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现代世界名画中的宇宙奥秘(之八)—波罗克:看不见的自然法则

标签:
文化it无法替代特殊载体微观世界 |
分类: 原创 |
波洛克于一九四六年开创了他的抽象表现主义的“滴”画作品。这些滴画的诞生,表明波罗克开始了一次表现形式的大探险,也暗示出这位画家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意识的触角,开始突破世界的表象,深入到宇宙内在精神的探索之中。在那些滴画中,波洛克彻底摆脱了具象的束缚,凭借直觉和经验,恣意妄为地在油画布上泼洒颜料,而各种颜料在泼洒过程中形成的错综复杂而又充满张力的运动轨迹,不仅展示出一种潜在的宏大结构,同时也让观众仿佛面对一幅幅大尺度的美不胜收的宇宙景象,还有一个个妙不可言的微观世界,例如《第五号·1948》(图20)、《闪闪发光的物质》(图21)、《壁画》(图22)。而这些作品无不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一种博大、永恒、深远的宇宙情怀和情调。
波洛克和以螺旋模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梵高不同,与玩味迷宫模式的蒙特里安也不同。在波洛克的作品里,几乎囊括了宇宙所有的几何创造模式,如螺旋模式、分叉模式,蜂窝模式和迷宫模式。这些模式相互交融与演变,产生了一种宏伟而震撼人心的视觉美感。另外,波洛克的作品也包含着自然分形意识,只是这种意识与蒙特里安的相比,比较隐蔽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