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65:带孩子到香港打疫苗说明了什么问题?——北大日记(274)

标签:
365健康疫苗 |
分类: 经济时评 |
寒假时去香港,在飞机上遇到一群高中生。坐在一起和他们闲聊,才知道他们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到香港去参加一个外国举办的英语等级水平的考试。我问他们:“这个考试内地也有啊?为什么不在内地考?”他们回答,因为那一阵子内地的考试有造假和作弊的嫌疑,导致录取机构不承认考试成绩,为了万无一失,学校组织他们去香港参加考试。
这两天,因为内地部分地区的“疫苗”问题,“带孩子去香港打疫苗”又成了风行话题。昨天连钟南山院士都提到这个话题,他建议如果能够通过正规的渠道,在正规的防疫部门使用正规的产品,还是在内地打疫苗。
这两个例子,使我联想起过去几年,内地人到香港买奶粉的情况。还想到一个更广泛的话题:“内地人有事就往香港跑”。内地奶粉不安全,到香港去买;内地考试有作弊嫌疑,到香港去考;内地疫苗不安全,到香港去打疫苗。反正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到那里去也不很困难。
这样一来,香港成了产品质量安全不弄虚作假的最后一道屏障。或者我们可以说,好在有香港!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香港来说,自然是利弊并存。在提升口碑方面是好事。虽然说香港近年来有经济下行趋势,商业方面不是很景气,但是诚信守法的根基没有动摇。内地人前往香港无论是购物还是打疫苗,都有助于提振香港的消费需求。但是,如果内地人都带着孩子蜂拥至香港打疫苗,又会最终出现奶粉限购的情况,一个小小的香港容纳不了这么多儿童对疫苗的需求。
对于内地来说,“有事就往香港跑”实为权宜之计。能够带孩子到香港打疫苗的毕竟是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家庭。那些老少边穷的地区的家长,自然不能够带孩子到香港打疫苗。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严格把住产品质量关。特别是在涉及公共卫生的药品安全方面,大意疏忽的事情切不能屡屡发生。从全社会来说,要建立诚信社会风气,让坑蒙拐骗的行为受到法律的重罚和严惩。
香港今天在诚信守法方面的声誉,也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过去的香港,也曾经有过诚信方面的不良记录。但是在认识到其危害之后,全社会上下从制度、舆论和风气方面日积月累不断努力,终于构建起诚信的基础。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举措和信心。
有一天,内地人再去香港,不是因为“有事儿”,而是因为“有闲”和“有钱”,那对于香港和内地来说,才是真正的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