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山寻访湘江源

(2012-03-30 10:43:29)
标签:

旅游

蓝山寻访湘江源

大美湖湘

 

编前语:当越来越多的历史古迹,文化遗存被淡忘在现代人的视线里,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鼎盛过的、有着深厚传统的地方,是时候被重新关注了。我们走到的地方,或许并不被人熟知,但是它远离尘嚣;我们感受的东西,或许并不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它震撼心灵;我们记录的文字,或许并不脍炙人口,但是它真情流露。

为了记录、追寻三湘热土上那些遗留的人文印记,《芒果画报》联手湖南国际频道《世界看湖南》栏目,共同推出湖湘人文旅游系列报道“大美湖湘”,以全新的视角写意湖南山之雄健、水之温润、民之纯美,成为湖南地域形象宣传的新名片,展现湖南发展建设新成就,给世界一个多元、进取、蓬勃的湖南。

第一期,我们选在了湖湘儿女母亲河的源头——蓝山。

 

蓝山寻访湘江源

 

湖南南部边陲,九嶷山东麓,有一个宁静、和乐的县城,唐朝天宝元年,因城内“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而得名。这个安居山间的小城,真称得上“苍碧如蓝”。相传舜帝崩葬在九嶷山,从此“天下九嶷”声名远播。而这个位于九嶷山东麓的小城,默默地传承着舜文化的精髓,在山水翠蓝的境内,孕育着湖湘儿女的母亲河。这里,是蓝山。

 

 湘江源新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饮水思源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湘江孕育和承载着厚重的湖湘文化,自秦始皇修建湘桂运河以来,“湘江源头在广西兴安”的说法让湖湘儿女的心头留着些许遗憾。

其实,有关湘水源头的说法,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早有定论:“湘水出舜葬东南陬(音邹,意为角落),西环之(湘江源于舜的葬地——九嶷山的东南角,环绕流到山的西部)。”此中记载的湘江源头,正是发源于九嶷山东南山麓,流经九嶷山南侧转而向西,最后向北流去的潇水。可惜,这段“先见之明”并未引起重视。

就如长江、黄河的源头参考《河源志》、《江源考》等历史文献,几经考察调研才确定一般。而今,一个传说了千年的误会终于解开,湘江源头有了新的定论。2011年6月,湖南省水利厅下文认定: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发现,潇水长354公里,集雨面积12099平方公里,比与潇水汇合的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白石乡的湘江段(252公里)长102公里,集雨面积(9242平方公里)多2857平方公里。依据国际上河流正源确定的河源唯长、水量唯大、主流唯正三个原则,发源于湖南省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岭的潇水应当为湘江的正源。

   作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将被打造成一条“东方莱茵河”,湘江源头确认在湖南蓝山,对于湘江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文旅游的开发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野狗岭上水淙淙

怀抱对对湘江源头的期待,《芒果画报》踏上了寻访湘江源头的旅途。从长沙出发,沿着高速公路行驶,4个多小时,抵达永州市蓝山县。或许是夜晚,那股静谧的感觉,彷如回到远离尘嚣的圣地。

次日,《芒果画报》一行5人在永州市蓝山县委宣传部的带领下,前往被认定为湘江源头的紫良瑶族乡野狗岭。一路芦草遍野,阳光照耀下的群山间,蒙蒙的雾气彷如让人置身仙境。山回路转,偶见村民。会车时停靠路边,看见一位妙龄少女,唇红齿白,面色红润,却又丝毫不沾染化妆用品的痕迹,真称得上是一位纯天然美女。我们不禁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湘多出美女果然有玄机。

一路颠簸,约莫两个小时抵达野狗岭下。弃车登山,路边的植物繁多,有与熊猫同年代的古树梭罗树,有浑身长着尖刺的不明植物,有很多人童年记忆中的野果乌泡,有治感冒的小苗板蓝根,还有野生的大叶种茶树、油茶等等。山路极不平坦,却更加映衬了无人工痕迹的纯天然风光。抬头望去,阳光有些刺眼,却照得人丝毫没有怨言,彷如那是一缕希望之光,冥冥之中在暗示:人迹罕至的地方,湘江之源在等着我们。

蜿蜒曲折的山路大概爬了半个小时,入眼的便是一股清澈的水流,石阶间的落差形成的小瀑布群,也让人眼前一亮。那澄澈的水流,吸引着我们掬水而捧,大口喝着,清甜、舒畅。大家纷纷拿出水瓶,接入源头之水,在阳光的见证下,《芒果画报》在湘江之源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站在源头,看着潺潺的流水,浮现在眼前的,竟是湖湘广阔的土地,富饶美丽。

 

民风淳朴注重孝道

四千多年前,德才兼备的舜接受尧的禅让,成为首领,取娥皇、女英为妻。舜帝巡视南方,葬于九嶷山。山下盛产毛竹,娥皇、女英闻讯赶来,在竹林里奔跑、濠泣,哭声感天动地。她们的泪哭干了,哭出血来,如血的泪滴洒在竹干叶上,经久不失,无论风吹雨打,数千年来的斑斑泪迹可辨。这就是蓝山县“斑竹”的凄美传说。

当年舜帝在蓝山探望百姓,焚香祭祀,后人以其活动踪迹命名了一些山水人文景点,比如舜水、舜庙、香炉石、南风坳等。古往今来,蓝山这个传承了舜文化的地方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目光,就如唐朝诗人刘禹锡,被贬广东连州事,曾来隔壁礼佛寻幽,留下了“兔葵燕麦摇春意,舜水都山牵客魂”的墨宝。

穿越千年时光,蓝山已是另一番天地。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相辉映。一路上见到的居民虽然说着不标准普通话,但是从表情和声音,能看出淳朴和实在。在一户普通的农家,堂屋里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喜庆不忘前辈德,后嗣切记祖宗功。横批:佑启后人。家里虽然十分简陋,屋主却笑呵呵地说生活很满足,只是要教育好孩子,一定不能背祖忘宗,要孝顺。说到将孝悌文化传承延续,就不得不注意蓝山很多包含着“孝”字的企业名。通常企业名都蕴含着深厚的期望,而“孝”字却成为他们恪守的原则。看着那些名字,不得不感叹此处的淳朴民风。

蓝山之行,除了湘江源头带给我们的激动,便是见到县委办公楼宇时的感动。那是几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式样的楼,相比起大城市里政府办公大楼而言,这些最简朴的楼宇在阳光的照射下,竟然不让人觉得破旧,几丝清浅的光线,折射入眼,简单的美好。

此次追寻之旅,让人不禁感叹:湘江源头,正是幸福感的源头。

 

 

蓝山风景:

塔下寺风景区: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塔下寺是旧时永州三大佛教圣地之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放眼四望:舜水碧如带,远山浮于蓝,城廓村烟袅,田园稻庶香。

舜帝南巡踪迹游览区:沿途可欣赏舜庙、舜岩、望嶷亭等古迹,登香炉石、三分石绝顶,领略“万山朝九嶷”的绝妙奇观。

瑶族民俗风情游览区:以舜瑶民俗村为中心,既可荡舟高峡平湖寻幽觅胜,亦可领略古老瑶族还盘王愿、度戒、烧尸巫术的神秘文化。

南风坳避暑休闲风景区:海拔1200米,山岭逶迤横亘,秀峰破云擎天,“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

红色之旅:红军长征过蓝山,留下了标语、手雷勋章、货币、马灯等战争年代的诸多遗物及美妙故事。

千年古村:有历史悠久的虎溪古民居群落、饱经沧桑的凉亭风雨桥、千奇百怪的石柱秀峰、板塘自然保护区的神奇斑竹等。

蓝山特产:

蓝山粑粑油茶:辣、香、甜、脆、味美。粑粑用本地优质糯米制做,加配料后泡进滚开的油茶姜汤中。油茶落肚,发汗驱寒。民间传说春节早上吃了油茶,一年之中可以驱瘴消灾,大吉大利。

黑糊酒:蓝山一绝。据《蓝山县志》记载,该酒具有25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历代皇帝的贡酒。色泽黑亮、芳香扑鼻、入喉滋润、清凉甘甜。具有醒脑提神、消寒去湿等药用价值。当地人还用这种酒擦拭身体以帮助病人退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衫飞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