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船长是否该获救:“东方之星”沉船遇难者21日祭——北大日记(183)

(2015-06-21 22:06:11)
标签:

时评

东方之星

船难

分类: 大千世界

                                                      (一)

201561日晚9点半,名为“东方之星”的客轮在航行至长江湖北石首段时,突遇龙卷风瞬间翻沉。当时船上共载有456人,包括游客405人、船员46人、旅行社工作人员5人。交通运输部于2015613日宣布,经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最终确认东方之星客船上实有人员454名,获救人数由最初公布的14人确定为12人,全部442名遇难者遗体均已找到。关于船只翻沉的具体原因,有关部门还在调查之中。事故的发生令人心情无比沉痛,但是有些问题还在讨论之中。

12名获救者中,包括船长和一名船员。就此,公众展开了争议。一方面的观点认为,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船长不仅对于船只的安全行驶负有责任,而且一旦船只遇险,船长也有责任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和实施救援。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名的船难“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事件中,船长是与船只共存亡的。另外一方面的观点认为,翻沉事件发生的太突然,船长根本来不及反应。他之所以能够生存,在于事故发生时,他位于的驾驶舱处于船的上方,而且他处于清醒的警觉状态,所以可以获救,对于船长不应责难。据说,这位船长一直是优秀工作者,平时工作勤勤恳恳,数次受到表扬。无论如何,面对442人遇难,对于船长获救和生存,还是有不少人不能释怀。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二)

很多事情不能假设,但是为了分析问题,我们假设一下。

如果,“东方中星”是逐渐沉没的,像“泰坦尼克号”那样,对于船长和船员来说,有更为充分的救援和撤离时间,比如说有几个小时,一个小时和半个小时。船长会如何做呢?有些船长,可能像数年前发生在意大利和韩国“岁月号”的船难那样,置沉船和旅客于不顾,自己先乘坐救生艇逃生了。这种船长是应该受到谴责的,至少是没有履行职责,没有忠于职守。

但是,如果灾难的发生,像“东方之星”这样,只有几分钟几秒钟的时间,甚至连几分钟几秒钟的时间都没有,那么船长的反应只能够依靠人的本能了。这几分钟几秒钟之内人的本能是下意识的求生。有没有在几分钟几秒钟之内也能够完成的救人壮举呢?有,但是罕见。在我国发生的一次公路车祸中,一个母亲怀抱孩子,在自己即将被汽车撞到的瞬间,依靠保护亲生骨肉的本能把孩子抛了出去,孩子获救了,母亲死去了。在汶川地震中,也有这样的事例。人们期望“东方之星”的船长也能够有这样的壮举,但是这是非常不现实的,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关于对在瞬间发生的灾难人的本能反应,还有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例。196311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昵称杰克)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遇刺身亡。当时在敞篷车上,他的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就坐在他的身边,根据纪录片记录,在听到枪声,看到丈夫倒下的瞬间,杰奎琳在几秒钟内的本能反应是爬出车外,之后才是返回来抱住丈夫。杰奎琳对于丈夫的爱少吗?一点也不少。如果有可能她一定要救护丈夫,但是她的本能就是如此。据说,杰奎琳之后看了这段录像,痛哭不止,伤心不已。这其中,既有对丈夫不幸遇难的沉痛,也包括对于自己求生本能的羞愧和懊悔。

无论更加具体真实的情况如何,如果事故给予船长只有一瞬间的处理时间,他本能地求生,不应加以责难和苛求。因为很多特殊情况下,人不能够对抗自己求生的本能,这是人不能胜天的地方。我们一般对于“人不能胜天”的理解只限于人不能对抗大自然,其实,也应该包括“人不能战胜人的本能”。

 

                                                                    (三)

依靠人的本能在最后阶段决定事情的结果,是处理问题的“下游阶段”,而更好的更稳妥的处理问题方式,应该在“上游阶段”。 

在现实中,会发现,我们在很多时候,对很多问题的功败垂成的处理上,更多地是依靠“下游阶段”的即时反应和临场发挥,而不是依靠“上游阶段”的大量的谨慎的预防性的措施。

说句不客气但是形象的话,这就像看中国男足比赛,我们对于比赛取胜通常是没有把握的,最终是否能够获胜就要看哪个队员能够于电光火石之间灵光乍现,临门一脚了。在充满了偶然性的体育比赛中,这也不足为奇。但是在重大事务的处理上,就不可以靠临门一脚了,或者说不可以靠人的本能了。

 以“东方之星”船难来说,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和重视气象预报,如果船务方面能够谨慎从事,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冒然前行,灾难是否能够避免呢?与它一起出发的另外一艘客轮,因为缓行停靠岸边,就没有遭遇灾难。

同样,对于最近被广泛议论的对于拐卖儿童者判死刑无期徒刑的义愤,也是针对下游阶段发力的典型。据悉,有65%的儿童是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父母抛弃孩子的问题,不建立更加完善的失踪儿童的信息联网系统和追踪机制,就是把人贩子都判死刑也不解决问题。

为什么上游阶段的工作不受重视,而对下游阶段的问题习惯于聚焦开火呢?因为,上游阶段的工作是日积月累,找扎实实,默默无闻,难度很大,需要大量投入的工作。这些工作有时短期内还不容易看到业绩和成效。而下游阶段的工作可能“短平快”——比如对于人贩子判死刑就很干脆简单。下游阶段的工作还可能出“亮点”,出“典型”——比如在某次船难中,船长舍生忘死救援旅客。必须说明,对于这样在最后关头英勇救人的船长,我充满敬意。但是,我们不可能依赖个人在紧要关头的壮举来避免船难,因为每个人都是是有血有肉有求生本能的人。

能够让我们避免“东方之星”一类船难再次发生的,不仅仅是船长本人的技术和职业操守,在千钧一发关头的智慧和果敢,还应该包括:严格的船只安全性检查措施,严格的天气预报响应机制,谨慎的船只驾驶守则——包括针对恶劣天气的预警和防范措施等等。为了避免灾难,我们不仅需要一个尽职尽责的船长,一群终于职守的船员,还需要无数个把乘客的生死安危时刻挂在心上的具体措施,而这些措施是繁琐的,啰嗦的,不厌其烦的,有时看起来似乎是没有、必要甚至多此一举的,但是,只有这些措施的具体落实,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船难的再次发生。

值此“东方之星”沉船遇难者“三七”之日,以此文祭奠他们,愿死者安息!

船长是否该获救:“东方之星”沉船遇难者21日祭——北大日记(18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