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名人学习故事之六十三:利斯特
发明消毒药的人叫利斯特(1827——1912,外科消毒之父),是英国医学家。这个外科消毒法的发明,是利斯特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这一发明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一、利斯特的生平简介
利斯特,J.(Joseph
Lister
(1827~1912)),英国外科医师、外科消毒法的创始人之一。1827年4月5日生于阿普顿,1912年2月10日卒于沃尔默。其父为皇家学会会员,业余光学家。曾制造消色差显微镜。1844年他进入伦敦大学学院,1847年获文学士学位,1852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853年赴爱丁堡大学任外科教授J.赛姆的助手,后任皇家医院外科助理医师兼授外科学。1860年任格拉斯哥大学外科教授,同年被选入皇家学会。1869年继承塞姆的临床外科教授职位,1877年被聘为伦敦国王学院外科学教授,1891年退休。1895~1900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利斯特在学医期间曾受研究炎症著名的W.琼斯和生理学家W.沙比的影响,并研究组织学,发表有关瞳孔调节肌和皮肤不随意肌的论文,在爱丁堡皇家医院描述了炎症早期阶段的血管和组织变化。发明数种精巧的外科手术器械、敷料、引流管等。改革手术方法(如乳腺癌根治术、髌骨骨折栓结术、耻骨上膀胱切开术等)。后专心研究创伤和外科手术后的伤口感染。曾用口服亚硫酸钾治疗严重的脓毒血症。当时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常因感染而死于脓毒血症。1860年代早期他即宣称伤口化脓是一种腐败现象,1864年他读了L.巴斯德关于腐败是微生物引起的发酵过程的论文,很受启发。1865年首次用苯酚(石炭酸)溶液清洗四肢复合骨折伤口和所有接触伤口的敷料、器械等,又用石炭酸喷雾消毒手术野及其周围空气,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1865~1869年他主管的病房中,手术后死亡率从40%降至15%。后他致力于完善和传播其无菌理论并改善伤口敷料,设计灭菌器械和方法,进行细菌学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普法战争期间被人应用,但在英美却受怀疑,1877年10月26日他在国王学院医院用他的消毒法成功地进行骨科手术,此后他的方法在英国逐渐被人们接受。主要著作有《治疗复合骨折及脓肿等的新方法》(《柳叶刀》)、《论外科临床中的灭菌处理》(《不列颠医学杂志》)等。
二、利斯特发明了外科消毒法
今天,几乎所有的外科手术,医生都懂得要洗手、手术工具要消毒、手术房要保持干净、医生护士都要穿着洁白的衣服、病人的伤口要消毒等,这些都是现代医学最基本的知识,但是这些基本的常识,在早期的医学界,却没有人知道,所以在十九世纪初期,外科医生的手术成功率只有百分子二十五。死亡的原因多数都是受到细菌的感染,使手术后的病人发高烧;或是脓疮中的化脓菌释出毒性,有些是血液中毒而死等因素。直到一位约瑟夫·李斯特的出现,才将这消毒常识带入医学界,使全世界的医生知道了消毒重要,从此外科手术才证实被认为是一种可信的治疗技术。
利斯特(Lister,Joseph)生于英国埃塞克斯。早在念小学时,他就立下了一个伟大的志向——当一名外科医生。后来,他考入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他曾先后担任过格拉斯哥大学、爱丁堡大学和伦敦皇家学院的外科教授。186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担任过该会会长。
还是在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的时候,当利斯特亲眼看到英国第一次使用麻醉剂给病人动手术时,激动无比。但令他失望的是做手术的目的本来是为人解除病痛,而有时却会带来相反的后果,即病人的病非但没有治好,反而因为伤口化脓而烂死。有统计资料表明,当时,仅因“医院坏疽”引起的复合骨折所进行的截肢手术,在英国多数医院中死亡率达40%,欧洲其他国家有些医院的死亡率高达60%。利斯特得知这些情况后,内心一阵阵绞痛。从此,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解决伤口化脓的问题。利斯特仔细研读了巴斯德的有关著作,懂得了物质之所以腐败,是细菌在作怪;导致伤口化脓的罪魁祸首也是细菌。这使利斯特喜出望外。
随后,利斯特到几家医院当医生,并着手做了一些手术。从那时起,他正式着手研究伤口化脓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后,他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既然伤口化脓是细菌引起的,可这些在显微镜下才看得见的小东西,是怎样钻进伤口里的呢?显然,弄清了这个问题,也就找到了防止伤口化脓的办法。利斯特的目光渐渐盯住了要害所在。这期间,他多次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虽然骨折了,既充血,又肿胀,痛不堪言,但因皮肤完好无损,几乎没有一个人死亡,当然也不会化脓。反之,尽管骨折不算严重,但如果皮肤破了,伤口则几乎都会化脓,丧命者也甚多。
这并非是什么偶然现象,利斯特已相当清楚。据此,利斯特认为,细菌是体外来客,并不是伤口本身产生的。细菌是怎样进入伤口的呢?这个问题折磨着利斯特。他百思不得其解,但在他的脑海里,这个问题一天也没有消逝过。1865年的一天,天气分外晴朗。早晨,阳光从窗口斜射进来,照到病床上,病人感到很舒适。利斯特迎面进来,看到这一情景,心情也格外好。但他马上被一种现象吸引住了:只见射进来的一束束阳光中,无数灰尘在飞舞,但光束的周围却仿佛什么也没有,确切他说,并不是没有灰尘,而是光不强,肉眼看不见。这说明,空气中随时都有无数的灰尘在。
传播的方式及媒介找到了,下一步就是寻找杀菌的方法。经过实验,他找到了石炭酸这种有效的杀菌剂,因为石炭酸能防止腐烂,当然也就能杀菌。1865年8月12日,他进行了第一次试验,在整个手术室里、手术台上、手术器械以及整个手术过程中,都喷洒了稀释的石炭酸溶液,结果获得了出乎意外的成功。后来,他每次做手术前,都将石炭酸喷洒在室内以及手术器械、纱布等物上,并用石炭酸溶液洗手、洗病人的伤口。由于采用这种消毒法,伤口化脓明显减少,手术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1867年,他撰文说明,在12位用石炭酸处理伤口的复杂骨折患者中,有11例(其中截肢1例,未截肢10例)恢复良好;另外一例死于与伤口感染无关的原因。很快,他的处理伤口的方法就在欧洲流行开来。此后,世界许多医学科学家研究出用于手术器械、衣物、敷料、手术室、手术医护人员洗手、病人皮肤消毒的多种灭菌方法。如加热、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照射、伽码射线照射、超声波灭菌法等等。
灭菌法诞生以后,外科手术的范围变得十分广阔,从摘除白内障到心脏移植,不仅挽救了许多生命,病人的痛苦也大为减轻。1867年,他公布了自己的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成果公布后,英、德、法等国的医院纷纷采用。
外科消毒法的发明,是利斯特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这一发明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三、利斯特的名言名句
1,人生对于明哲善思的人来说,是个喜剧;对于多情善感的人来说,是个悲剧。
2,我能想像到的人的最高尚行为,就是传播真理,就是公开放弃错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