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馨文 供图 COART艺术基金会
游走在艺术的边缘
走在束河小镇的街道上,随处可见COART的宣传标语。COART使小镇的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许多游客专门为COART而来。湛蓝的天空,清亮的阳光,雪山流下的溪水从各条街道湍急而过。舞台就在街道边、溪水上,你信步走过,就能看场表演,或者迎面和异国的街上巡游表演遭遇。这种艺术节形式在国外并不鲜见,但在中国还刚刚开始。
五天的艺术现场,几乎随处可见李亚鹏的身影,作为COART的创办者,每次现身,都会引来媒体和大众的围观。李亚鹏在重重围困的核心,不疾不徐,以一贯憨憨慢慢、低沉的声音回答着媒体的问题。李亚鹏说,这像他20年来的生活,始终在大众的关注之下,但是他对这种围观有自己的警醒。现在,他更愿意以自身的影响力,为艺术、公益活动增加些人气,做一些推动。
COART顾名思义,是艺术融合在一起。在整个活动中,李亚鹏试图营造一个不以金钱而完全以艺术来沟通的平台,形式更自由、有活力,让艺术更贴近生活。他的中书控股计划头三年每年投资一千万用于COART的营造,不求任何回报。
这一切萌发于李亚鹏大学时的艺术理想。20多年前,这个报考了当时叫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理科男,陪女友去中央戏剧学院面试,却阴差阳错地被看中,提前录取,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他找不到做演员的快乐,大学期间极度迷茫。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唐朝乐队的演唱会,艺术第一次燃起了这个男孩的热情,他和朋友四处去拉赞助,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家乡乌鲁木齐办了一场演唱会。演唱会结束,他的父亲走上台来,第一次以成人的方式和他握手。那一次,他们把赚来的钱买了文化衫等宣传品,散发给大家,只留了机票钱回北京。这次经历,成为一个年轻人实现理想的最骄傲的经历,一直影响他到今天,这种美好的记忆让他相信,对艺术的理想可以靠行动去实现。
青年话剧导演饶晓志已经是第二次参与COART的戏剧单元了,在他的眼中,李亚鹏是一个偶像加大哥的形象。李亚鹏在《将爱情进行到底》中饰演的杨峥深入人心,这部剧成为饶晓志这代人纯真浪漫的爱情记忆。饶续写了这个故事,并将它搬上了话剧舞台,监制正是李亚鹏。提到李亚鹏对于他戏剧创作的支持,饶晓志一直心存感激。
社会企业是我找到的人生方向
“秋天里的童画”是女儿李嫣画的一组小图片,印成明信片,售出的款项一部分将作为公益基金。女儿开始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她对世界的理解了,李亚鹏也在帮她为社会献出一份力量。图片上的形象还很稚嫩,李亚鹏会和女儿交流,这是猫还是狮子啊?嫣儿说是狮子,是一起在百老汇看《狮子王》的歌剧,留给她的印象。每年两次的出国旅行是和女儿相处最多的时间。这次COART的主题曲是王菲演唱的,这是两个人宣布离婚后第一次的公开合作。曾经的三口人,以不同的方式,为这个艺术公益活动出了一份力。
公众和媒体常常喜欢以各种标签去定义公众人物,真实的人退到了标签后面隐藏起来,这是大众赋予的。李亚鹏也不例外,从演员到文化商人,在标签下,很多人质疑他推动艺术和公益的动机,但是他不在意身份,他心里有个社会企业的梦想,这是他想要倾尽后半生推动的。他向我们解释社会企业,“就是不以单一盈利为目的,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社会企业也是我找到的人生方向”。
寻到这个人生方向,李亚鹏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
在15年的从影生涯中,李亚鹏作为演员是敬业的,但是他始终不认为演员是他一生的追求。2006年,李亚鹏有了女儿李嫣,天生的唇腭裂让他为女儿求医的同时,萌生了做公益慈善的想法,于是嫣然天使医院和基金会成立。从此,李亚鹏的重心转到了公益方面。但这个始终是他为女儿做的,他想要找到他发自内心的追求。2010年,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中,李亚鹏突然聊起想做书院中国的想法,于是接下来3个小时里,他一直滔滔不绝地阐述他对弘扬传统文化的畅想,这一次,他知道这是一个人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的状态。这一年,他宣布离开演员行业。现在COART和书院中国,是他下半生要致力推动的目标。
“如果提到梦想,我想是一种文化梦想,慈善也算作文化里。就是我现在做的三件事:嫣然代表了公益慈善的文化,基金、医院、咖啡、设计,我们在做慈善公益推动;COART代表我们对当代文化艺术的推动,书院中国代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动。如果说梦想的话,我想用社会企业的模式去推动我的文化梦想。”李亚鹏在42岁的年纪,整整20年的时间,清晰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Q&A:《芒果画报》对话李亚鹏:
演员不足以表达我全部的思想
《芒果画报》:COART和骑机车,都跟你大学时的理想有关,经过二十年,它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是一个机缘巧合还是你一直在为理想寻找合适的条件?
李亚鹏:我觉得人的人生轨迹就是这样。我大学时办演唱会,赚的钱都去做了文化衫和宣传品,大街上散发掉了,就给自己留了回北京的机票钱。很多年之后,我都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成功的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岁月,我有机会去完成理想,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有这样的可能。
把赚的6万块钱散发掉,我觉得是一次理想行为的理想呈现,确实影响到我的今天。不管是COART还是书院中国,都是社会企业的实践。这些事情和当年的事性质是完全一样的,只是今天更系统化,目的更明确,找到了理论支撑,实践的能力也更大了,但是方向没有变。
《芒果画报》:提到社会企业,其实你既做慈善,也是商人,这两者代表了付出和拥有,你怎么看两者的关系?
李亚鹏:其实你们不用纠结我是做商人还是做慈善,社会企业是兼具这两者的功能。可能在三五年后,如果我的设想能逐渐实现的话,你们就无需惶惑我的身份,我就是一个社会企业家,是兼具企业和公益的新类型。而目前中国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针对社会企业的政策和机构。我在商学院的毕业论文就是《社会企业在中国的未来与发展》,它已经成为了我的人生方向,我希望在中国推动这个。嫣然天使儿童医院接近一个社会企业,但是它是非盈利的,嫣设计、嫣咖啡,这些都属于社会企业,都会慢慢实现。
《芒果画报》:我观察到这几天走到哪里,您都是被围观的中心。其实,一个真实的人外在的名利浮华是媒体和大众赋予他的,关键是围观下的人如何保持他的自省。您对这块是否有警醒?
李亚鹏:我觉得我是最具这种自省意识的人,如果不具备的话,我怎么会离开演员行业呢?当明星不是更省事儿吗?何必操心什么社会企业、当代艺术、传统文化……很简单,就是我觉得做演员不足以表达我全部的思想。以这样一个巨大的前提,我一直具备这样的自省,所以我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我完全可以离开这个行业。到今天你看到我的状态,已经是我的习惯,它已经不足以对我产生内心的刺激了。
《芒果画报》:您现在怎么来理解爱呢?
李亚鹏:你这弯拐得有点太大了。(但是我觉得您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单单停留在爱情这个层面吧?)当然当然,我觉得我的生活早已让我超越了“爱就是爱情”这个层面。我们嫣然今年提出个口号“let’s love”,一个貌似简单的口号背后是很长时间的思考。它和我们整体的理念一起呈现出来,就是传递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