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茅忠群:方太的儒道基因

(2014-04-11 17:32:39)

茅忠群不干纯守业的事,他有区别于父亲的一套理论。 “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他像个活在现代的洋务派: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戴着金丝边眼镜,却满腹经纶,与人谈得了科学经济,也谈得了经史子集。

茅忠群:方太的儒道基因

 

撰文 张慕莹

采访对象:茅忠群,1996年1月与父亲茅理翔共同创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兼总裁至今。被《经理人》评为“中国十大新生代企业家”

传承精神: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

 

理科出身的茅忠群拿着半部《论语》,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

严格来说,茅忠群并不是一名普通意义的传承者。方太之于茅忠群,更像是看着出生、看着长大的孩子。父亲二次创业时,母亲留下了欲出国深造的上海交大硕士,也留下了经验主义与专业主义共同裹挟下成长的方太。

方太最初的十年,作为掌舵人的茅理翔,以曾经“点火枪大王”的经验与专业态度将方太推向国内高端厨具品牌的位置。十年之后,茅理翔决定抽身,过起了半个作家,半个商学者的日子。

然后,茅忠群正式走上一线。

 

扎在根里的儒学

“半部《论语》天下可治,遑论一个小小的企业?”茅忠群如是说。

茅忠群不干纯守业的事,他有区别于父亲的一套理论。他将西方管理学的种子种在中国的土壤里,衍生出茅忠群的以儒治企的理论,颇有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意味。用茅忠群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他像个活在现代的洋务派: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戴着金丝边眼镜,却满腹经纶,与人谈得了科学生意,也谈得了经史子集。   

2002年,茅忠群突然升起一个困惑:“在MBA课堂上,我们可以学到西方的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系统管理,工具非常多,但是道德层面往往学不到。我们讲商有商道,人有人道,天有天道,那么这个道我们从哪里去寻呢?”虽说在企业管理上,西方管理制度有着其不可匹敌的优势,但他仍然觉得投之于实践,缺乏本土价值观支撑的纯粹西学,太过单薄。“这个道,只能从我们本土文化中挖掘。因为这是我们血液、基因当中的东西,必须从自己老祖宗那里寻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个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叫中学明道。”

“我认为任何一个领域的管理都要和本土文化相结合,儒家作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深入人心的东西,我一直希望能把西方制度和中国文化打通,进行企业管理”。

“儒家提倡的‘立功立德立言’,创立方太,就是要创办一家‘真正受人尊敬的企业’。”茅忠群又称之为使命型企业,跟普通企业一样,也没有天生的“蓝海”,也同样会遇到竞争。但它们的思维模式却有根本的不同。普通企业是红海思维、是你死我活、清理门户的思维模式;而使命型企业则是蓝海思维、是你活你的、我活我的、共生共赢的思维模式。儒家讲究的是“内圣外王”的自我修炼,中国式使命型企业的文化在本土儒学的熏陶下强调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也正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西学东渐的方太儒道

2008年,方太“孔子堂”落成。

全球经济危机笼罩下的中国民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时缘于此,茅忠群选择了儒学,作为一剂强心针注入方太价值观。内部刊物《方太人》上的“总裁儒吧”,是茅忠群特意开辟的儒学专栏,集结成厚厚一本《方太儒道》。他将千百年前的哲学融于现代式的企业管理,自成一脉,谓之方太儒道。

理科生茅忠群甚至专门到北大学习国学课程,将自己的所学所思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儒家有五常之说,方太也有五常之理。‘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常,是因为它是上天授予人类恒昌不变的本性或者叫道德规范。放之四海而皆准,穿越时空而不变。”

在五常之后,方太结合企业管理,学以致用又提炼增加了五字:“廉、耻、勤、勇、严”,茅忠群认为:管理层需“举孝廉”,员工处事需知羞耻,核心竞争需勤精进,面临挑战需持勇德,对待自己需严且明。“以儒为主,儒法并行是当前企业管理的最佳途径。”

为了更好地掌管方太,2000年,茅忠群前往中欧研读EMBA。堪称学霸的茅忠群对成系统的西方管理模式可谓是信手拈来。当方太发展到一定阶段,员工的忠诚度与活跃度成了茅忠群十分重视的方向,他很自然地选择了股权激励方案。

“最初我们讨论在公司里推行股权激励方案时,很自然首先想到骨干层持股。让‘小众、骨干、高层’享有身股的方式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但茅忠群坚持西学可以优术,中学却须为其核心之道。于是在管理中引入儒家思想以后,他们会问自己:这样做是否符合“仁义”二字的要求,有没有为员工着想?

“通过对‘仁义’二字的反复深入讨论,我们最终决定全员持有身股,让大家都能分享到公司的增长成果”。这并不是茅忠群的一时意气,“中国的企业管理需要两条腿,一条腿是西方的制度管理,另外一条腿就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当然我们也需要适当地改造西方的制度,把它变成儒家思想下的制度,这样中国式管理就成立了。”

茅忠群坚信,这就是中国企业的管理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