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意盎然(之二)——北大日记(21)

(2010-09-05 11:13:46)
标签:

北大日记(21)

文化

分类: 香茅诗影

                      秋意盎然(之二)——曹禺故居随想

    前几天,去了一趟天津。期间,抽空去了一次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故居。曹禺1910年出生于天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和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是享誉中外的戏剧大师和戏剧教育家。今年恰逢曹禺诞辰100周年,曹禺故居纪念馆也是天津市第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当中第一个建成的项目。纪念馆坐落于河北区民主道23号。今年51日试开馆。此外,坐落于故居纪念馆旁的曹禺剧场也在紧张筹备之中,不久后将亮相。

曹禺故居纪念馆是曹禺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居住的地方,为前后两座共计600余平方米的意式小洋楼。馆内拥有大量历史资料和近3000张馆藏照片。其中展出的照片有500余张,恢复性摆陈家具50余件,物件40余件。馆前铸有由著名雕塑家刘鑫创作的曹禺先生半身铜像,像高1.2,生动表现了大师的风采和内心世界。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祖籍湖北潜江。曾创作多幕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后又创作翻译了《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著名剧作。作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在天津的这座小洋楼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其少年时光。这座小洋楼里“终日弥漫着的忧郁、伤感的环境,熔铸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使他早早开始思索社会,思索人生,思索灵魂。”“他笔下的许多人物或多或少地隐含着他童年的那段经历的影子”。

在曹禺故居纪念馆,我拍了两张照片。但不是一般意义的故居纪念馆照片。我想,那一类照片比较常见。我拍的一张是曹禺故居院子里石榴树上的青石榴,另外一张是连结两栋小楼的走廊,这个走廊建造的十分独特。我想,青春的岁月,不单对于曹禺先生这样著名的剧作家,对于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对于刚刚走入校园的莘莘学子,可能都有青涩、苦闷的一面,宛如这些青石榴。曹禺先生当年在走廊中静坐,思索一切。而我们北大的学生,也可能在未名湖边小坐,思索的问题可能也是社会、人生和灵魂。历史都是在轮回中相似而又相同。我们,都是从这青涩的青春年华和静谧的思索中出发,走向一个开阔的未来——如同曹禺先生。

下面是两幅诗影。

 

 香茅诗影100903《更待秋风》

秋意盎然(之二)——北大日记(21)

                                                       石榴硕而丰
                                            唯嫌涩且青
                                            秋风指日起
                                            吹得满园红
       
                                                              

 香茅诗影100904《戏里戏外》

秋意盎然(之二)——北大日记(21)

                                                     好戏若人生
                                          悲欢苦乐情
                                          日出雷雨后
                                          后院胜前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