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晓松VS卢中强 唱片死了,民谣活着

(2012-02-07 10:50:08)
标签:

文化

高晓松VS卢中强

唱片死了,民谣活着

 

随着中国音乐界重量级公司太合麦田CEO宋柯的一句“唱片已死”与他请辞的消息发出,音乐界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唱片行的老板们纷纷表示生存堪忧。而一边,“民谣在路上”的活动展开得如火如荼,高喊着民谣精神不死,发出内心深处的呐喊声,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音乐的前路从来都很坎坷,但这并不能动摇音乐在于人们心中地位。精神不灭,音乐不死。

 

高晓松:中国著名音乐人,导演,制作人,词曲创作者,代表作品《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96年创办“麦田音乐”唱片公司,成功推出朴树、水木年华、叶蓓、金海心、达达乐队等歌手,现为“太和麦田”股东之一。

卢中强:十三月唱片投资人,总监制。自2010年4月23日起,十三月唱片与榕树下文学网站共同发起“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品牌,一年半内巡演城市遍布全国各地,被媒体誉为“民谣复兴运动”,成为近两年的文化大事件。

 

话题一:内地民谣现状如何?是否真如宋柯所说,水深火热?

高晓松:“唱片已死”,民谣需要新出路。

整个大环境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因为现在的人们更注意精神享受,而音乐是最直接的一种。如果说音乐有灵魂,民谣的灵魂是最干净的,干净得如同上个世纪的空气。精神无价,音乐无价。

卢中强:在现有的环境中努力吸收营养。

在整个华语的大体系当中,民谣现在生长得非常好。喜欢的人越来越多,渠道也越来越准。音乐家的演出机会也比以前多了很多。相对来说,民谣有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

 

话题二:在商业与自由精神上,你们当年是如何抉择的?

高晓松:音乐就像鸦片,想戒也戒不掉。

当年,我自己是个广告制作人,这个是我赚钱的老本行,后来也是机缘巧合,我就开了个公司,也就是当年的“麦田音乐”。麦田音乐可以说是圈里的大腕儿,它的成功除了音乐本身的优秀外,还有一点就是唱片市场的生长周期刚好是在初期,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来做这些事儿。那时候,就感觉突然间我们就成了音乐圈的核心了,当时我们在音乐圈是那种所向无敌的,基本就是我们说做什么就肯定能做,因为我们代表了市场。慢慢地很多港台的唱片公司在内地扎根,像EMI、百利,后来2000年的时候,华纳加盟麦田子名牌,成立了“华纳麦田”。那个时候公司也发展得特别好,叶蓓《双鱼》,周迅《夏天》,朴树《生如夏花》张张唱片都很不错,后来还有一批不错的歌手捧出来金海心、达达乐队。

卢中强:好音乐,值得我们为它做点事情。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情结,对于好的音乐,一直希望能为它们做一些事情。同时也为了花尽少的钱,把音乐做得更好。在解决缺乏通道的问题之后,十三月唱片作为独立的厂牌的成立。到了现在旗下的艺人包括万晓利、钟立风、杨嘉淞、马条等等,十三月的情况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走着。

 

话题三:如何挖掘一个有实力的歌手?

高晓松:在北京,基本上每个地下通道都会有一个拿着吉它的歌手。

现在有很多的选秀节目,像快男超女之类,都可以让我们发现很多的有潜力的年轻人。而且,很多酒吧里的歌手水准并不输给一般的歌手,北京地下通道里永远都不会缺少一个拿着吉它的歌手。还有很多朋友也会毛遂自荐,就像当初的朴树。当时他就是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他就敢直接给我打电话,希望我买他的歌。

卢中强:视频网站、小的演出场所。

这些音乐家大都是三四十岁左右,本身他们演出的场所就比较少:livehouse、酒吧等。在豆瓣或者虾米上都能找到他们的音乐并且直接取得联系。而且这些品质的音乐家也不多。

 

话题四:如何看待公司将要走的路?

高晓松:歌手不能靠卖唱片生活。

从商业操作上来说,民谣也有很多困难,这个困难不仅仅只存在于民谣。现在,靠卖唱片很难赚钱了,网络下载、盗版CD,各种各样的竞争,正版CD毫无反抗之力。之前宋柯说过一句“唱片已死”,挺多人不同意,但从商业方面来说,我很认同。音乐的发展需要开发更多的新渠道,比如数字渠道,还可以多做一些现场演唱会。

卢中强:活动很受青睐,明年机会更多。

就像我们“民谣在路上”的活动,有收入,才能让我们有资金继续去做下一场。今年我们做活动赚的钱不多但足够改善一下歌手们的生存状况,苦海比以前好些,也给了新人更多的出头的机会。明年是我特别看好的一年,我们的商业合作伙伴增多了,还会继续把演出做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