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牵动世界的“中国梦”

标签:
军事 |
撰文 聂薇 供图 汉语桥栏目组
十三年前,不同肤色、来自不同国家的大学生用汉语架起一座语言之桥、沟通之桥。十三年来,超过70个国家的10几万名“洋学生”先后跨过这座桥,共同架起了一座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心灵的桥梁。
2014年7月6日,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拉开帷幕。来自87个国家110个赛区的126名优秀大学生,在火热的长沙共同度过了一个精彩而又欢乐的暑期。
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汉语桥”,再次以别开生面的开幕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开幕式上,不同肤色、种族、文化背景却因对汉语的共同爱好走到一起的“四海兄弟”,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引来了“策神”汪涵的“刮目相看”。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里,上演着朱张会讲、屈原行吟、蔡伦造纸、柳毅传书、刘海砍樵等流传千古,代表着湖湘文化精髓的故事,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学生惊叹不已。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语言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经济增长最为迅猛的发展中人口大国,汉语已经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组织的重视,在国际交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汉语桥”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外教育交流项目,到今年已举办十三届,活动一年比一年精彩。作为一个世界大学生的语言比赛,为全球汉语学习者搭起了交流经验、促进友谊的桥梁,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创造了崭新的平台,有效推动了全球汉语热,名副其实地让汉语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思想之桥,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
湖南卫视制作“汉语桥”已有7年的历史,未来还将继续办下去。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坚守,也是一份文化的责任和担当。7年来,“汉语桥”几乎没有广告商的冠名和植入,少了这些市场化的操作,使得“汉语桥”更加贴近大众。也正是这种文化坚守,让广大观众见识了外国人的中国梦,知道了汉语在全世界到底有多“热”,从而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汉语桥”亦如一出中国文化的连续剧,一年又一年,一拨又一拨,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言爱好者、中华文化的爱好者,到中国感受到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洗礼,带来了不同的世界文化,带去了一个真实而美丽的中国梦想。我们期待,“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能够搭起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沟通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与和谐之桥,进而转化为文化强国建设的不竭动力,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演绎出动人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