面很平,经过多年冲刷,石头的中间凹陷下去。水砸在上面,又向四外飞溅,恰似盛开的一朵硕大的水中雪莲。我们以为这里一定是红石峪的极致了,哪知当我们走到峡谷南端时,又发现了一处壮观景象。在一堵百余米的赤壁上悬挂着一条三十余米高的瀑布。五六米宽的水流狂啸着飞泻而下,霸气冲天。

    不到云台山你不会明白什么是“山奇”,不到云台山你就不会了解什么是“泉秀”,不到云台山你不会体味什么是“瀑绝”,不到云台山你不会领略是“潭幽”,她集“泰岱之雄、华岳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于一山。“我不得不承认云台山地质公园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比拟的地质公园。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部乐章,是一首贝多芬的交响乐,是一首最美妙的乐曲。云台山的交响乐是山和水的美妙的交响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验收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国际权威地学专家爱德博士如是说。

整整一天,我对云台山的游历像是在音乐殿堂里欣赏交响乐一般,“山峦雾岚”、“云台天瀑”、“孔雀泉”、“潭瀑川”和“红石峡”五个乐章激越而不失柔美,跌宕而不失舒展,这样经典的乐章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记忆。当然,仅仅这五个乐章还不能概括云台山的全部,仅是一部交响乐的精华罢了。

 

云台山五乐章

云台山五乐章

云台山五乐章

云台山五乐章

云台山五乐章

云台山五乐章

云台山五乐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尽头随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