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世界现代名画中的宇宙奥秘(之六)——毕加索:可以折叠的空间
标签:
文化it童心未泯玩弄空间组装的世界 |
分类: 原创 |
毕加索:可以折叠的空间
1999年12月 ,在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民意调查中,立体画派的创始人巴伯罗·毕加索以40%的高票当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绝非偶然。毕加索的作品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不过,他那些用半抽象几何形态组装出来的世界,总让人感觉到在它的表象下面隐藏着什么,却又无法言说,似乎能言说的都不是它的真实所在(15图)。
人类对伟大画家作品的推崇和喜爱,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的。众所周知,毕加索对绘画时空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是他对世界绘画艺术的最大贡献。的确,毕加索不但将自己的作品从“焦点透视”的束缚解放出来,还创造了具有极大自由的绘画空间。这个空间不但具有三维空间的特征,些许还透露着多维的意味。其实,毕加索还有一个开创性的绘画理念,那就是他用作品证明空间是可以“折叠”的,且能像纸张一样多次折叠。在毕加索漫长的绘画生涯里,尤其是后期,他就像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一次次折叠和玩弄着这种空间,而且玩得相当漂亮和成功(16图)。
“空间折叠”属于物理学概念,可以追溯到世界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空间折叠”是指一种因强大的引力使空间发生扭曲的现象,就好像从一张平整纸的一端到另一端,除了走两点间的直线外,还可以直接把纸叠起来,让两点靠近。虽然空间折叠现象是客观存在,理论上完全说得通,只是由于人类科技水平有限,科学家们还没做过此类实验。有意思的是,毕加索用绘画的方式和形象语言,轻而易举地将它呈现在世人面前。毕加索和爱因斯坦属于同时代的人,那时,空间折叠的概念在物理学上还处于萌芽状态,而毕加索已经实实在在将它搬上了画面。是否可以这样说,毕加索对时空特性的探索和发现,走在了科学的前头呢?(——待续)

加载中…