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水清:做主人,不追逐朝花夕拾

标签:
时尚 |
邓水清:做主人,不追逐朝花夕拾
口述 邓水清 采写 周宇
不同于旧时的“时髦”,是优雅、大众品味的代名词,“时尚”在这个时代更被赋予了个性化、市场化的寓意。时装周、时尚刊物以及电视节目与购物“同谋”,吹出了一个玫瑰色的汽包,令人心生向往,疲于追赶。这样说来又过于片面,在西方许多国家,人们住在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堡或上了年纪的房屋里,用着苹果数码产品,用二手衣搭配品牌珠宝与鞋包。时尚是她们生活里的所有,是一个得以传承的生活方式,是新旧两个世界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作为时尚行业有着18年从业经验的人,很难理性客观地去看待这样一个问题:“你自己是否是一个时尚的人?”
我只能尝试静下来,让真个思绪从工作和生活的琐碎中抽离出来,审视一下自我。穿衣打扮方面,越来越简约的装束,对于舒适度的追求成为了衣着的唯一诉求。工作上,对于珠宝极致工艺与设计的追求,面对品牌如何在国际化与本土个性如何平衡的挑战,所作出的思考和尝试都让我深刻地理解到,时尚如果不照进现实,仅仅停留在想象和追赶的脚步中,根本等于空谈。
将D&Y珠宝从法国引进中国之前,我对于时尚的认知也是相对片面的。
大学从电工专业毕业之后,我意外地闯进了珠宝行业。在某家珠宝加工公司跟着老师傅学习珠宝镶嵌技术。工作几年之后,掌握了相关技术的我,开始选择单干,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珠宝加工工厂。珠宝产品远销海内外,一度让我有点飘飘然。而然,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遭遇了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原本每月数千件的外贸订单,一下子跌降至几百件,损失惨重。开源节流的同时,我也在积极地寻求一线生机。分析发现,过分依赖外围力量终归是牵制与人,不是长久之计。此时的我,对于时尚的理解还停留在“西方吹西风,我们就使劲吹西风的阶段。”
如何破局?寻思不得答案的我走在街上,看着身边许许多多的红男绿女们一个个打扮得光鲜亮丽。珠宝店内,金银玉器传统“老三样”开始被冷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认识品牌价值,并对新兴的珠宝产品、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朝花夕拾的行业,疲于奔命,潮流不好追。
“那何不跳出来,引领时尚潮流呢?有了这层认识,困扰我多日的苦恼就迎刃而解了。尤其是不久之后与法国高级珠宝品牌D&Y高层的相识,取得品牌中国区的代理权,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做一个时尚珠宝品牌的目标。
问题又出现了,外来品牌如何“好唱戏”?答案是本土化试验。如何本土化?我又陷入了新的思考。就在这时,我想起了自己的订婚典礼。在与妻子的订婚典礼上,我将自己设计的心形女戒和箭头男戒的设计呈现给大家的时候,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询问这样别致的婚戒是哪个品牌的,我笑而不语,因为这是我和妻子的设计,只是在自家的珠宝加工工厂里制作的罢了,仅此一对。想到这,我突然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在国内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设计师团队,将法国珠宝设计师的作品进行调整,不能再犯“拿来主义”的错误。在调整平衡的同时,强化设计师的原创设计能力,推出了一系列热销的系列,例如最近要推出的“秋收”系列,更接地气的设计与法国工艺、品质相结合,终于赢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