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硬汉,就征服它

(2011-08-29 10:32:30)
标签:

文化

年纪到了高球上就像根橡皮筋儿。无论是年过花甲,还是十岁少年,挥起杆来的一刹那,都被它的挑战性所吸引,欣赏自己的发挥极限如何接近目标

 

文 谭云东

“在绿地和新鲜氧气中的美好生活”,是高尔夫运动几百年来一直最想表达的感受。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高尔夫,可令人欣喜若狂,亦可催人泪下。为什么这一项运动有如此穿越年龄、穿越家庭,来到我们身边的庞大魅力呢?今天出场的四位主人翁,也许能给您一个最贴切的答案。

 

唐国林:高球生命花甲开始   

60岁的唐国林是长沙高尔夫圈内响当当的“老爷子”。 坊间传言有一半的球友接受过他的指导,对待球友豪迈义气,有“老大”风范。更重要的是,“老爷子”的功力不浅,别看真正的球龄只有7年,但“老爷子”的最佳成绩已经达到了71杆,全国比赛总决赛的赛场时常会出现他的身影。

生活中的老爷子,人们能感觉到他始终洋溢在脸上的微笑和自信,那黝黑的皮肤,起着厚茧的双手,让这位生活在大都市中的花甲白叟有些“特别”,这位高坛前辈笑言,“一切都是为了高尔夫。”

老爷子第一次接触高尔夫球是2004年在青竹湖高尔夫球会,陪同朋友去玩的他对这个乒乓球模样的玩意瞬间产生了兴趣。不肯服输的个性,让这位开杆40-50码的老人,索性在球场花三四千元钱办张年会员卡,三天两头像着迷了魔似的往球场跑,哪怕晚上有应酬,心血一来潮后也依然12点还会去,看到谁球打得好,就走过去跟人请教,晚上回到家,还马不停蹄的搜集高球资料,认真地观摩赛事、对比姿势、琢磨技巧,在这种发自高尔夫运动的痴迷劲头里,老爷子的高尔夫水平以一种不平常的速度提升。

     时隔半年,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坚持下,谦虚好学的老爷子再次下场,平均水平达到100杆左右,一年后是90多杆,两年后保持在90杆内,到了第4年,就已经跌破在80杆以下。高球生命60岁开始。

对当时年近六旬的老爷子来说,高尔夫的挑战性给了他一种不断的提升感和逾越感,他寻找到了让自己晚年更为充实的生活内容。而每练到一个阶段,自然产生一个水平上升的瓶颈,挫败感反而能够激起这个商界硬汉的征服欲,并且欲罢不能。在事业有成的唐国林看来,打球和商场是一样的——“远见者稳健”,需要不疾不徐的平和心态,关键时刻也需要一锤定音的果敢与胆识。

 

刘强:六载得失感悟平衡

    像18岁时怀揣梦想的桑托斯,准备踏入拥有着山呼海啸观众的职业棒球场一样,同样的年龄开始自己在高尔夫练习场第一份工作的刘强,从那时起就有了一个梦想——希望自己也能打出一手好球,成为像偶像桑托斯那样坚持的明星,即便只有一条腿,也要怀揣着激情和理想、纵横着自己心爱的球场。

    今年是刘强的本命年,这位年仅24岁的山东小伙,对这项运动有更多自己的认识。“打了6年的高尔夫,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位置,在得与失的平衡之间,慢慢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高尔夫让我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学会了怎样面对社会,面对现实生活。”刘强有着山东人的那股倔劲,虽然在高尔夫运动生涯中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仍感觉没能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那就是中国高尔夫业余赛的全国冠军。

    回忆第一次参加比赛,是2007年的中信业巡赛杭州站,第一轮打出80杆排在32位,而水土不服、体能、心态等原因,导致第2轮打出85杆,两杆之差无缘决赛。这个经历让刘强记忆深刻,也更加坚定了他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最近几年,刘强参加了国内各类业余高尔夫赛事,水平也得到一定提升,今年别克俱乐部联赛中,他代表西安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如愿获得俱乐部联赛北一区专业组冠军,且首轮成绩(-12)创造了别克联赛纪录。面对自己新的台阶,一向严格要求自己的刘强,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除在高尔夫球场挥汗如雨外,他还喜欢写一些文章分享自己对于高尔夫的感想,如今已是新浪高尔夫博客的“资深博主”, 今年10月,刘强说准备参加高尔夫职业考试。就像他在博客中写的那样,“ 24岁的开始,我会继续努力奋斗,继续创造梦想,创造奇迹。24岁的未来,我会一直走,直到我再也拿不起球杆,再也无法将它背在肩上!”

 

康嘉诚:娃娃脸的“国际范”

    18岁的康嘉诚,长着蓬松的头发和一张可爱的娃娃脸,在美国IMG大卫·利百特学院3年的学习经历,让他的一招一式很有“国际范”。已经有了8年的高尔夫球龄,从湖南省青少年队到湖南省队注册队员,康嘉诚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努力着。

10岁那年,康爸爸带他去了家附近新开的高球场上,第一次接触到了高尔夫,开始对这个运动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起初,康爸爸觉得孩子只是一时兴趣,但很快发现康嘉诚有那么股琢磨劲,打球时也喜欢思考。“难得孩子真心喜欢上一项运动,我觉得这个运动很阳光、很健康,适合小孩子,也就全力支持他了。”康爸爸干脆为嘉诚买了张打球的年卡,送给他一支儿童7号铁杆,并且专门请了个教练,每周2次课。

2个月后,康嘉诚终于等来了第一次到球场的体验。在湖南青竹湖高尔夫球会,康嘉诚发现球场和练习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清风拂面,洒满阳光的绿色草坪上,红TEE出发的康嘉诚稳稳地发球,顺利地打出了108杆。初二,对很多孩子们来说不过是段年少稚嫩的岁月,这时已壮志踌躇的康嘉诚进入美国IMG大卫·利百特学院学球。“因为他们对高尔夫认识很深,而且最吸引人的是你可以半天上学、半天打球,训练也非常系统化,我的水平提高很快,这是我的高尔夫人生新起点。”

    从美国回来后第一年,他就拿到了中信银行青少年高尔夫华中区选拔赛的冠军,。学期三年再次返回赛场,再次以中信银行华中区选拔赛冠军打入总决赛。如今的康嘉诚,已是湖南省全球通高尔夫球队青少年队的队长,省队最年轻的全运会注册队员。

    “高尔夫里博大精深,是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感悟的。在每场球里,从发球开始,每一个球道都有很大差异,每一杆都要认真地打,仔细体味每个细节和感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同龄朋友,希望能和青少年队的队友们一起,挥杆来创造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未来。”看来,他对高尔夫不仅心怀感情,还有更多的人生感悟。

 

 

 

 

姜全贵:上阵父子兵

在地产界打拼多年的姜全贵,现在是湖南省全球通高尔夫球队的队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玩高球,在高尔夫这项绿色运动的魅力下,一试就融入了5年,并在业余比赛中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以前没接触过,所以刚打的时候,进步十分缓慢,一度想要放弃。”从摆正姿势到掌握击球力度,姜全贵在练球初期吃了很多苦,尤其是看到别人潇洒、干净的击球,一种“嫉妒之情”油然而生。带着点较劲的心理,姜全贵挺过了难熬的“磨合期”后,他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项在许多人眼里略显枯燥的运动。

 “专注每一个目标,是高尔夫球带给我最大体会。对我而言是绝佳的修炼,其实也是修心修性的过程。”姜全贵说,每一次挥杆都会不同,每一次击球心态也有所差异,但最终目的都一样——享受将球完美地打入洞中的充实感和成就感。“在都市的喧嚣和纷扰中,我追求的是一种体验,作为一项对抗并不激烈的运动,高尔夫的过程可以和家人、朋友谈天说地,亲情、友情得以升华,内心在运动的同时也达到平静。”
     现在,高尔夫对于姜全贵来说,有一份更加特殊的意义。原来,他儿子姜明志也逐渐对这项运动痴迷,父子俩的共同爱好,把父子的心拉的更近。10岁的姜明志已打了5年的高尔夫,当初个头刚超过球杆的娃娃,如今已是湖南小有名气的少年球手。
     在球场上,爸爸是儿子的教练,在生活中,俩人又是最好的朋友。记得明志7岁的时候,和爸爸经常在家里进行推杆练习比赛,每人5个球,看谁的球进洞最多。万一儿子输了,爸爸就会“狠狠地”打下明志的小肥屁股,可要是爸爸输了,就等着乖乖享受儿子的“刮鼻功”吧。起初,爸爸还会“装模作样”地让两个球,儿子老被打着屁股,等到“青出于蓝”的儿子技术提高,爸爸也被狠狠地刮过鼻子,终于得以“报仇雪恨”了。

今年暑假,天气始终十分炎热。可人们总能看到高尔夫球场上,那对时常出现的一老一小的影子,姜明志上杆、下杆、转身等动作十分协调标准,引来众人的赞许,他们不顾艳阳高照、大汗淋漓,忘我地享受着他们自己的世界。“难得他对这项运动这么喜欢,几乎每天都要摸摸球杆,现在暑假更是每天都会上球场,人晒黑了,手上时常打起水泡。关键在于,身为人父,看到儿子更加坚强、更加懂事,更有了多陪伴爱子的时间和理由。”说到这里,这个骄傲的爸爸不禁流露出一丝心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