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1-11-30 14:34: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优秀教案 |
比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第十一册68~69页。
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认识的各部分名称;2、比较比同分数、除法的关系,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3、能联系实际应用比的意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4、提高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的能力,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联系实际应用比的意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比”(板书课题:比)
生答A比多比少关系 加减关系
B 竞赛中的比分
二、探究比:
(紧跟问题后的算式,师板书:3÷2=3/2
师:与先前关系不同,是除法关系。
2、它们的关系还可以说成:
指一指上面的两个比中,比的各部分分别是多少?
能颠倒吗?
比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答。根据学生回答机动导入下面的过程。
你能根据这些条件说些比吗?
出示:男生33人,女生23人
练习十三
读题,明白图意、题意
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洗洁液是水的几分之几?水是洗洁液的几分之几?)
4、小结:
我们有了比的初步印象:比有三部分组成,它们是
5、出示例题2
读题意,明白表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求速度,学生解答,数量关系式?板书算式
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晓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900:15
小韦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900:20
6、揭示: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怎么理解这句话?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通俗点,比值就是一个比的结果,一个得数。
说出例题中各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擦去速度的单位)
时间是谁与谁的比值呢?(路程与速度的比值)
你知道总价与数量的比值表示什么吗?(单价)
比值表示工作效率应是哪两个量的比呢?(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值)
A比值没有单位
8、P69试一试
填空后讨论,想一想,比的前项、后项、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
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
相 |
区 |
|||
比 |
前 项 |
比号(:) |
后 项 |
比 值 |
|
除法 |
|
|
|
|
|
分数 |
|
|
|
|
|
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那么竞赛中所显示的那么是我们数学上所讲的比吗?
完成练一练P70
9、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课件展示)
(出示)要求读出来:
地球上只有1/100的淡水资源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与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比是1/4。
分数是从分母读起,分数形式的比从分子读起。
三:数学小贴士:
1、人的脚长和身高的比约是1:7,读了这条消息,你知道为什么破案的时候,警察总要测量罪犯留下的脚印吗?在一次破案中警察测得罪犯留下的脚印是25厘米,你知道罪犯的大致身高是多少吗?
2、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成年人身高与头长的比大约是7︰1,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1。3、你知道吗?欣赏黄金比的图片。
四、总结延伸
1、(出示)(
(学生口答)
师:这样的答案有多少个?(无数个)你有什么发现吗?
(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和后项是变化的。)
师:前项和后项的变化有规律吗?如果有,是怎样的规律?我们以后继续来研究,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