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优质课条件教育 |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唯有一流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教学,达到优质教学的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追求目标。老师只有看懂教材看穿看透教材才能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深入浅出;老师只有把教材钻得深才能悟出来的道理透彻,讲起课来简单,讲在点子上,一语道破;老师只有独创性的思维才能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老师只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既是专科领域的专家又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老师只有富有灵气的善于激疑布惑才能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老师只有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老师只有富有教育的智慧和机智才能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老师只有丰富的教学特长,才能对某种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因此,大力推进和提高优质课堂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优质课堂教学是应该是一种体现全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过去很少研究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课堂教学,所以对到底什么是优质课堂教学、怎样组织优质课堂教学等缺少深入的研究,总不是十分清楚明白。本人以为,一堂优质课堂教学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的。你所进行的优质课堂教学,无论是课时多少,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对知识的说理、案例的分析、对讨论的组织,都必须集中在特定的主题上,必须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不宜多主题,更不宜无主题。老师站在讲台上一定要全情投入,善于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课程内容表达的情感当中,让学生受到了感染,这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情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力,从而把知识转换到能力和方法上来。因为知识是不能通用的,而能力和方法是通用的。知识,无论什么专业知识,总有它的局限性,而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没有的知识可以很快学会,从知识到能力就是一个过程,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工作的方法,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也就是哲学上常说的,眼光比知识更重要。作为学生要从老师教什么当中,悟出自己应该学习的东西来,就是眼光、方法。
三是要有一个好的设计策划。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和现有的案例,对教学组织、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精心策划。如何进入,如何展开,分几个阶段,讲解案例要多少分钟,组织讨论要多少分钟,有哪些教学环节,如何把握教学重点,等等,都要制定详尽的方案。设计上下足功夫,组织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知识内容的训练和感悟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自由去谈、去读、去体会,不要老师包办代替,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感悟能力。作为老师要多读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握和挖掘课程资源,大胆让学生质疑,对学生个性化的训练要到位,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特体验,在知识和精神上共赢,达到如味、如化、如神的教学效果。
四是要有一个好的讨论。教学的主旨在于启发,组织讨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在讨论中去感悟,去理解,先整体认识,再细细品味,走出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怪圈。优质课堂教学的成败与讨论的好差关系密切。要按照能驾驭、会引导、善把握的要求组织好讨论。议论风生而不偏离主题,在争相发言中将讨论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不求众口一词,但求认识升华。其目的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堂教学内容。当然要求老师在参与讨论中不能随意,要注重细节,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评价语言上的多样性,更要有驾于讨论的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五是要有一个好的总结讲评。是见老师功夫的一个环节。好的总体讲评必须是画龙点睛的点睛之笔,必须源于学生的讨论却又要高于学生的讨论发言,要能把大家的认识引领到一个新的境界。同时,话不宜过多,必须句句说到点子上,句句都有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进取,永葆青春和激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让学生将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使优质课堂教学充满着本色的活力与生机。
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好教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优质课堂教学,各持己见,各不相同。以上笔者一点思考、一点体会,供大家思考。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欢迎期盼大家都来讨论研究如何搞好优质课堂教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