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8》快男特刊采访:李行亮——愈夜愈明亮

标签:
芒果画报快乐8快男特刊绝版珍藏李行亮娱乐 |
分类: 快男特刊 |
□《快乐8》杂志/记者:黄秋霞
李行亮说自己是个有音乐天赋的人,幼儿园里就能自学唱出动画片《恐龙特急克赛号》的日语主题曲、大学才开始自学音乐、三次组织乐团、出EP。这样一个天生属于唱歌的男人,小时候唯一的听众却只有母亲。
李行亮是众多矛盾的结合体,在踏上快乐男声舞台之前,他曾多次在博客中公开声明:我不参加选秀。当梦想的光辉尚未照进现实时,李行亮又毅然踏上选秀之路,并直白道这是“用理想来过更好的生活”。
然而,这种生活并不容易实现。站在舞台上,面对大多90后观众有关“你的长相能当明星吗?”的质疑,李行亮爽朗道:“不是只有奶油小生才算帅,我的帅还需要练,这代表我发展空间很大。”
“大头菜”的隐身人童年
小时候的李行亮绝对可以担起“大头菜”这个丑称:大大的头、瘦弱的身躯,站在同龄小朋友中,一瞬间即可淹没。
从幼儿园起,个子小小的李行亮,一直被安排坐在班上第一排。但这个好座位并未使他像其它同学般,赢得老师的深刻印象。“那时,我像是个被遗忘的角落,老师从未叫我回答过任何问题。”无形的忽视,使得李行亮在学校愈加沉默,上课低头听课,下课就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他似披了层“隐形衣”,被周围的人无视着。
这样一个内向小孩灵魂中,却住着一个音乐小精灵。它躲在无人问津的角落,独自舞蹈着。
八十年代末,日本动画片——《恐龙特急克塞号》在小孩当中风靡一时。当时正在读幼儿园的李行亮也不例外,每天一放学回家,他就扭开电视等待着动画片的开始。那时的李行亮不仅对动画片里的英雄人物崇拜至极,还对其主题曲《恐龙战队克塞号》着迷不已,“那时,歌曲里面的旋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籁之音。”
于是,小小年纪的李行亮上瘾了。他无视日语歌词的语言障碍,每次看电视时,他都会认真摸索歌词中每个字的准确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当动画片结束后,李行亮早已把这首日文歌烂熟于胸。
如果把《恐龙特急克塞号》的主题曲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唱一遍的话,无人熟悉的李行亮绝对会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但不爱出风头的李行亮如没发生一般,每天继续低头上课、放学,在老师同学眼中,他依然是棵不起眼的“大头菜”。
为此,他想参加合唱团,被老师拒绝于门外;他想像其他同学一样被选去代表学校去唱歌,被忽视。尽管李行亮觉得隔壁桌的那个男孩在唱歌时,“跑掉跑到外婆家了”,别人还是站在合唱团第一排,骄傲地唱着。这让小行亮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自己有天赋,但没人欣赏我,而我也不会表现给别人看。”于是,李行亮开始按捺住灵魂中那个跳跃的音乐精灵,安安静静地埋首于书本间。
除却音乐爱好外,这个时候的小行亮,开始步入青春懵懂期,他有了第一次心动的女孩。
由于父母在当地铁路系统工作,李行亮从小就在铁路职工子弟学校读书。小学4年级时,李行亮开始注意到身后一位长头发女生。女孩白白净净,爱坐在座位上安静地看书。胆小的李行亮也曾鼓起勇气跟女孩讲过几句话。
“一般我没事就老看着人家,别人一看着我,我就幻想她也喜欢上我。”即使暗藏着这样的情愫,直到毕业后,李行亮也从未向对方告白过。因为在他心中,这种青涩的感情最是动人。
慈母手中的歌曲剪辑本
如果不是李妈妈对儿子心中音乐精灵的维护,谁也没法想象现在的李行亮会身处何地。
李行亮小时候,最期待晚饭时间。那时候,报纸上经常会刊登一些带歌谱的歌曲。知道儿子喜爱唱歌的李妈妈总会耐心地把歌曲剪下来,然后贴在一个专用本上。等全家人吃完晚饭后,稍有音乐基础的李妈妈就抱着小行亮,就着音谱,一字一句地将儿子身体内的音乐细胞激活。
李行亮高中复读时,早已内退的李妈妈把生活重心全放在儿子身上。早上3点半,李妈妈就起床,为了让疲倦一天的儿子更好地醒来,她先在儿子房间播放几首轻音乐,在音乐中慢慢叫醒儿子,然后再去弄早餐。正是这深沉的母爱,让李行亮从小对音乐就有种温暖的敏感。
在李行亮博客中,《我第一次进乐队的经历》中提到:“我一直不停的埋怨我父母不会培养孩子把我给耽误了,我老觉得我应该是搞艺术的,我觉得我画画也有天分,音乐也有天分,可是他们从来就没考虑培养我,后来就读了高中理科考大学了,我总‘怀恨在心’,这次经过我的苦口婆心的劝说教育和诱导,我顺利得逞了。”因为这样,家境原本就不好的李家还特意拿出200多元,为李行亮买了把电吉他。
正是这把电吉他,将李行亮真正引入音乐殿堂:从大学期间第一次担任颠覆乐队主唱,到大学个人毕业演唱会、再到毕业后的somusic乐队与Mr.Before乐队、自己出EP、酒吧驻唱。在音乐这条路上,李行亮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行走着。
“最爱我的人走了”
2007年,对李行亮来说,是人生最难熬的一年。那个最爱他的母亲病倒了。据了解,一直以来,身体欠佳的李妈妈,早在2002年就查出患有乳腺癌,一直被药物控制着,“如果她不是总操劳我的事情,病情就不会发展到晚期。”李行亮辞去第一份工作,回到老家襄樊陪病重中的母亲。
那段时间,李行亮的QQ个性签名记录了他的心情轨迹:
2007年6月25日 09:22 妈,一路走好;
2007年6月27日 14:34 妈,生日快乐;
2007年6月28日 00:01 送你离开;
2007年6月28日 23:25 再不会有人像你那般爱我;
2007年7月3日 20:11 愿心中永远留着笑容......
按照当地的习俗,亲人的葬礼上通常要请乐队来唱歌。李行亮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母亲的眷恋与不舍。他在灵堂上放了首自己翻唱的《故乡的炊烟》,凄婉的歌声让出席葬礼的亲朋好友泪水涟涟。李行亮用歌声,送母亲最后一程。
自此,《故乡的炊烟》这首歌,成了李行亮的“母亲之歌”。在李行亮家中,父亲李忠发始终珍藏着一张老光碟,里面只有《故乡的炊烟》这一首歌。“每次没事的时候,都会听听这歌的。”李忠发沉默道,现在连他都能随口唱出。
母亲的离去,让原本刚出大学没多久的李行亮,深刻体会到生活的悲欢离合。
而与父亲的关系,李行亮用“男人之间的沉默”来形容。父亲从小的忙碌、李行亮自身的内向,使得这种沉默从他小时候起就形成。李行亮称这种沉默不是代表冷漠,他们两爷们一般是通过动作、眼神来交流的。
用理想让自己过得更好
网上曾有人如此形容:如果说王野有多深情,李行亮就有多冷静。殊不知,这冷静歌声背后是种种生活磨练的结晶,当这种冷静温柔地扩张在他的歌声里,再知性的人也会被瞬间秒杀。
大学毕业后,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李行亮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选择考研。那年,报考上海同济大学的李行亮落榜。次年,他再次报考清华北院,同样陷入落榜窘境。
求学之路走不通,李行亮开始做一线业务员、吉他老师、甚至差点去帮人贩煤,最终设计专业的他“糊里糊涂进入了平面设计行业”。“那段日子其实是我被设计强奸的过程。”李行亮激动道,设计并不如想象中简单,客户一般会要求设计员剽窃他人的作品,没什么设计含量可言。
2008年,李行亮背着吉他漂到深圳,精湛的歌艺使他在朋友圈中颇有口碑。于是许多朋友都劝李行亮去参加当下最火热的选秀节目,但一身傲气的李行亮不仅毫不留情地拒绝,甚至还在网上发给帖子声明,用“不愿受束缚、做傀儡、娱乐圈太俗”来解释为何不参加选秀。
“我希望通过这个舞台找到其他机会,比如金钱、梦想、成功。谁不渴望成功,用自己的理想让自己过得更好。”目前的李行亮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坦承道,在参加比赛之前,他一个在事业上比较成功的亲戚曾对他说,深圳是个竞争激烈的地方,要想过好日子,必须拿出最优势的东西。
从23万人走到如今的全国7强,外界的流言蜚语一直未入李行亮的耳朵。他永远是最后一个化妆、最后一个等待被采访的快男,他的淡定一旦遇到对自己唱功评价时,他总会自信满满道:“我觉得我唱的比他们好”。
“你觉得自己长得帅吗?”面对这个尖锐问题,李行亮微笑道:我的帅还要练,这没有程度,现在的我还行,还在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很大。
记者手记:
第一次采访李行亮时,快男7强全都挤在狭小的化妆间,接受各家媒体的采访。而李行亮却躺在由两张椅子拼凑而成的小床,带着“可在高速狂飙的巴士上听交响乐的TF10”,闭目养神。
“记者不找我,我也不会主动找的。”李行亮边弹吉他边回答。之后的几次接触中,李行亮正是这种不爱“出风头”的人。在棚拍时,马上就要拍照的李行亮需要弄下头发,他一看到发型师在帮武艺弄,安静地等着,直到摄影师的催促才开口对造型师说。
李行亮很坦诚,他说话很少会掩饰自己的心思。他说他知道声音是他比赛最大的武器,“而长相,你看方大同他们是帅男型吗,他们不都在自己的音乐路上坚持走吗?”说这话时,李行亮瞟了下窗外,此刻,长沙的盛夏正值如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