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65:离离水上草——北大日记(307)

标签:
365教育北大 |
分类: 家在燕园 |
现在燕园的未名湖虽然依旧景色怡人,但是有些景色却是再也见不到了。
在我们小的时候,春夏之际,未名湖上会漂浮着一团团青草。这些青草被仔细地用竹子编织的框子框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些青草是用来喂鱼的,当时未名湖和燕园的水系十分丰沛,水中的鱼也很多。鱼吃了这些青草,会长的很肥很大。到了一定的时间,未名湖的水会被抽干,湖中的鱼被工人捞上来,凡是在北大工作的教职工每家都可以分到。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这些鱼可以说的上是美食的原料了。
即便是割青草喂鱼这样的工作,也还是需要有心人来完成。我总是感觉到,那时学校里工作的一些工人——教职员工中的校工,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更为用心。办公楼前的柏树,总是被修剪的整整齐齐的;校园里的马路也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教职工家里的住房若是什么地方需要修理,来的维修工也是十分的认真。
可能,那时人们对于体力劳动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的态度和现在不一样,有一份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北大校园里,即使是校长、著名学者和大名鼎鼎的教授,对于校工也是很有礼貌的。比如,由于北大当时上下班都以钟亭的钟声为标志,每天去钟亭敲钟的老工人就住在办公楼里。每到敲钟的时候,他都扛着大木槌从办公楼步行到未名湖边上的钟亭,器宇轩昂。办公楼是学校领导们办公的地方,学校的领导见了他,都很客气地打招呼,他的耳朵有点聋了,有时未必听得到,他们也不责备他礼数不周。
学校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这样对待校工,自然令他们对于北大有很大的归属感。把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当做自己家的一样,辛勤打理,兢兢业业。
所以,未名湖的湖面上才有那些整整齐齐的青草飘着;所以,我们每年有鱼可以吃;所以,才有燕园的草木茁壮,繁花似锦。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怀念那时的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