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悟】有责任心的才称得上好老师

标签:
陶行知教育责任心教育 |
教育部的责任是育人,学校的责任也是育人,老师的责任更是育人。要育人就必须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负责任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每个成员一定要有好德行——为师之道是教书先教人、育人先正己;好学风——要做真人、办真事、说真话、写真文、教真书;、好态度——认真态度、也是应有的态度,学生及其学习尽心尽责;好情感——把爱生作为衡量师德的一把基本尺子,尊重每一个学生,“亲师”必是“严师”。为人师者,师德很重要,情商很重要,责任更重要。
做一个肩负责任的好老师。陶行知之所以放弃大学教授优裕生活而奔赴贫穷落后的农村办乡村教育,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心。陶行知把自己的工作,同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我们不要求普通教师都要有教育大家那样的思想境界,但要求每个教师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一点也不过。都说教师是良心工作,这个良心不是靠领导管出来的,要靠自觉,要靠自己的领悟。尤其是一线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不负责任就是误人子弟。陶行知身体力行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更是我们老师的光辉典范,即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美德也不能丢。陶行知说,你若是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怨天尤人,也不会得过且过。他要求教师既有非金钱所买的最高尚的精神,不要“靠金钱而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他说,“如果全国教师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的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生命”。因此,今天的老师必须要有时刻为祖国、为人民献出毕生精力,甚至宝贵生命的信念,要有立志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和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感,如此才能够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