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感悟】漫谈家庭教育之六充电学习

(2015-12-06 20:56:15)
标签:

家庭教育

充电学习

【教育感悟】漫谈家庭教育之六充电学习

漫谈家庭教育之六充电学习

  当今社会,不管怎么样的职场、职业和职位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处不败之地或者胜出,都需要自己不断地充电、不断地以新的知识和技能充实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不断地掌握全新的资讯和全新的职业技能。才能够取得。如今的家庭教育同样如此,正如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所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像今天一样需要学习,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要想让孩子爱学习,父母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
  父母只有充电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作为孩子家长的我们,首先一定要搞懂当今需要怎样做家长这最基本的问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一旦学生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不要相互抱怨,要一起沟通想办法。对学生的要求,也要一起加以落实。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作为父母亲,除了养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第一、一起阅读。你会每个月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店看书吗?是否有意识地帮孩子选择合适的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终生受益。孩子不停地阅读,就永远不停地学习。很多家长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经常教孩子学习课本的东西。我认为倒不如多花时间和孩子进行有益的阅读。其实,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潜移默化。一个日夜打麻将的母亲,她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在麻将声中的学习,难有效果的。父母都在看书看报,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和孩子一起看书吧!你会订一种以上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吗?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但极少会给孩子订阅报刊杂志。真的,玩具很快就会过去,而给孩子一辈子都有用的知识,是很多父母缺乏的意识。一家人,共同看那带着油墨香的书报,将是孩子童年最幸福、最美好的回忆。订阅报刊,是让自己的孩子的知识跟着年龄一起增多,快到书报的订季了,还不动手?第二、培养心胸。你会培养孩子关心天下的广阔胸怀吗?你会买一个地球仪、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放在家里吗?每当新闻报道到哪个地方,你会和孩子把那个地方找出来吗?新闻报道有喜有悲,地域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让孩子知道阿富汗、伊拉克战火纷飞下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也让孩子知道日本、美国、英国的富裕,他们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识,若自己没有知识,也是落后的,让孩子明白应该勤奋学习知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在不出门就可以“行”万里路,天天播放新闻,孩子就“阅”尽天下了。第三、学做家务。孩子首先是人,即使孩子将来成为伟人,现在能把饭菜做出来就饿不了他。什么东西都要学习才会的,不给孩子机会锻炼他怎会?很多家长一是担心孩子下厨的安全问题;二是觉得孩子做不好,碍手碍脚的;三是认为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够了。但是我们会老的呀,孩子将来也会有家庭的。我们无法教育孩子将来一定挣大钱,但我们现在就一定可以教会孩子家务,今晚就请他煎个荷包蛋吧!第四、共同聊天。很多父母发现孩子不听话,对朋友的话反而听得进。其实,不是父母爱孩子不多,照顾不周的原因,而是与孩子缺乏交流的缘故。大人总觉自己忙,不知道孩子的心是那么细,那么孤独,尤其是独生子女,天天困在家里,内心更加孤独。我在任教的班级中调查,班中守纪律、品德好、学习优秀的学生,说他们的父母经常会在睡觉前和他们聊聊天,父母跟他们说工作的事情,让他们说说学校里的事情,说一会儿,道声晚安。我想,如果父母注意与孩子加强沟通,孩子对父母的教育就会接受,反之,则不接受,今晚就开始吧!第五、多做少说。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为父母者不一定是高官巨贾、文人学士,用自己的丰功伟绩、家财万贯来做孩子的榜样。但可以做一个善良、有爱心、负责任、勤奋踏实的人。不必用语言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你孝敬父母公婆,孩子看见了,他将来就会有样学样,反之亦然。路边的玻璃,你弯腰捡去垃圾堆,那么你这个行为就是“善举”,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善”的种子。或许你的工作不是很高尚,但你兢兢业业去做了,你就给了孩子“认真”的品格,带着“认真”品格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是优秀的。父母教儿几乎是无需说,只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因此,惟有多做。
    父母只有充电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作为孩子家长的我们,其次一定要搞懂当今需要做怎么样家长这??最关键的问题。整个世界就如橄榄核,大智大愚就如核尖,凡夫俗子如核的中间居多。为人父母,不必苛求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如果孩子将来幸福、快乐,自食其力,那么,我们的任务就完成,就是懂爱会爱的合格家长了。?第一、做一个榜样型的家长。配合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子女的表率,和子女一起互相监督、勉励,共同进步。第二、做一个监督型的家长。作业督促:每天晚上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无力指导,看对错,看是否改正,相关的作业,睡觉前督促收拾好作业,早上起来督促早读。孩子的上网情况,问题比较大,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希望家长谨慎对待该问题,我不做具体要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三、做一个细心型的家长。学生的喜怒哀乐常常表现在脸上,行为上、家长应从一系列的变化中探索子女在校的表现情况。以下情况属不正常现象,家长发现后应及时了解真相,对症教育;并将情况通报班主任。第四、做一个自律型的家长。学习需要集中思想,集中精力,不要让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干扰影响到孩子;读书需要心静,做家长的有时就得做出牺牲。比如一些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玩麻将、看电视、打牌等严重干扰孩子学习的事情。第五、做一个配合型的家长。寻找教育孩子的最好办法,电话号码如有变动,请及时转告老师,如果能常常查看联系,效果会更好。 
  父母只有充电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作为孩子家长的我们,再次一定要要搞懂当今需要做好家长的硬道理和基本规律。第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第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其一、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其二、中小学衔接,你准备好了吗??12—15岁,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也叫心理断乳期、青春叛逆期、发展危险期。这一阶段,孩子与父母吵架、离家出走、自杀、犯罪的最多。?据调查:43%初一新生不适应。?孩子即将面临“三大变化”:生理变化(性发育成熟,对异性好感);心理变化(渴望独立,自我感觉长大了);学习方式变化(需要提高自学能力)。?初中阶段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多三大三快两少”。“三多”:课程多,书本多,老师多;“三大”:知识难度大,学习压力大,身体心理变化大;“三快”:老师授课进度快,生活节奏快,孩子的情绪变化快;“两少”:老师“管”的少,“盯”得少。其三、人的成长是一段由浪漫——精确——综合,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的充分发展,精确阶段是没有结果的。其四、、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第三、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好多家长并不知道,自己在认认真真培养一个“寄生虫”,扎扎实实打造一个“小霸王”,兢兢业业造就一个“窝囊废”,辛辛苦苦养育一个“白眼狼”。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各位家长朋友,如果你们真心希望培养一个高素质的孩子,那就从小下大气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吧!如果你是一个读书人,我祝贺你,我敬重你,这是你自己的骄傲,也是你孩子的福分;如果你以前不太喜欢读书,我提醒你一定要补上这一课,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永远不晚。你要明白一个原则: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最好办法是家长首先要养成读书习惯,让孩子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首先热爱学习。请大家记住:父母只有充电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