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测不准关系式"
(2010-10-05 14:51:42)
标签:
杂谈 |
解读“测不准关系式”
“测不准关系式”作为量子力学描述微观粒子的关系,早在量子力学理论建立后不久,便被物理学界所讨论。究竟是测不准,还是做为微观粒子群的统计描述,各学派观点争论了几十年之久。我们知道当电子速度比光速С小的多时。电动力学的基本方程是:eU=hv∕λ=mv2∕2 。有2h=Ρ*λ1 。
可是根据德布罗意关系却有h=Ρ*λ2于是海森伯于1927年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可表述为:ΔΡ*Δλ≥h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耒考虑,即定义微观粒子群的平均波长λ1=2λ2 则有2λ2∕λ=A(λ是对应共振辐射光波的波长,A是待定常数)。例如,13.6U电离氢原子光谱主振频率光波波长λ=9.1165868*10-8 m ,放电管中电子最大的速度是 v=2187690.498 m ,有对应13.6U德布罗意波长为:λ2 =3.325637*10-10 m 则应该有精细结构常数:α=A =v∕С=2187590.498∕299792458=2λ2∕λ= 2*3.325637*10-10∕9.1165868*-8≌0.0072957... 。例如,在弗兰克-赫兹实验中,汞汽的第一电离电位是4.9伏,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λ2 =12.25∕4.90.5 =5.533985905*10-10 m这时电子的最大速度为:v=1312870.401 m ,常数A=1312870.401∕299792458=2*5.533985905*-10∕2.536*10-7≌0.00437,。(上式中λ=2.536*10-7 m是共振辐射光波波长,已被实验观察到)。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提出以下问题:
1.电子的衍射-德布罗意波-究竟是一个电子,还是电子群体,所表现波粒两象性的形为。
2.电子波的平均频率是否等于光波的主振频率,两种波的关系是什么?
3.光量子或光波的能量等于E=h*С∕λ吗?还是有NeU=Nh*С∕λ=ΔmС2 ?(式中N表示电子的个数)。即光波能量是由其质量亏损ΔmС2 表示的。
4. 在电子回旋加速器的同步辐射光中,或放电管电离共振光辐射中,电子有质量亏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