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铁山:画出光和色的净土

标签:
娱乐 |
撰文 馨文 供图 姜铁山
重拾画笔的十年
姜铁山谈吐、气度不俗,他身材魁梧,73岁的年纪走起路来挺胸昂首,说话温文尔雅,且重礼节。他与妻谢心明到楼下迎接我,他的家是三层复式结构,从客厅、卧室到阁楼,墙上都挂着姜的油画和线描画。他们一幅幅向我介绍作品的来历。
一进门正对面的墙上,挂着《市民广场·公园里的卡拉OK》,画面色彩鲜亮,人物众多,以一个忘情表演的乐队为核心,聚集了一圈观看的人群。灵感来源于他们在海口的万绿园参加元宵灯会看到的情景。在这个公共场域,被定格的画面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成这一时期的社会缩影。姜铁山被这群自娱自乐的表演群体所感动,花了一年半完成了这部作品。与妻子游览西北五省的经历,让他又创作了《市民广场·母亲河畔的人偶秦腔》等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图景的“市民广场”系列。
自2004年姜铁山重拾画笔,十年间创作了600幅油画作品,线描上千幅。这样的数量是他“疯狂”投入创作的结果。成为油画家是他从小的梦想,他是文革前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的最后一批毕业生,当时的艺术系聚集着像钟以勤、肖惠祥等一批优秀教师,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但是后来进入湖南科技出版社从事插画和书籍装帧工作,他一心投入工作,与自己钟爱的绘画暂别了近三十年,直到少年已成暮年。
姜铁山说他一生办了三件事,每次都用了十年。他在事业上最辉煌的十年,获得封面设计作品全国一等奖,建国以来湖南只有两人获此殊荣,他是湖南书籍装帧领域的领头人;他修行气功十年,强身静心,并因此引导他研习佛学;最后就是重拾画笔的十年,他感到每天都过得充实,生命重焕生机。
姜铁山每天早上吃过饭、洗过澡,就到画室开始画画,他习惯站着画,画得很快,他提倡变慢画为快画,一气呵成,他崇尚梵高三个月画190幅油画的速度。一天画6个小时是必然的,有时候放下笔灵感又来了,一画就是10个小时。他的画室不大,光线从小窗中透进来,刚好照在架好的画板上。他静静地创作,有时中午就睡在画室的地板上。每天不管再累再忙,写日记是他的习惯,他称之为《艺术日记》。
十年间,他经历两次视网膜脱离、三次眼睛手术,耽搁了一年零四个月,但是眼疾初愈,他又拿起画笔,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也不觉得累。“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眼疾初愈之后完成的,所以我视他们为自己的孩子。”
让画面亮起来
墙壁上除了画,还有姜铁山贴的自我勉励的字条,上面有梵高和高更的话,还有一张他自勉的文字:“你说追求的,应该是夸张、变形、味拙、质朴的绘画作品。它应该融进你全部的爱和智慧,画得轻松,用笔流畅,一气呵成。它的最终效果应该是透明、响亮、简洁、大器,有绘画味,有光和空气在画面上流淌。我相信你能做到。”
这与旁边张贴的梵高的话相似:“我极其盼望的,是学会那些很不准确,那些超越常规,重新创造、变形,这样画出来的事物,可能会比字面上的更加真实。”姜铁山从大学时就喜欢印象派的风格,大胆的用色,光线在纸面跳动,而梵高更是他心中的偶像。
重拾画笔的姜铁山提出:“让画面亮起来!”提倡用纯色,他将调色板上最纯正、最亮的颜色用调色刀一刀刀压在画布上,画面渐渐亮起来。“让画亮起来,浸泡着光和色的世界,那个世界就是净土。”
他调色板上的颜色从30种到50种,再到70种。尽管颜色多,但是却没有黑色和灰色。姜铁山认为,每次调配都会不断降低纯度、明度和饱和度,颜色就会变得晦暗发灰。但是在油画界,色彩明快、响亮的颜色算是其中的另类。“我这辈子以后就是画油画了,直到我拿不起画笔的那天。”
姜铁山的朋友都知道他还有个绝活,就是他的“线描”。他大学时曾师从肖惠祥学习此素描之法,寥寥几笔线条,抽象而神韵俱足。姜铁山即兴为我画了一小幅线描,前后大约五分钟时间,线条尽量一笔画完,减少冗余的用笔,但是几处小细节却一点没少。别人的像不像我不知,我自己却最了解的,我那气质神态分明在那纸上嘞。线描对于姜铁山,虽是油画间的休憩,却和油画有着同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