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辉:设计创造附加值

标签:
设计冯焕辉家居 |
分类: 设计家俱乐部 |
“设计创造价值”,这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它可以是眼睛与身体的享受,也可以是飞窜的GDP。然而,曾为上海世博会设计山西馆的冯焕辉认为,设计创造的是附加值,它关乎艺术、规律、效率、商业价值,这个结果其实往往超越了设计本身。
香港设计师开奔驰 重庆设计师开吉普
我们常说,“重大的牌子,建院的票子,美院的疯子”。可是在艺术脉搏澎湃汹涌的广州美术学院里,冯焕辉声称自己当年所在的设计学院“简直就是怪物”:没有艺术家的标签,深厚的基本功、极强的条理性才是他们的特征。全国闻名的集美组,就下属广美的设计学院。
“川美里出来的设计师,始终带有学院派的风范,而在广州、香港这样极其商业化的地区,设计师们则具备更强的职业感。所以你看,香港设计师们都爱奔驰宝马,而重庆的设计师想让他们的车更有范儿一些,比如吉普。”
梦想的另一端是HBA
冯焕辉最崇拜的人是斯皮尔伯格与曼联主帅柏格森。前者能将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后者具备超强的团队控制能力,“他能挖掘巨星,却不用给巨星任何面子。更重要的在于,他能出成绩。”
因此,相较于设计作品,冯焕辉更愿意关注设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在重庆,极少有如冯焕辉的海力一样的独立设计“公司”,大部分以“工作室”和“事务所”的状态存在,凭借圈内声望、口碑相传来维持运行。而冯焕辉梦想的另一端是美国HBA——全球酒店室内设计的巨舰。“我们要淡化个人身份,将权力与工作下放给团队,以清晰的条理对以往的设计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规律,创造更高的效率,为客户提供更稳定的保障。HBA的设计未必十分出彩,但绝对不会出错。单就设计水平而言,也可以打出90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做创意设计,就会容易很多。”
设计附加值:一块表赚十几亿
鸟巢、央视大楼、三宅一生、奈良美智……设计的力量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设计的价值究竟在何处?
“设计创造的是附加值。”冯焕辉还说起他的朋友——一位香港设计师颇为传奇的经历。90年代,这位设计师为香港依波路设计电子手表,每一只表只收1块钱的设计费,但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款表在全球卖出10几亿只,为他带来的惊人财富,让人大大简直体会到“设计附加值”的能量。
Q&A
Q:从广州到重庆,你觉得两地人的家装爱好有何不同?
A:其实在一个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你要找到强烈的地域风格已经不可能了。别说广州跟重庆,就算香港跟大陆,现在风格差异和水平也不大,甚至大陆有些地方还要更好些。
Q:平时除了设计,还喜欢干些什么?
A:就是画画,这是在美院养成的习惯;哦对了,还有加班。呵呵,再有就是旅游,但是没时间,原来订了到希腊的机票,临时给取消了,不过每年都会去三亚放松。
Q:怎么评价你的世博会展馆?
A:投标的时候,我认为世博会应该是个展示新奇玩意儿的地方,所以拿出的方案是,用黑色透明水晶作为主材,营造发光发亮的效果,改变大众对于山西煤矿、城墙那种灰扑扑的印象,现场反应非常热烈,很可惜的是,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就变成山西传统元素大集合,没有走出以往窠臼。结果,你知道……大家进来玩,就像逛庙会。
Q:你怎么看待灯饰在室内装饰中的作用?
A:实在太重要了。举个例子。香港半岛酒店有一个酒吧,面向维多利亚港湾,它就有要求说,只许晚上多少点之后才开,原因就是,不愿影响灯光设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