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心之旅:清静很美,步步风景

(2014-07-11 14:15:00)
标签:

佛学

文化

旅游

静心之旅:清静很美,步步风景

 

撰文 聂薇  摄影 静心团队

 

旅行的意义,无非是创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全然享受与内心深处那个自我在一起的清静时光。

2013年9月,一群在各自领域奔忙终日而渴望安宁的作家、画家、企业家组成了一支名为“静心之旅”的团队,从湖南长沙出发,途径成都,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抵达了极富灵性的朝圣之邦——尼泊尔,他们的目标,是寻找一份远离尘嚣、属于自己的清静。

“当你置身在加都王宫广场圣洁的气场之中,用心去聆听梵音佛号的悠扬旋律,你会顿感心清气爽、周体通泰……”静心之旅的发起人之一戴树铮深为感慨地说。

在这方充满友善的神奇土地上,一行人沐浴在这个由无数的静心者创造出来的能量场中。空气中弥漫着欢愉、喜悦,同时又带着幽幽的宁静,大家可以从无边无际的音乐与笑声中,安然接受异邦圣教的洗礼,从内而外洗刷心灵和躯体的尘埃,体验全新的生命存在。

寻找清静,未必意味着劳筋空乏的苦行,也可以是赏心悦目、步步惊艳的历程。尼泊尔,一个贫穷的国度,但对有精神追求的人而言则是世上最富裕的地方,这种富有是内在的——她能给你以内心深处的无上瑰宝。“看着当地人脸上发自内心的简单而淳朴的笑容,人会瞬间忘记因文化的隔阂而产生的陌生感,心与心之间交融的感觉让人无比轻松,愉悦。”这不仅是何立伟一个人的感受,也是同行十人在此流连忘返的理由。

那种弥漫在旅途中的灵光逸性,是相机捕捉不尽的,也是你以前所受过的教育无法洞悉的。或许,只有当你真正渴求内心与灵魂的安宁时,才会感受到尼泊尔的魅力,才会从简约的旅途之中,发掘出美好的人文之光。

 

戴树铮:人心自在才会幸福

 

 

我们的静心之旅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启程。

这是我第二次去尼泊尔。这里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尽管经济很落后,但是人们有信仰、有敬畏、安贫守困、知足感恩。在那里我看到了一种叫“无为之治”的东西在发光,因为人们有着同一准则、同一底线,心存敬畏,所以大家能互相体谅|、帮助,友善相处。

举个例子:有一天早上我出门采风,外面下很大的雨,突见两个相对而行的骑自行车的小伙,错车时不小心相碰,将一人所带的一大袋早餐全部碰掉在到泥地上,但他们竟然只是相视一笑就各自骑车走了,连对不起都不用说。这极易引起纠纷的事居然霎时化为无形,让我看到了久违的人性美:宽容、理解与友善。

在这里,最让我们感动的,不是纳加科特壮美的日出日落,也不是博卡拉扣人心悬的雪山飞翔,而是置身在无名小镇举行的一场佛祖诞辰庆典集会上的感受。当我们无意闯入了这人山人海的会场,被热情友善的人们当做贵宾献上哈达、邀入前排就坐,这种与当地民众零距离接触而带来的透心欢愉和感动,让我们永难忘怀。

我们的这趟静心之旅,其实也都是朝着这样一种目标而来——洗尽铅华,寻找纯净,透过旅途,发现和认知一些人生价值。静心,就是让心放空,回归到一个自在的状态里。人心自在、简单,才会有幸福感。大道至简,也许就是这个意思。

 

何立伟:清静是对这个浮世的自我抵抗

 

 

这次“静心之旅”,其实就是几位玩得来又都喜欢远足的小伙伴,凑在一起出门走走。“静心”是谷良取的名,大意是到江山风月里去摆脱凡尘,静心感悟自然与人性。有点陶渊明“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意思。

我们都是一些有趣的人,我愿意交往的人。我向来把人只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趣之人,一类是无趣之人。他们都是有趣之人,这是我的印象。

我们一起到尼泊尔,非常开心。非常快活。大家如兄弟姐妹,手足情深。在审美上,大家趣味与接近一致,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尼泊尔,我体会得最深的是,人要安贫乐道。物质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心对生活的满足和欢愉。我特别喜欢那个国家的孩子,虽然身上脏脏的,却是透明的。他们的笑容很干净,毫无杂质,看到他们,心立马就能宁静下来。

其实,并不是只有旅行才能寻找到内心的安谧。凡是内心的东西,皆只能取自内心,取自自我。去欲,求真,直抵本心,这才是证道之途。

这是个浮世,泛滥着浮躁、焦虑、甚至暴戾之气。清静是对这个浮世的自我抵抗。生命个体力量单薄,不能改变社会,却可以改变自己。清静是对自我人格异化的修复。清静的人多起来,社会的希望也大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