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三八妇女节女性权利 |
分类: 国民性研究 |
“三八国际妇女节”正在临近,有关女性社会地位的问题的讨论也习惯性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则特别喜欢注意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所折射出的含义,比如说,情人节如何过。
情人节是西方引入东方国家的民间节日。早先就看到过一种说法,在日本,过情人节是和一般西方国家情况反过来的,这天是年轻女性给男性送巧克力的节日。这些天,又读到一篇文章,证实确实如此,还做了详细介绍。在情人节当天,年轻女士给自己的“真命天子”——已经确定恋爱关系的男朋友送自己手工制作的巧克力。给上司送高级一些的巧克力。给男同事或者一般男性熟人送普通的巧克力。日本上班的男性职员这天还特别携带一个大点的公文包,好装女士们送的巧克力。各大商家自然不甘落后,及时推出各种档次的巧克力。我这人最爱瞎想,不禁发挥一下想象力,在我国,如果这样过情人节是否可行。
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以中国女性当下的收入水平和掌握经济大权的程度,送盒巧克力是小事一桩。平时,女士们也经常买东西送给男士们呢!这“半边天”送那“半边天”一点礼物。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是,再仔细一想,咱们中国人还真过不了这样的“反客为主”的情人节。
先看女性买给自己的“真命天子”这一层吧!中国年轻女性一旦和男友确定了关系,男友的一应生活用品的购买,多半被女朋友包揽了,皆因为男性在购物方面没有女性那么大的兴趣和挑剔的眼光。男友的日常生活也被女友仔细照料着,这是双方爱情的最实际的体现。既然这样,也无需找一个特殊的日子,自己费劲巴力地做一盒巧克力送给男友——倒不如炖一锅红烧肉来的实在——巧克力哪家商店没有的卖,香喷喷的红烧肉倒是难得品尝,最好来自男友母亲手艺的真传。
再看女性给自己上司送巧克力这第二层。这就不好说了,很别扭。公司机构的每个女雇员都给上司送,肯定会有攀比的问题。自己送的不能够太差,否则会影响上司对自己的看法,太小气了,连一盒好的巧克力都舍不得送给上司,下次晋升没有自己的份儿了。送的太好了,也不行,有用巧克力贿赂上司的嫌疑,而且闹不好上司可能会做其他方面的理解,自己先给“潜规则”开了个头。
最后再看送给一般男性同事和熟人普通朋友,就更为难了。要是送,一个办公室的男同事都要送,不然厚此薄彼容易引起不平衡。巧克力在中国还是比较贵的一种糖果,一下子送这么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善于精打细算的女性来说,不是不肉疼的。至于送给那些男性熟人普通朋友,就更难办了,送不好,对方会认为自己有非分之想或者动了绮思遐念,引火烧身引狼入室也不是没有可能。就算送给自己的潜在意中人、假想“男神”也不好,在婚恋这件事情上,女性还是矜持一点比较被人看重。还有就是中国男士中有的人“口德“不好,今天收了女士的巧克力,没准明天就在哥儿们那里吹大牛。说自己如何招人待见,被谁谁谁惦记上了,令送巧克力的女性无地自容。
所以,从日本式的情人节可以看出:(1)日本人把社会习俗和工作事务与私人感情分的很清楚,这天,一般女性送巧克力给男士,就是一种习俗,不做非分之想。女性送的坦然,男性接受的也比较坦然。(2)在过情人节上,日本人倒是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意识,女性也可以大大方方地主动地送男性巧克力,而不是被动地等着男性送礼。据说,有的中国男性结交了日本女朋友,到这天收到女友送的巧克力,有受宠若惊的感觉,想起中国情人节年轻男士们纠结的情况,真是冰火两重天。(3)无论如何,在情人节女性送巧克力给男性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日本男性对于女性的欣赏和尊重,女性可以是“受”的主体,也可以是“施”的主体。对于女性的“施”欣然接受、礼貌地感谢和真诚地感激,是男性对女性的一种健康的令人感到舒适的态度。
而在中国,以上这些都不太容易做到,中国人是把社会习俗、工作事务和个人感情混淆在一起的,绝对做不到就事论事,一清二楚。中国男性也不习惯接受女性的送礼,习惯于“施”不习惯于“受”,接受女性的馈赠就等同于吃软饭。中国男性更不习惯在公开场合表示表达对于女性的欣赏和尊重,对于女友和太太私下里可以是“气管炎”,但是公开场合还是个大老爷们。不喜欢唧唧歪歪的,不然特“没面儿”。对于女同事,竞争起来杀个天昏地暗毫不留情。对于陌生的女性,彻底来个冷冰冰不礼貌就是路人。
所以,在中国,还是过西方式的情人节比较合适,尽管这样过令男士们为难,但是这“为难”不是那“为难”,还比较容易应对。中国女性呢,也乐的这一天享受巧克力和玫瑰花,让自己疲惫的身心舒展一下。“日式情人节”这块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玉,不招来乱石雨就平安无事了。
其实,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一个宏大的主旨问题,也是一个细微的感受问题。女性在社会生活和事务中普遍和经常感受到愉快和轻松,是社会地位和权利最具体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