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名人学习故事之一百二十九:裴秀
裴秀,魏晋时期名臣,著名地图学家。裴秀一个突出成就是在地图制作方面。由于职务关系,裴秀对以往地域图多有考究,感到“山川地名从来久远,多有易变,”由是主编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这是中国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部地图(已佚),及今只有《禹贡地域图》的序言保留了下来,在序言中他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制图六体”说,这个理论一直到清以前都在沿用,对中国传统地图制作影响极大。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一、裴秀的生平简介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他出自士族之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而他自己也是魏晋时期有名的大臣。他从小就表现出了他的聪明,他在8岁的时候就可以写文章,所做的文章有理有据,并且裴秀他本身的风度很好,并且其品德让人称赞,所以他受到了父亲和叔父的看中。据说裴秀十几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一般的才智,当时他的叔父裴微名望很高,经常家中会来很多的宾客来拜访,而这些宾客在拜访了之后,还会到裴秀哪里去,和他认真交谈,并且听听他的想法,所以他的才能在那个时候就得到了很多的肯定。
而之所以说裴秀的品德值得人称赞,这里面也是有故事的。裴秀虽然很有贤明,但是他的生母的出生很卑微,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经常被人看不起,但是随着裴秀越来越出色,这种情况才得到一些改观。但是裴秀的嫡母宣氏还是很看不起他的生母,经常让他的生母去做一些低微的事情。比如在宴请宾客的时候,让他的母亲去给客人端饭菜去做有佣人做的事情。一开始不知道的宾客都没觉得什么,但是到后来知道真相之后,在看到裴秀的生母的时候,这些宾客都忍不住站起来向表示尊敬和敬礼。而裴秀的母亲看到这些之后,都是连忙还礼,看到人的时候就会感叹道,别人会这样子对我,这都是因为我儿子裴秀的缘故啊,他们尊敬我的儿子裴秀,所以连带的也对我尊敬起来啊。而裴秀的嫡母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也不敢再去为难裴秀的生母了。这些在他的家乡都知道的,我觉得这样的人,绝对能好好的辅助我们的皇帝,而且很有可能他会做到很高的位置,是像甘罗那样有才干的人,曹爽听到毌丘俭这么推荐裴秀,也很高兴,便把裴秀招来做了自己的掾属。度辽的将军毌丘俭他很看重裴秀,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便把裴秀推荐给了大将军曹爽,并且他和曹爽说,裴秀这个人从小就很聪明,而且长大之后对自然很尊敬,他这个人性情很诚实真诚,很懂一些深奥的道理,而且博学多才,没有他不懂的地方。并且他个人的品德也很好,从小就很尊敬自己的老师,对待自己的家人也很友爱。后来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被杀,裴秀因为之前是曹爽的人,所以他的官职就被罢免了,但是没有过多久,司马懿便听说了他的才能,便重新把他给招了回来,封他做了廷尉正,给司昭做司马。而他这时候就真正的参与到了军国之政的谋划之中去,给朝廷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都被采纳了,而且也取得了信任,后来就被封为散骑常侍。而当时的魏帝曹髦很好学而且很有才华,他经常邀请裴秀等人进宫和他们一起讨论学问以及一起切磋文章,还称裴秀为儒林文人。而在诸葛诞发动叛乱的时候,裴秀因为平乱有功,做了尚书。过了两年,司马昭扶持曹奂做皇帝,裴秀也因为参与到了其中,不但被封为了鲁阳县候,还增加了食邑,官职也做到了尚书仆射。司马炎做了皇帝之后,对裴秀也是多有从容,也是有原因,据说当时司马昭在要立世子的时候,并不想立司马炎的,而是看中司马攸的。是司马炎担心自己的前途,所以就找上了裴秀,他向裴秀问,人是不是有贵贱之分的相貌?并且把自己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给裴秀看了,就想拉拢裴秀啊,谁叫裴秀是司马昭最相信的大臣。裴秀看过之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司马昭找他问话的时候,便和司马昭说,司马炎在百姓中的声望很高,而且他身上天生有这样的标记,肯定不是做人臣子的相貌。司马昭听了之后,便没有再考虑就立下了司马炎做天子。而后来司马炎做了皇帝之后,不但让裴秀做了尚书令,而且就算是有人中伤或者是说裴秀的坏话,但是司马炎都不会相信,就算是查出了事实真的是裴秀做的,也会想办法为他开脱,这也是由于他曾经帮自己夺得这位置的原因。
裴秀这一生,都在为别人出谋划策中。但是他所作出的贡献却是让人不可否认的,就像《禹贡地域图》的制作完成,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创举。毕竟在当时那个时代,什么都没有,没有高速交通工作,也没有精密的探测以及描绘仪器,他仅凭着手绘,就能把当时的山河形势浓缩在一张纸或者布帛上,就可以想象的出来这个困难是多大。
二、裴秀的轶事典故
西晋有个人叫裴秀,从小就知道勤奋学习,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家中常有客人来访。每次家中宴请客人,母亲有意让他去端饭送菜,服侍客人。裴秀也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在接待过程中,总是言语虔诚、彬彬有礼。客人见他如此虚心懂礼、谈吐优雅,都很喜欢他,所以他的名声很快就传开。
三、裴秀的主要成就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所谓“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把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接触到了。裴秀的制图六体对后世制图工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直到后来西方的地图投影方法在明末传入中国,中国的制图学才再一次革新。
裴秀在任司空时,因为自己的职位是地官,又认为《禹贡》中的山川地名,沿用久远,后世多有改变,解说者或牵强附会,渐渐混淆不清。于是采集甄别旧文,有疑的地方缺而不论,古代有其名而当今不用的地方,也都作出注解,作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上奏武帝,被收藏于秘府。图上古今地名相互对照,它不仅是当时最完备、最精详的地图,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科学的绘制方法。裴秀在图的前面写了序言,详细谈到了他绘制地图所运用的方法。这是一篇很有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献,它体现了裴秀在制图理论上的卓越见解。这篇序言后来被保存在《晋书·裴秀传》及《艺文类聚》、《初学记》等文献里。《禹贡地域图》流传的时间不长,《隋书·经籍志》已不见记载。然而在隋代也许还有某些残篇留存,但即使这样,后来还是失传了。对于《禹贡地域图》的内容,今人研究意见尚不一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以历代区域沿革图为主的历史地图集,共18幅图;一种认为不是历代的,而仅是西晋当代的地图集,18幅为晋初16个州的行政区图,加上吴国、蜀汉地图各一幅。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裴秀不仅已经认识到地在地图上表现实际地形的时候有哪些相互影响的因素,而且知道用比例尺和方位去加以校正的方法,这在地图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成就。因此,可以把他称为中国科学地图学的创始人。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部分西方学者认为他完全可以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据史书记载,裴秀还曾绘制一幅《地形方丈图》,一直流传了几百年,对后世地图学的发展有相当大有影响。大概在他以前不久,有人绘制了一幅《天下大图》,规模非常宠大,据说“用缣八十匹”,但这幅《天下大图》有不便携带、阅览和保存。裴秀于是运用制图六体的方法,“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尺(大约相当于一百八十万分之一)把它缩绘成《地形方丈图》,并且把名山、大川、城镇、乡村等各种地理要素清清楚楚地标示在图上,这样对于阅览也就更加方便。可见,裴秀已掌握了缩放技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