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之六】回归自然

标签:
教育 |
回归自然
著名音乐家“幸韵”老师的评语引发了我的深思,她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平凡人的良知,正常人的责任感告诫我们要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品味自然;她从一个艺术家崇拜追求自然的精神境界和忘我无私顺其自然的人格魅力来警示我们保护自然回归自然才能顺其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保护人类的生命。人类享受大自然同时,要恪守万物自然的价值理念,才能真正形成安静和谐的环境;人类享受大自然同时,要感谢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恩惠,生存环境就是造就人类思维的根基,“要有自然之趣便脱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人的法则其实是最小的。所以,顺其自然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人生如果真能够顺其自然,那么人就从必然王国进了自由王国;人类享受大自然同时,要领悟大自然蕴涵着的许多哲理和启示,就像月亮,月圆月缺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独自生活的蜜蜂,讲究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花蕾初生的光彩转眼间化为死寂的干枯!蝶儿在一季热闹的夏后,也会僵死在花儿的冷香里。?生命虽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光彩,便可称得上永恒。
回归自然就是守住我们的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从小的范围来说,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份正常的感情和一份可以和家庭生活平衡的事业,财务上独立自由。从大的方面来说,你的存在能让周围的人乃至世界?变得更好,有信仰和理想,并能为此奋斗。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和满足感应该源自于对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对自身价值的自信与肯定,源自于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内心富足和心态平衡。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浑成,质朴无华,然而正是受此启发,人类才发展起了建设科学,建立起了现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日夜奔腾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导人们如何理解地球的重力、运动的惯性力等许多道理,教会人们如何开发利用大自然的潜能吗?金属,给人类的灵感就更多了,这类看起来很坚硬的东西,被火融化后竟能按照人类的需要变成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明白了各种物质都有熔点,都能进行形态和能态转化。浩瀚的宇宙中,伟大的自然界无不给人以启示、以振奋、以精神。人们根据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蝇眼摄像机;根据鹰的滑翔技巧,发明了滑翔机;根据蝙蝠和海豚的声波探测,发明了超声波雷达;从虽然渺小,但非常团结的蚂蚁身上,学会合作;从生活在沙漠,以长出尖锐的刺来适应险恶环境的仙人掌身上学会坚强。人类的每一次探索,都会对大自然这个词有更感性、更深刻的认识。
回归自然就是提升我们的境界。有人说做人的境界,不是复杂,而是简单和真实。就像水很简单,但水很深刻。还有人说人生苦就苦在常常不能顺其自然,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几乎正确但不全面。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坦然,自如,心安理得。人生最美的也是坦然。古人崇尚做人“为君子之境界”,并称大自然中的“梅、兰、竹、菊”为四君,于是文人墨客或故做风雅者便尊请其进入书房,或嵌在屏风中。当然,不是敬四君子的人都做到德、行都如四君子,尊请四君子,悬挂四君子图的人中,也许有谦谦四君子,也许有以此为鞭策的人,也许还有故做风雅的伪君子,虽然把四君子图请进书房,却没有将君子的品行和美德刻在心上。“梅、兰、竹、菊”四君子代表的就是安静坦然。人生在世,美貌、权力、财富、名誉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人应该学会安静坦然、顺其自然地活着,越是刻意追求反而会被其所累,迷失了自己。人生其实就像一个舞台,也许你天生一副笨嘴笨舌的样子,那是你的本色,何必忧心忡忡;也许你天生一副多情善感的样子,但绝不要违背内心显示你的坚强……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可爱。山鸡披上孔雀的羽毛,不是凤凰;小鸭学着天鹅的嗓子,也永远成不了歌王。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造物主给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天性,你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把自己的天性发挥到极致。人活着必须安静坦然、顺其自然,依照不同的能力和兴趣,得到不同的成功和成就。我们的社会,潜藏着一种刻板的错误观念,成功就一定要怎样怎样,幸福就必须如何如何,似乎只有达到某个标准的人才算成功幸福。其实,人生不是比赛,幸福和成功也不需要终点。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在事业上很成功的人,他们的生活未必幸福;在生活上过得愉悦自在的人,未必拥有庞大的事业。只要你能认清这一点,你就会肯定一个事实: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是能接纳自己和肯定自己,让一切顺其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如何判断自己的行为呢?首先,要经常审查自己的潜意识,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很好的境界里,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私心,是不是有偏见,是不是时时顾虑着自己的声望、得失;如果这些暧昧之心都没有,乃为平静。这时,你就平平静静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乃为有德。所谓功德是无法计算的。计算之后就无功德了。做了好事,希望别人感谢,功德去了一半;做了好事沾沾自喜,功德就没有了。万事要取其自然,自然才有高境界。
回归自然就是寻找我们的道路。阿宝、李玉刚从星光大道走来、王宝强从建筑工地走来、旭日阳刚从农民工队伍走来、包括人民表演艺术家赵本山从东北二人转走来……他们的精彩,不是说他们有什么嘹亮的歌喉、精彩的表演,而是他们本身的故事让人敬佩,让人鼓舞。他们都是推崇真实的、有机的、自然的表演风格——真切、自然、生活化,看他们的表演仿佛没有在表演,给观众印象是逼真、自然、亲切,具有一种“亲近感”和“认同感”;他们对自然的真实反映是以生活为原型,从中选择、提炼,再以生活化的形态,艺术地加以表现,将艺术与技巧隐藏到生活的背后,融入生活之中,是看不出技巧的技巧,表演达到“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的自然境界,表演上顾盼自如,从容不迫,没有“做戏”的雕琢痕迹。同时,这种“自然”,决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拟,而是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对表现技巧、对电视电影与舞台两种表演的不同分寸的娴熟的掌握上;这种“自然”,也是在他们对人物有了深刻理解之后,在对人物的每一动作细节作了精心设计的基础上产生的艺术的自然。从生活自然中出发,寻找自然,回归自然,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走到现在这样的辉煌成就,要付出的汗水与勤奋是可想而知的,机会只给这些有准备懂得自然的人。综上所述:一切人生和艺术都从自然中走来,再走进自然中,最终回归自然中。
自然,伟大的造物者,时刻都在给予我们无限的启迪,带给我们深刻的道理,只要我们去观察去感悟就一定会有收获。教育是心育的过程,只有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达到育人的结果。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却缩短了过程,追求结果,甚至是没有过程直奔结果。这种学生在学校生涯的“失败体验”,已经彻底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被“分数”打倒的同时,他们也在心理上打倒了自己。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作业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力训练的负担太轻!这完全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学生是生命,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绽放;学生是花朵,给他们阳光,他们就会灿烂。雕塑心灵,让人们感受到教育艺术的无穷魅力。一个优点,就是一个梦想;一个优点,就是一份自信;一个优点,就是一份美丽。只要我们有一颗平常的心,不过分在意功名,不念念不忘过去的成绩。对成功不过分强求,安于平凡的小事,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会时时把自己的心态归于零,踏踏实实的做人,达到自然而然、顺势而为的境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人为善。信奉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待人要真诚。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才可谓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