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原:我是文坛新人

(2012-09-24 19:11:46)
标签:

杂谈

马原:我是文坛新人

撰文 王畅 周凌峰

马原:我是文坛新人

 

“马原离开小说界足足二十年以上,重新出版这本书,自己内心是有点忐忑,今天和二十年以前都不一样,二十年前,买一本书要足足看三遍。二十年前,小说家在社会公众那里是被大家所熟知的。我是彻彻底底离开文坛二十年。今天外面发生的事情,我不熟悉。我知道我有些同行,他们是当今中国最有名的作家,我也看过一些他们的版本。我基本上都没看过现在的小说。”

伴随着这段极具个人色彩的出场白,马原谈起了他的新书《牛鬼蛇神》。这位曾经以“先锋小说”知名文坛的作家,二十年磨一剑,将“生死之后的思考写成了哲学论文”,《牛鬼蛇神》的发表,也因此有了愈发独特的意味。

熟悉马原作品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他作品中略带玄幻色彩的意境,而新书《牛鬼蛇神》,同样是“虚构”,只不过“虚构”更进一步,于是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作者刻意营造的结果,主人公奇迹般地有了自己的理路和逻辑,连马原自己都惊叹:“我觉得奇怪的是我居然能完成这么一切虚构。想不通的事情,李德胜想通了,他怎么通的,我不知道。李德胜怎么能说出那么深奥的问题。”

一如《庄子》中那个庄生与蝴蝶的传奇故事,马原和他笔下的人物,谁创造了谁?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几近开悟的故事,记者的笔触似乎凝滞了,把握不了这已经溢出常规的一切。马原仍旧是马原,他笑称自己是一个“文坛新人”,新旧的界限,他一语就颠覆了。

这才是真正的马原。

 

QA:《芒果画报》对话著名作家马原

小说在成为博物馆艺术

芒果画报:很长时间没有出版新作,现在携《牛鬼蛇神》重返文坛,就写作而言,你现在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

马原: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之后,人们再不关心小说,大家都不关心了,我还全力去写,这我是不接受的。我的认真劳动不被认真对待,我是很伤心的。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写不出,一开始就是几个月一个周期,后面就变成几年,再后面就变成二十年里,没完成一部小说,但对我个人而言,这不一定是离开,因为我尝试写,我可能还在读,经典我还在读,我自己可以说我没有离开小说,但是对于文坛、读者、小说界,我是离开的。这个回合,我被称之为归来。

 

芒果画报:为什么会把小说背景要放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马原:就像一个事物,因为人类注入了时间概念,有时间概念,就有开始和结束。所以就有这么凑巧,谁让我的时间是从1966年开始的。因为我1966年的时候13岁,仅仅是我的个人经验,刚好正好经历了那个时代,这就是蹊跷的一点。没有别的意思。当然有时候,这就是历史,你和历史相遇的时候,历史就已经展开了。聪明的小说家,他们会和历史相遇,和选择历史的点进入,我这个没有,只是凑巧。

 

芒果画报:在你眼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有意义的年代还是一个有意思的年代,或者两者兼具?

马原:这个问题很好,说到1980年代,那是一个有文学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国全民都读小说。那时候,有清晰的价值体系,认什么不认什么,很清楚,不像今天,只有一个价值体系,就是钱嘛,除了钱没有别的价值观。现在可以说更加自由,但也不能说是多元化,所有的指向都是钱。正常的情况下,所有的存在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个甘于幻想的小说家都可以是这个时代的大英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现在都是热闹,都是围观,大家都会去看。

 

芒果画报:现在写小说的环境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相比,有了怎样的变化?

马原:小说已经完全成为博物馆艺术了,彻底小说化了,那些畅销的作家,跟我们是不是同样的作家?价值背景不一样的。博物馆小说也还是要有人做,我到今年已经活到一个甲子了,我会接着做博物馆艺术,小说作为公共艺术已经死了,但还是艺术,博物馆艺术的一个好处就是标本化,今天我们看恐龙,就是去恐龙博物馆看标本,今后我们看小说,也接近于这个样子,往后看小说,也跟去博物馆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