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硬汉,就征服它
(2011-08-29 10:32:30)
标签:
文化 |
年纪到了高球上就像根橡皮筋儿。无论是年过花甲,还是十岁少年,挥起杆来的一刹那,都被它的挑战性所吸引,欣赏自己的发挥极限如何接近目标
文 谭云东
“在绿地和新鲜氧气中的美好生活”,是高尔夫运动几百年来一直最想表达的感受。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高尔夫,可令人欣喜若狂,亦可催人泪下。为什么这一项运动有如此穿越年龄、穿越家庭,来到我们身边的庞大魅力呢?今天出场的四位主人翁,也许能给您一个最贴切的答案。
唐国林:高球生命花甲开始
60岁的唐国林是长沙高尔夫圈内响当当的“老爷子”。 坊间传言有一半的球友接受过他的指导,对待球友豪迈义气,有“老大”风范。更重要的是,“老爷子”的功力不浅,别看真正的球龄只有7年,但“老爷子”的最佳成绩已经达到了71杆,全国比赛总决赛的赛场时常会出现他的身影。
生活中的老爷子,人们能感觉到他始终洋溢在脸上的微笑和自信,那黝黑的皮肤,起着厚茧的双手,让这位生活在大都市中的花甲白叟有些“特别”,这位高坛前辈笑言,“一切都是为了高尔夫。”
老爷子第一次接触高尔夫球是2004年在青竹湖高尔夫球会,陪同朋友去玩的他对这个乒乓球模样的玩意瞬间产生了兴趣。不肯服输的个性,让这位开杆40-50码的老人,索性在球场花三四千元钱办张年会员卡,三天两头像着迷了魔似的往球场跑,哪怕晚上有应酬,心血一来潮后也依然12点还会去,看到谁球打得好,就走过去跟人请教,晚上回到家,还马不停蹄的搜集高球资料,认真地观摩赛事、对比姿势、琢磨技巧,在这种发自高尔夫运动的痴迷劲头里,老爷子的高尔夫水平以一种不平常的速度提升。
对当时年近六旬的老爷子来说,高尔夫的挑战性给了他一种不断的提升感和逾越感,他寻找到了让自己晚年更为充实的生活内容。而每练到一个阶段,自然产生一个水平上升的瓶颈,挫败感反而能够激起这个商界硬汉的征服欲,并且欲罢不能。在事业有成的唐国林看来,打球和商场是一样的——“远见者稳健”,需要不疾不徐的平和心态,关键时刻也需要一锤定音的果敢与胆识。
刘强:六载得失感悟平衡
康嘉诚:娃娃脸的“国际范”
10岁那年,康爸爸带他去了家附近新开的高球场上,第一次接触到了高尔夫,开始对这个运动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起初,康爸爸觉得孩子只是一时兴趣,但很快发现康嘉诚有那么股琢磨劲,打球时也喜欢思考。“难得孩子真心喜欢上一项运动,我觉得这个运动很阳光、很健康,适合小孩子,也就全力支持他了。”康爸爸干脆为嘉诚买了张打球的年卡,送给他一支儿童7号铁杆,并且专门请了个教练,每周2次课。
2个月后,康嘉诚终于等来了第一次到球场的体验。在湖南青竹湖高尔夫球会,康嘉诚发现球场和练习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清风拂面,洒满阳光的绿色草坪上,红TEE出发的康嘉诚稳稳地发球,顺利地打出了108杆。初二,对很多孩子们来说不过是段年少稚嫩的岁月,这时已壮志踌躇的康嘉诚进入美国IMG大卫·利百特学院学球。“因为他们对高尔夫认识很深,而且最吸引人的是你可以半天上学、半天打球,训练也非常系统化,我的水平提高很快,这是我的高尔夫人生新起点。”
姜全贵:上阵父子兵
在地产界打拼多年的姜全贵,现在是湖南省全球通高尔夫球队的队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玩高球,在高尔夫这项绿色运动的魅力下,一试就融入了5年,并在业余比赛中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今年暑假,天气始终十分炎热。可人们总能看到高尔夫球场上,那对时常出现的一老一小的影子,姜明志上杆、下杆、转身等动作十分协调标准,引来众人的赞许,他们不顾艳阳高照、大汗淋漓,忘我地享受着他们自己的世界。“难得他对这项运动这么喜欢,几乎每天都要摸摸球杆,现在暑假更是每天都会上球场,人晒黑了,手上时常打起水泡。关键在于,身为人父,看到儿子更加坚强、更加懂事,更有了多陪伴爱子的时间和理由。”说到这里,这个骄傲的爸爸不禁流露出一丝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