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悟】教学合一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标签:
陶行知教学合一教育 |
教学合一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回归于生活的教育,是以生活哲学的社会观为思想根据的。“人的在场”是这种社会哲学的根本。在生活哲学中,“人”―
活生生的有生命个体被确认为社会存在的前提和根据,有生命的个体人存在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社会本身就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切社会的变化不是社会规律的自行运动,它只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动力,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一切社会存在的合理性根据就在:它为人的活动的开展,为人的生活的提高和完善,为人的生命潜能充分展现,为人的诸种特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等的普遍发挥提供条件。它以人的生成和完善为其使命和目的。教育的根本要旨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已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通理。教育本姓“人”。为此,“以人为本”对于教育来说是不言自明的。可是现在,不是很多人都在批评“教育忘了人”,揭露教育中的“人学空场”吗?说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真是忘了本,变得与人相疏离、不大认识人了。这样的“教育”所葬送的远不止一代人。
教学要合一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也是进行生活的教育,就一定会成功。因此,教学要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已学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完成规定工作的能力。因此,教学合一的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不仅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而且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要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首先是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大家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其次是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能否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又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再次是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好的教学活动要注重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主体活动的发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最后还要看能否恰到好处地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媒介。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像组织与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加法与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有创造性、新颖性与灵活性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使自己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而这一切都是以人为本。因此,生活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要合一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学合一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