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设计白果:设计人的“行”与“省”

标签:
旁观者设计思海纳设计白果设计人家居 |
分类: 设计思 |
印度哲人认为自然界会给人很多的启示,比如植物中的芦苇生长快速,一通到顶,但它轻浮柔弱且不经风雨;而另一种植物竹子生长缓慢,一寸一节却高大挺拔且坚韧无比。智慧的造物者启示我们:植物如此,人类的个体和行业也应如斯,在成长的过程中应不断的对自己总结反省,才能健康成长,持续发展。以设计为职业的人也不例外,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外,还得常常躬身自省,方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行”之于设计人,各有各法:学习充电、参观考察、项目实战、竞赛拿奖,大部分设计人都是“行”之有道,本文无需细言。而“省”对于我们却生疏有余,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因业务、应酬、参赛繁忙而无暇自省。笔者认为对现阶段的设计人来说“省”重于“行”,且迫在眉睫,辨清方向才能“行”之有效,只“行”不“省”的结果大都是欲速则不达甚至南辕北辙。那么我们都应该“省”些什么才能让我们设计人和设计行业有序的健康发展呢?依笔者愚见:一省从业心态,二省行业价值,三省行业秩序。
一省从业心态:首先以己为例,大学毕业初入行时,年少轻狂,便迫不及待的给自己冠以设计师之名,在经历十多年的行业历练后深知设计行业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和自己的轻浮渺小,更觉得以“设计人”称呼自己来的心安,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以设计为职业的人都应被尊称为“设计师”,不管有本的无本的只有先做好“人”方有为“师”的基础。其次设计师应明白设计行业是一个靠积累的有乐趣的,受尊重的行业,但绝不是一个能快速赚大钱发大财的行业,一个顶级的设计机构也许不会比一个地区级的三流开发商或小矿主赚钱,我们得正视行业之间在收益上的区别。设计人更应该懂得享受给人带来便捷和创造价值的乐趣,而不应只是画图赚钱。设计人只有摆正的从业心态,才能以平常心工作生活,而不是牢骚满腹的抱怨“工作累、责任大、收入低!”个人以为设计行业的回报现状也应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想快速致富者趁早转行,以免耽误”钱“途。设计行业不是暴利行业,设计人也不可能快速成才,成功和财富需要积累,只要你能在行业内认真工作,潜心经营做出口碑及品牌,在设计行业内的成功者也会有相对不错的回报。
二省行业价值:作为设计人,我不得不思考设计行业存在和被社会需要认可的真正价值在那里?以室内设计行业为例,二十年前还没形成的行业,如今已枝繁叶茂,每个院校都竞相开办室内设计专业,从业人员源源不断,前赴后继。是什么让我们的行业如此昌盛?它究竟有多长的生命力?我想耀眼的设计师头衔和不菲的设计费或许是吸引新人们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是我们的行业存在的核心价值,在各种竞赛评奖活动泛滥成灾,媒体疯狂炒作的今天,我们或许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今天评的“十大”、“十强”等头衔,但到了明年的今天又有几人能够真正想起你和你的作品?我认为设计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设计人能够创造出使用价值和价值:设计人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改变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推动市场的发展繁荣,设计让甲方的产品增值、投资回报更大。这才是社会和市场让我们存在的原因。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时候,我们有责任提倡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对资源的适度消费,物极必反,穷奢极欲的设计不值得提倡,造价上万元每平米的项目不一定就是好的作品。设计人的责任不是堆砌炫富。个人认为:影响设计人取得项目的因素有很多:谈判能力、品牌形象、人脉关系、价格因素等,但做好项目的主观因素只有二个: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设计人作品的好坏高低不是用设计费的高低、奖项的大小和业绩的多寡来衡量的。好的作品都应经得起使用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真正的佳作都是能感动人的、有生命力的恒久之作。当看到那些两三年就关门大吉或破败不堪的特等奖、一等奖作品时,我想这或许就是对各种泛滥的竞赛组织机构的一种拷问!
三省行业秩序:就本土设计人的现状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状态:一种设计人可敬可信,因为他们专业能力强、收费合理、有职业操守、能不负甲方所托,真正为甲方解决问题,他们也能实现自身经营的良性循环;另一种设计人的状态较差,同行相轻、恶性竞争、廉价的设计费用让脑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恶性循环之下就存在职业操守的沦陷,不重视业主的托付,也不为人所尊重。这种状态下的设计人有的可悲,有的可恨。现二种状态的设计人在专业上、心态上、收入上的差距有扩大之势,以室内设计行业为例。究其原因:入行门槛不高,缺乏合理规范的注册认证机制,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恶性竞争和有损行业荣誉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下,好的设计团队口碑越来越好,项目越来越多,状态差的就每况愈下。有许多人会说这是正常的优胜劣汰,但行业的混乱对行业内的每个人都是一种伤害,当听到“设计师?”被人用贬义的口吻说出时,这难道不是对所有设计人的一种伤害吗?所以设计人们需要高度自律的团结起来维护我们行业的荣誉,建立新的、正常的行业秩序:有分工、有交流、有竞争、有操守、有温情。我想没有设计人愿意在第二种状态下长期生存,全体设计人(特别是行业先行者)有责任维护我们行业的良性循环,对破坏行业秩序的人,套用电影<<投名状>>里的经典段子:同行乱我行业者,必刹之!外行乱我行业者,必刹之。当然“刹”是刹车的刹,刹住他们不利于行业发展的行为是对每一个设计人的善行。就重庆本土而言,院校林立,学术基础好,有好的设计人才种子,但土壤有点呈盐碱地,无法成长出参天的树林,这就是我们与香港、深圳等设计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希望本土设计人们在治理好土壤以后整体得到成长,让重庆真正成为设计发达地区和西部的设计之都!
三省之后,回归常态,我们设计人只有坚持身体力行,躬身自省,调整好心态,认清行业价值,维护好行业秩序,不断创造出真正的优秀作品,才能把行业现时的虚假繁荣炼成真金白银。不知不觉中时间的足迹又行至岁末,冬日的寒冷中总孕育着春的生机,愿重庆室内设计行业的春天早日来临。籍此文与同行业者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