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65:知己与虚名——北大日记(287)

(2016-07-20 17:28:39)
标签:

365

文化

杨绛

分类: 大千世界

平日里,我手边经常放着杨绛先生写的一些作品——小书。尽管现在出版社已经出版了9卷本的《杨绛文集》(我家也有),我还是喜欢读她写的单本小书。主要是读起来比较方便,很多时候,读这些小书,宛如在观察“我们仨”的生活,品味他们的所思所想,给我很多启发。

这天,我随手翻开《我们的钱瑗》这本书来读。钱瑗是钱杨两先生的独生爱女,北京师范大学的外语教师,为人正直,工作勤奋,学养深厚,是一位深受学生和同仁爱戴和尊敬的好老师。可惜,因病英年早逝。这本书是她的好友、同事和亲人回忆她的纪念文集。杨绛先生痛惜爱女,为这本书选取了所有的照片,也写下了一篇小文《尖兵钱瑗》做序。

在这篇序言中,杨绛先生写了一段话:“我们夫妇常说,但愿多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识的人闻名,人世间留下一个空名,让不相识、不相知的人信口品评,说长道短,有什么意思呢?钱瑗免得此厄,就是大幸。她还得到许多学生、同事、同学友好的爱重缅怀,更是难得。”

这段话,语气非常谦和和谦虚,虽然是写钱瑗的,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钱杨两位先生的人生观。他们并不看重虚名空名,但是看重知己。因为虚名很多时候是“浪得”的,很多不了解他们的人慕虚名而前来,对于他们的学问和生活信口品评、说长道短,真是很无聊的事情。杨绛先生去世之后,她生前预见到的这一幕好像上演了一部分。但是,真正了解、理解、钟爱、尊重他们的人是大多数。

钱杨两位先生,文如其人,绝少在文章中板着脸说教,但是他们为人处世的一些原则和想法在文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令人深思和动容。“愿得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识的人闻名”是一种人生态度,知己总是少的,所难免寂寥;不相识的人总是多的,但是那种暂时的热闹没有意义。

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我们愿意与少数的知己结伴而行,而绝不让虚浮的泡沫把足迹淹没。

202@365:知己与虚名——北大日记(287)
永远的“我们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