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书育人靠素质过硬

(2011-01-11 12:37:06)
标签:

教育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作为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在抓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着力抓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出人才、出成果,为全面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服务。
  教师之所以要坚持教书育人,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很不容易的。教书育人是作为学校教师的一项根本职责,身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建设的好坏和个人进步的快慢。因此要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主要在于有“六靠”。
  一是靠知识。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相比较,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科技发达了,网络普及了,择业素质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才愿望强烈了,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每名学生的期望值都很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素养,力求做到“求之有给、问之有答、授以真知、解以真谛”,在知识素养上成为学生的良师。有了丰富知识,教师就能在内心充满如火一般的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克敌制胜”的决心,这样才能在“素质教育”面前打好攻坚战。
  二是靠感情。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爱就是投入感情,靠感情教书,就是要爱学生。俗话说,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教师爱学生,学生就会从教师身上感到的温暖,把教师当作贴心人,才愿意把心里话讲给教师听。为什么有个别老师课上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知生不真,爱生不深。有的认为在学生面前要保持一种威严,让学生对自己有点畏惧感,所以对学生不太近乎,不太热乎,摆出一副比学生高一头的架势,对出了问题的学生动不动就训斥,这样是教不好学生的。只有端正对学生的根本态度,对学生倾注深情,真心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才能得到感情的回流,心灵的回应,才能了解到学生思想深处的东西,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是要靠法规。国有教育法,学校有规章制度。我们常讲:“方法不多有法规,思路不清有规章,经验不足有制度”。法律和规章制度是规范教师和学生行为举止的准则,管理教学的依据,作为一线教师,只有把法律和规章制度作为管理教学的基本遵循,任何时候都不离开法律和规章制度另搞一套,学校管理才能步入正规。要废除与法律相违背的土政策、土规定,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自觉做到:教师按法律和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按法律和规章制度运转,人员按法律和规章制度行动。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爱护学生就是正确处理教师职业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是实现教书育人目的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爱护,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应有的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但是学生能够把它接受下来并且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需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矛盾斗争过程,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通过严格要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爱护之情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不严格就体现不出爱护,迁就纵容学生,等于误人子弟。名曰爱之,实则害之。怎样把爱护和严格统一起来呢?概括起来,要做到“熟”、“准”、“强”。所谓“熟”,就是亲近学生,熟悉学生,掌握他们的家庭状况、社会关系、优点长处、缺点弱点、爱好个性、思想特点等,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准”,就是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讲授知识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弄清楚从哪里作起点,最高要求应达到什么程度。所谓“强”,就是教育性要强,所讲授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有用的、先进的;知识内容应当是有说服力、感染力、鼓舞力的。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强调高标准、严要求,讲究理想人格的完美形象,而不能满足于低水平、得过且过,让学生崇尚高尚的、先进的品德,而不能追求低级趣味的、颓废的东西。
  四是靠科学。教学育人是一门科学艺术,,又是一门艺术。要讲究科学,不能盲目蛮干。有些教师研究探索教育规律不够,管理方法简单,通常是用小恩小惠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用疲劳战术代替科学学习,用打骂体罚代替严格管理。结果,有的把学生吓跑了,有的把学生带傻了,有的把学生带懒了。科学的教学育人就是要按照教学规律、学生思想变化规律、人的生理规律等,因人施教、因人施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也许不能改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不能改变整个社会潮流和舆论,但我们能改变学生,只要我们不推卸、不躲避、不畏难,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作为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
  五是靠传统。传统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至理名言都是我们中国教育的精髓。我们有责任继承良好的教育传统,并通过教育实践,不断发扬光大。我们向学生灌输的首先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文明传统,我们的唐装,我们的京戏,我们的汉语,点点滴滴全是我们的文明。运用传统教育学生是增强学生奋发学习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文明古国本色的“传家宝”,让学生记住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始终保持浓厚的爱国情感。并不否定当今电信设备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完善,导致了信息社会的姗姗来临,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大的系统,教育、科学和社会日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教育从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从单一化、古典化向多样化、现代化转变。改革的时代,给教师带来了勃勃生机;在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总量迅速增加的挑战面前,教师的任务已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科研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意识。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日益朝着综合和边缘的趋势发展,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错和包含,使教师专业分工的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教师的要求焕然一新。传统的文质彬彬的那种教书先生的智能结构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如何继承发扬并改革发展过去好传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
  六是靠形象。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形象就是威信,形象体现素质,形象重于生命。教师树立良好形象,既是无声的命令,更是团结学生、凝聚学生的“磁石”。作为学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帜,作为教师要有一种为人师表的形象,以便让学生鉴别和模仿。教师必须做到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思想敏锐、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待人和气、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要严于律己,勇于自责。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事事通,精明的脑瓜也不可能样样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教师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善于改正。这样不但不降低威信,反而会提高威信。教师知错改错,勇于自责,也能给学生以具体生动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事物具有双重性以及错误一旦被认识和改正就可以转化为正确的客观真理,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战士。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给学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身教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信念,加深学生对接受教育的感受,从而转化为他们的本领和技能。教师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带头不做。要求学生不吸烟,教师自己不在公共场所和学生面前吸烟;要求学生不喝酒,老师自己不在学生面前酗酒出洋相;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教师自己首先就应当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和家庭关系。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言行要有很强的典范性,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能力去影响、感染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甚至可以说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书育人靠素质过硬,素质过硬来于教师自身的修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