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悟】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很担忧

标签:
中国教育担忧教育 |
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很担忧
当我看到中国教育人博客王汉国老师的《教师被反扇耳光谁之过?》一文后,为中国教育的未来着实让人担忧。陕西安康市一中学英语老师胡某,上课时提问学生韩伟,因回答问题答不上来对其扇了几个耳光,结果学生反扇了她一个耳光,致其耳膜穿孔。这件事发生以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这件事开始校长要求家长赔偿老师的医疗费、租车费、误工费等,但后来确认事件的主要责任在老师,于是学校退还家长的垫付金,并要对老师进行进一步处罚。事实上,教师在成绩和家长面前扮演了“夹心饼干”的角色,法律也明确规定“不允许老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但没有规定不用成绩作为考核老师优劣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哪个老师愿意去体罚学生啊!还不是成绩给闹的。只要学生没有捣乱得没法收拾,教师很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自己也不会惹祸上身,但为什么教师在不该出手时就出手了呢?其根源还是分数的指挥棒在作怪吧。这位胡老师完全可以在学生回答不上问题的时候让他坐下,但她可能是出于让学生学好的初衷下打了学生,这种现象在应试教育下很普遍。但后果很严重,结果自己赔上了医药费,还面临学校的严惩,你说胡老师冤不冤?
当我看到中国教育人博客张立杰老师的《教师频繁自杀,谁最痛?》一文后,为中国教育的未来着实让人担忧。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未满30岁的高三年级班主任赵鹏服毒自杀。他留下遗书称,活着太累,每天无休止的上班让人窒息,工资只能月光,决定自杀离世。据悉,赵鹏3月份的工资为1950元,包括1450元基本工资和500元补助,而4月份没有补助,只有基本工资。(5月28日《新京报》)赵鹏自杀的阴影在我们心中还未曾逝去,我们还在为那个年轻的生命伤感的时候,近日网上暴出的另一个更加年轻的生命的逝去,又一次剌痛了我们。海南省三亚市一所中学一黄姓女老师今年3月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被发现在宿舍内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受到学生的恐吓和威胁,而且称“学校故意安排我做那么多活,我都累垮了”,家属由此认定该女老师之死和校方给其太大压力有关,并向校方提出赔偿要求,但校方在支付了抚恤金、安葬费等9万元之后便再无下文。该名自杀的老师名叫黄芬(化名),出生于1988年10月4日,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人。2007年从澄迈中学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取得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7月毕业后分配至三亚市一所中学,从事高中信息技术课及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并担任高一(7)班班主任。张立杰老师接着又写道,由于工作环境闭塞,以前我从未留意过教师自杀事件,偶然听说,也总觉得有些耸人听闻,未曾深刻思索过,也没有考虑过教师自杀事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问题。上网查阅教师自杀相关信息,却着实吓了我一跳,全国中小学教师自杀事件大约平均每月发生10次,一年内约120次,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120位教师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人世。120,不是一个大数目,可是相对于我们的教师队伍来说,也足以令人震惊。
当我看到新浪博客宋若谷老师的《为中国大学的未来,很担忧》一文后,为中国教育的未来着实让人担忧。近日,晨报报道,上海某著名大学二本仅342分。342分是个什么概念,每门57分即可,60分及格制,已退出历史舞台了?。二本如此,三本如何?一专,二专,之入学分数可知矣。上海如此,二线三线之城市的大学招生分数情况可知矣。中国大学的大规模扩建是在上世纪96年代开始的。其主要原因:‘大学嘛,不大,能叫大学吗,’(若谷先生有个小外甥,在青岛一所一般大学读大二。有一次小外甥去省城,参观了省城的几所大学,回来见面的第一句话:“老舅,我这一次真的长见识了!你没看见省城各大学的规模有多大呀,真真了不得,真真了不得。”看到孩子的那种惊叹,两目放光的那种羡慕之惊叹,若谷先生心中悲哀至极,悲哀之至极无以言表!。只淡淡回应‘大学嘛,不大!能叫大学吗’!?)。要赚钱,搞扩建(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大学的楼房建设,是世界排名前十位,而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所需要的软件硬件则是世界排名五百位之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学的收费政策,使大学一哄而上,大搞扩建,不仅大,还要高,还要全,什么体育馆,绿化地,一应俱全。“钱从何处来?只向学生要。”“不管你是偷、抢、还是省吃俭用,只管拿钱来!拿钱了一切ok.”大赚学生的不义之财,使中国多少家庭,债台高筑,把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当成摇钱树!。于是乎,全国大学扩声一片。大量的学生出国留学,使本来有限的生源,更加稀缺。中国大学的不良学习环境,逼迫稍有条件的家长们,不得不让孩子远走他乡,远离父母而出国读书。目前,出国留学已占国内很大名额,而且相当大。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就留不住人呢?他们为什么就不愿意留在国内而非要出国读书呢?这些现象,难道不值得各大学的校长们反思吗?!可是,到现在,中国的大学的规模仍然在扩大!仍然在盲目的扩招!
以上三个案例说明了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引发的后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整个社会的资源人口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的年青一代面临社会竞争、家庭责任等等巨大的压力,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人,当基本生活条件都不能满足的时候,所谓“功利”也是一种必然。另外中国教育的真正问题,也不是什么人云亦云的所谓死板的教育模式,而是无能甚至腐败的高等教育。我们扎实的基础教育其实是一个优势,西方过度放纵的教育方式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后果,而中国高等教育失败的责任也不仅仅在教育者一方,学生自己也有同样的责任。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吧,上网,打游戏,谈恋爱,考试的时候就靠各种手段蒙混,四年下来除了一张文聘就全是胡混,大学不但没学到东西,甚至连高中水平都荒废了,这些大学生的平均水平还真不一定比得上人家专业技能学校出来的人。为了转移视线,把高等教育和社会的责任简单错误地推给基础教育,各种教育“改革”名目百出一派乱象,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自毁长城。而很多人把自身学业荒废懒惰无能的责任,全部推卸给社会和教育者,同样也是一个悲剧。而教育没有教给我们认真考察事实,加以独立思考,只知道人云亦云简单臆测,就是造成这类认知误区的原因,而这些认知误区可能会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更大南辕北辙的后果,甚至是可怕的灾难……
中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中国顶级大学的教育,无论在文化还是政治层面,都非常有能力输送出拥有创新,批判性思想,独立学术能力的人才,更不要说对于各种基本技能掌握的信心。国内外著名学者都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有点儿像游戏“打鼹鼠”,任何尝试要不同于默默无闻之辈的同学,都会被大家砸脑袋。更令人可悲的是,这种教育体系还不断地压制那些非常有个性的同学。而中国历史上,对文化或者学术方面的压制从来没有过停止。所以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估计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很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